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太小看我了,还是你太高估你手下的精兵了,你有想过,刚才在街上为什么能看到我吗?不是你看到了我,是我让你看到我了。从我抱着胡饼啃着羊肉串,到你发现我,跟踪我,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我们的jian计?”君临保持着她的傲慢和不屑,冷冷的扯了扯她的嘴角。
萧昱后退一步,疑惑道:“你们?”
君临暗自冷哼一声,道:“是我和你心心念念的泽兄啊。你不是很想见他吗?我看你这架势,都快疯魔了,来,我这就带你去见他。你们叔侄二人来个久别重逢,亲人相见,抱头痛哭可好?”
这话说的很是有趣,只是除了君临,无人敢笑。
士兵不敢。
茹妃不敢。
只有君临敢笑。
睡着的道福没有醒来。
萧昱则是笑不出来。
“抓住她!”萧昱恼羞成怒。
君临有丝狰狞的笑了:“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喽!”
还未说完她便举着鬼月剑,身形闪烁,剑芒沿途,不少的禁军惨叫一声,倒了下去,君临如若无人之境,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萧昱楞在那里。
太阳落山,余晖隐隐,天地间微微有些阴暗,在这半明半昧的余晖下,剑芒闪烁分明,厮杀声犹如潮水一般,只是君临脸上依旧是那冷若冰霜的表情。
一如当年初见。
当年萧昱与她初见便是这般冷若冰霜的表情。
初见时红衣少女,火光赫赫,几处血泊,火光把阴暗而又阴阴森森的牢房照耀的通明。
此刻,君临是一身青衣,如风一般刮出,出手狠辣而干脆,一如当年初见。
只不过,当年君临是为了救他。
如今是为了杀他。
萧昱眯了眯双眼。
身旁的禁军也看着君临,眼睛唰的瞪如铜铃,颤声道:“怪物怪物……”
还未说完,那位禁军只见眼前银光一闪,一道银弧砍在他胸口,要不了他的命,但是却能让他疼的无法拔出剑。
他哀嚎,胸口血泡直冒,动惮不得。
君临手里的鬼月剑流着鲜红的血,那血滴落入地上,如一朵盛开的红梅。
这场景,依旧一如当年初见。
禁军们纷纷大叫起来,厮杀声犹如潮水。
可君临不以为意,顿时银色四起,快若闪电,对着萧昱狂扑而去,剑光所过之处,均是惊起一片血泊,无数人倒在血泊里哀嚎。
一时之间,这宁静的半明半昧的傍晚,就已经惊起了一地异动。
萧昱眼前人影纷纷,刀剑阴森,剑过人走,血色四溅,几乎是眨眼之间,就看到了君临出现在他眼前。
与此同时,君临手里滴着血的剑指着他!
背后有一禁军想要偷袭,君临看也没看,甚至头也没回,只一手扣住萧昱脖子,另一手持剑反手往背后砍去!
砰!
那禁军的剑被君临的剑砍断!
剑尖叮铃当当掉在地上。
那个禁军呆若木鸡。
君临看也没看那人,只是对萧昱笑道:“抓到你了。”
萧昱不说话。
禁军也没人敢说话。
茹妃抱着道福也不敢说话。
道福迷迷糊糊的醒来,揉了揉眼睛,一眼就看到萧昱,便高兴的说:“父王!”
茹妃抱着道福,轻声道:“你在做梦呢,这不是你的父王。你接着睡。”
道福撇了撇嘴,委屈道:“原来是梦啊。”于是她便趴在茹妃肩头接着睡。
君临一手扣着萧昱,笑道:“请国主跟我走一趟吧。”想了想,又对茹妃道:“柳姑娘,今日把你卷进来了,真不好意思,现在你这情况也出乎我的意料,这里人多眼杂,估计要被当成我的同党了,为了你和小郡主的安全,要不你也跟我走一趟?”
茹妃看了看萧昱,又看了看君临,道:“好。”
君临挟持着萧昱走,萧昱怒道:“不用管朕,留下她!”
禁军面面相觑,没有让出道。
君临笑道:“国主何必如此,你死了,他们都得要陪葬。”
萧昱直直的看着君临,道:“我不信你会杀我。”
君临淡淡道:“为什么觉得我不会杀你?如果有人伤害了你心尖上的人,你不会恨那个人吗?恨一个人,当然是想杀了他了。”
萧昱一愣,冷笑一声,道:“想啊。”
君临冷眼瞥了一眼那些堵在她面前的禁军,道:“那还不让开!”
萧昱道:“让她走。”
于是君临一行四人便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君临临走前还补了一句:“不准跟踪!本座轻功你们是知道的,方圆百里有没有人跟踪本座,凭本座的武功能不能察觉出你们知道的。”
方圆百里夸张了,君临只是个人而已,但君临吹牛的时候表情若有其事,使人分不出真假,再加上江湖中君临的传说多半都是夸大其词,所以那群禁军也就信了君临,不敢跟踪。
东郊偏僻的宅院。
君临带着萧昱以及茹妃母女来到这宅院面前。
萧昱有点疑惑,这宅院应该不是太子萧泽的别苑,他以前特地查过萧泽的房产,根本没有这处宅子。
萧昱正好奇间,就看到有人开门了。
开门的人是武陵王,对的,应该是被贬到夷洲目前身在夷洲的武陵王萧衍,也就是萧泽的弟弟,也是他的侄儿。
武陵王恭敬的叫了一句:“皇叔。”
先帝晋明帝未去世前,萧泽还是太子的时候,武陵王与萧昱的关系就一向不错,等萧泽落败,武陵王被先帝贬到夷洲,萧昱登基过后,许是因为旧日情分,萧昱也并未为难过武陵王,非但没为难过,他还挺照顾武陵王的。
萧昱明白了。
这处宅院是武陵王的别苑。
院子里还有一人,一身简朴的黑衣,微微侧头看了一眼萧昱,便望向君临。
是萧泽。
以前萧泽穿的都是白衣或者是蓝色的衣服,那些衣服料子无一不是精挑细选的,虽然没有多余的花纹,可格外的精致。
如今萧泽穿这简朴黑色布衣倒是令萧昱眼前一亮。
萧泽道:“迟了一点。”
不说还好,一说君临就生气,道:“哼!你们还嫌弃我迟,原本我计划的好好的,萧昱这厮见到我肯定兴高采烈忘乎所以接而落入我陷阱中,我抓到他之后还能嘲笑嘲笑他一番。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武陵王:“皇嫂所言,我等必定猜不中。”
君临得意道:“那当然!这厮居然不是因为见到我高兴的忘乎所以才被我抓到,居然是着急抓泽兄才被我抓住的!现在这情况,我还咋嘲笑他啊?”
茹妃抱着道福进来。
武陵王吓得倒抽一口凉气,面如土色的看了看君临,又瑟瑟发抖的看了看萧泽,最后又畏畏缩缩的看了看萧昱。
结果,这三人毫无半点异样。
武陵王:“……”
倒是君临大方道:“柳姑娘,那边有客房,麻烦你先带小郡主休息一下。”
“好。”茹妃柔声道,便抱着熟睡的小郡主去了客房。
武陵王吓得又是倒抽一口凉气。
等茹妃走了,武陵王问君临道:“皇嫂,你为何称皇叔的妃子为柳姑娘。”
君临奇怪的看了武陵王一眼,又看了看萧昱一眼。
武陵王不爽,“你那是什么眼神?”
“不好意思。”君临羞涩的笑了笑,道:“你皇叔没告诉你茹妃就是柳翠吗?”
君临觉得武陵王应该知道茹妃就是柳翠,因为在她记忆中,武陵王和萧昱关系一直不错,虽然当时萧昱和萧泽争皇位争个你死我活的,但是神奇的武陵王却既能和萧昱关系不错又能和萧泽关系也不错。
正是因为当年他与萧昱关系不错,所以武陵王被先皇晋明帝临终前贬到夷洲,萧昱才没有为难他。
所以君临猜觉得茹妃就是柳翠这件事萧昱是不会瞒着他的。
柳翠这个名字太耳熟能详了,武林中人一般知道,就是武陵王这等朝廷之人也能知道一二。
他不由得再次倒抽一口凉气,紧张的看了看萧昱,又紧张的看了看萧泽。
然后他奇怪的问道:“那为什么她叫茹妃,不叫柳妃或者翠妃之类的呢?”
这么一问,君临也好奇的看向萧昱。
萧昱对着君临微微一笑,道:“姻缘树巨大的树荫下,笑的如同花一样的红衣少女啊。取荫和如这两个字,组成的茹啊。茹,如少女一般的姑娘。”
这么一说,萧泽倒是想起姻缘树。
那一年,君临与萧泽均是十二岁的年纪,他们刚在益州救出萧昱。
萧泽看到一棵大树便看了看。
君临以为萧泽想要砍树,就道:“咦,泽兄,你不会想砍这种树吧?这种树不能砍,在我们前凉这边,这种树是姻缘树,砍了就得不到姻缘了,每次来求姻缘的时候都要在这棵树上挂红绸子,不然是求不到的。”
“姻缘树?没听说过。”
“你没听说过的事情还多着呢,我们前凉女子出嫁的时候,一定要对着姻缘树祈祷的,男子娶得喜欢的前凉女子也要对着这树祈祷,谢谢姻缘神的保佑,这样两人才会百年好合,不然两人姻缘之路一定坎坷。”
果然萧泽一脸认真的看着这树。
只是现在,萧泽知道根本没有姻缘树,是君临瞎吹的。
十年前的事情,君临记得不是很清楚,但不代表萧泽记不清楚。
原来记清楚的不止他一个人。
是啊,姻缘树巨大的树荫下,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红衣少女,想忘记都难。
当然,君临忘记了,甚至忘记了姻缘树。
因为姻缘树是她瞎诌的,就像她在东晋时早就忘记十年前慕容凰那个名字也是她瞎诌的一样,只是后来,萧泽固执的让她叫慕容凰这个名字,她才勉强有点印象。
君临一脸茫然的问:“什么姻缘树,我怎么没听说过。”
萧泽:“……”
萧昱:“……”
武陵王虽然也不知道姻缘树,但多多少少猜出什么,于是他又倒抽一口凉气,震惊的看了看萧昱,又震惊看了看萧泽,吓得捂住了嘴巴。
武陵王又往客房的方向看了看,因为茹妃在客房。
他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贵圈很乱啊!
萧泽也不想提一些陈年旧事,便对萧昱淡声道:“这段日子,还请皇叔委屈下。”
萧昱冷哼一声,讥讽道:“朕有拒绝的权利么?”他一边说一边瞄了一眼君临架在他脖子上的剑。
君临收回剑,腼腆一笑,道:“不好意思啊,皇叔!”
萧昱瞥了一眼武陵王,武陵王立刻无奈道:“皇叔,这回不是我不帮你,是我没法子帮你,我大哥毕竟是我大哥啊,我不能害他不是,而且父亲临终前把我们东晋的兵符委托给我,还给我下了一道密旨,如果大哥没死,父皇要我拿着密诏帮大哥抢回他该有的东西。父皇的圣旨在,大哥又是我大哥,我不能不孝不义啊。”
萧昱叹息道:“怪不得,皇兄真是老谋深算,居然算到我会……怪不得当时皇兄临终前会把你贬到夷洲,我还当皇兄仅仅是为了保全你的性命,原来远非如此,真是百无遗计啊。”
武陵王掏出圣旨,指着圣旨上诺大的国玺印章,道:“皇叔你看,父皇在这道圣旨上亲口否认传位给你的遗诏,还叫我暂时保管兵符,大哥要是没死就把兵符和传国玉玺给大哥,此圣旨一处,文武百官必须奉大哥为国君,如有不从满门抄斩,视为叛逆。大哥要是死了,或者五年内没出现,父皇才会同意兵符和真正的传国玉玺归你。”
君临一笑,道:“原来皇叔手里的传国玉玺是假的啊!想来也是,真的传国玉玺晋明帝怎么可能给你。”
武陵王收起圣旨,递给萧泽,道:“皇叔,父皇临终前给你的传国玉玺是假,但是给你的兵符其实倒也是真的兵符,也可以调兵遣将,只不过那块右半边的兵符优先级在这块兵符之下,我帮大哥保管的这块兵符出现的话,将领会优先执行我大哥的调度。”
兵符的话,一般是分为两半的。
君主持半符,将领持半符,需要调兵的时候,使者携带君主之符前往将领的营寨,与将领之符契合得严丝合缝,则按命令立即出兵。“符合”一词即来源于此。战国到秦汉时期,兵符多为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