“来中堂!”
就在这时,中堂门口传来喊声。
肖平平闻言,立即起身,朝着杨东开口:“哥,我爸喊我们过去。”
杨东也深呼口气,知道自己要见到其他几位伯伯了。
今日来肖家,只接触到了大伯肖建国,七叔肖建梦,和四伯肖建安。
但是二伯,三伯,五伯,六伯,还没见过。
还有三个堂姑姑。
杨东和肖平平一起走出房间,朝着旁边的中堂走去。
杨东的房间和中堂距离不远,也就十几米的样子。
至于为什么杨东回来的时候不能跟肖建安一起进入中堂,也许这几位伯伯正在讨论自己的事情,不适合自己在场吧。
杨东是这么猜测的,但具体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也许他们没有聊自己,而是聊着家族的事情,更不适合自己在场。
自己虽然跟肖家认了亲,但自己不改姓氏,终究不算是完全的肖家人。
你见过哪个本族人,是外姓?
只要是外姓,这辈子都入不了祖堂,进不了祖祠的。
不过杨东也没所谓,实在不行单开族谱而已。
“这就是杨东,二叔的长子长孙!”
肖建国坐在主位太师椅,看到杨东进来之后,便笑着和大家伙介绍一下。
歘欻欻…
一瞬间,无数道目光都落在杨东身上。
杨东感觉到了很重的压力,来自于这些目光。
说来也怪,普通人看自己,自己没什么感觉,哪怕是面对上万老百姓的群体性事件的时候,自己都能镇定自若的处理掉。
但是面对这几位肖家的堂伯,却难免有些压力。
果然权力是最好的提升气质的东西。
所谓钱养人,权提质。
杨东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句话所带来的意义。
这些道目光里面,有好奇,有审视,有不解纳闷,也有严肃和犀利。
可以说,都不一样。
好奇是二伯肖建泰,审视是三伯肖建民,不解纳闷是五伯肖建强,严肃与犀利是六叔肖建军。
二伯好奇,是因为他觉得一个苏系女婿,能够成为肖家子弟,本身就挺离奇的了。
而且这个肖家分支子弟,竟然能够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走到副处级,普通人的天花板了,实在是厉害啊。
他了解杨东过去十年,十五年,甚至三十年的经历。
从出生在开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始,到杨东上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吉江大学,包括毕业工作在灵云市政府办公室。
再到前女友韩雯劈腿林耀东,两人羞辱杨东。
然后杨东拯救尹铁军,让尹铁军对其掏心掏肺。
再到单枪匹马的面对灵云市最大的黑恶势力头目吴建材。
从市纪委调查组,到省纪委巡视组,再到庆和县纪委书记,副县长。
这一步步的发展成长,肖建泰都了解非常清楚。
因此,他对杨东格外的好奇。
这样的一个肖家分支子弟,为什么就是不改姓,真的太可惜。
但凡改姓的话,肖家的政治资源倾斜过去。
他保证,五年内杨东就能上副厅。
十年内,杨东就可以上副省,而且还是实权副省。
四十岁的年轻副省实权,已经非常罕见了。
可若是没有肖家的政治资源,杨东想要在四十岁成为实权副省,不是不可能,而是要付出更多的心力,更多的努力,以及击败更多人。
但只要有肖家保驾护航,这一切都不需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就可以。
就算是一只猪,他们肖家都能抬到上面去。
三伯肖建民是审视,他想看一看想要娶平民之女的小辈,是个什么德行。
见过了之后,也就见过了,没啥不一样的。
也不知道这小子哪根骨头硬,敢拒绝肖家的政治资源,以及认祖归宗的正当性。
尤其是杨东娶苏玉良的女儿,更是让他火大。
但最火大的就是大哥肖建国,四弟肖建安,竟然不反对这门婚事,简直污了肖家的眼。
老五肖建强,老六肖建军,也是如此。
盯着杨东望的还不止这几个伯伯,还有两个姑姑。
一个是二姑肖艳,也可以称为肖建艳。
还有一个四姑肖建丽,也可以称呼肖丽。
肖家的女人都可以把中间的建字隐去,不犯忌讳。
主要是加上建字,很不好听。
至于大姑肖建红,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因病逝世。
大姑肖建红也是大伯肖建国唯一的同父同母的一奶同胞,唯一的一个绝对意义的亲妹妹,但是去世了。
三姑肖建英,在国外担任大使,而且是副部级大使。
“杨东是吧?”
有人开口问了。
杨东抬起头看了过去,找到传声的方向。
是六伯肖建军。
“我是你肖六伯。”
肖建军开口,自我介绍,怕杨东不认识。
但杨东岂能来肖家不做准备工作?肖家的一些核心子弟,他都提前认识和记住了。
“六伯。”
杨东点头,喊了一声。
“你为什么不改姓?肖家对你而言,就这么不让你上心?”
“自古所言忠孝信义,你做到哪一点了?”
肖建军脸色很是沉重严肃,粗声发问。
或许是军人做久了,肖建军的气质非凡,眉宇间透着锐利,两只眼眸仿若鹰眸,令人看了发寒。
杨东调整呼吸,朝着肖建军答道:“忠孝信义,我都有,因为我有心。”
“爷爷和我父辈以及我们这一代人,承了杨家大恩,杨家愿意接纳我爷爷进了杨家,本身就是大恩,这是信!”
“我爷爷虽然去世了,但我爸,我叔叔,我,我弟弟妹妹,我们这两代人,依旧会报恩,这也是信!”
“对杨家负责,这是义,也是忠。”
“对肖家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义,更是孝,爷爷如此,做孙子的也如此。”
“爷爷为了确保肖家不受伤害,确保大爷爷不受前程影响,硬是默默无闻一辈子,三十多岁娶了农家妇女,也就是我奶奶,本身就是对肖家的大忠,大孝,大义。”
“我践行着爷爷留下的脚印和道路,对两个家族而言,我做到了忠孝,和义信。”
杨东语气坚定的开口,对自己的话无比的坚信。
人若连自己的话都不信了,多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