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方一凡家里。
方一凡,童纹洁,方圆三人一起回到了家。
“哎呦!磊儿,你这么早就回来啦!”方一凡笑着,看着从沙发上站起身的磊儿说道。
“啊?磊磊,你今天去哪啦?”听见方一凡的话,童纹洁问磊儿。
方一凡刚要开口说是和王一迪出去玩了,可是被磊儿抢先了一步。
“那个,小姨,今天我出去给王一迪补课去了!”磊儿急忙说道。
方一凡一脸的坏笑看着磊儿,看的磊儿浑身不自在。
“啊?又去啦?是不是王一迪她妈妈让你去的啊,以后别去了,那个女人太难搞了!再说了,也耽误你学习啊!”童纹洁说道,对周晴还是心有余悸。
方一凡看着童纹洁,心里想着,这才哪到哪,以后有您愁的时候呢,磊儿和王一迪成了一对,您敢相信?
“没事的,小姨,我给一迪补课,也能加深我的印象,不耽误我学习的!”磊儿连忙摆手说道。
这要是童纹洁不让她去了,那以后就没机会去王一迪家里了。
“那行吧!”童纹洁点了点头。
听到童纹洁答应,磊儿可算是松了一口气,方一凡全程都是一脸坏笑盯着磊儿。
磊儿不想看到方一凡的眼神,连忙往卧室走去。
方一凡紧跟着磊儿就进了他的卧室。
“磊儿,今天的约会怎么样啊?”方一凡坏笑着问道。
“表哥,你可别瞎说,我就是和一迪一起去看电影,可不是约会啊!”磊儿连忙否定了方一凡的说法。
方一凡撇了撇嘴,这个磊儿,还不敢承认。
“那你们两个在电影院里,就没发生点什么吗?比如拉个手什么的?”方一凡一脸八卦的问道。
听见方一凡说这话,磊儿就想到了电影院那尴尬的一幕,不自觉的有些脸红。
方一凡本意就是想八卦一下,看见磊儿的反应,方一凡开心了,看来这是发生什么事啦!
“不是吧,磊儿,你们不会接吻了吧?”方一凡试探的问道。
“没有啊,表哥,你别瞎说!”磊儿连连否认。
听见磊儿否认,方一凡不自觉的有些失望,看来是没有瓜吃了。
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内,方一凡拿出了手机,给英子打了一个视频电话,可是刚响一声,就被对面给挂断了。
方一凡感觉奇怪,平时英子从来都不会挂电话的啊,正在想着原因呢,一条信息就发了过来。
是英子发来的信息,原来是宋茜看着英子写卷子,她不方便接视频。
得!看来今天跟英子是聊不上了。
此时,宋茜家里。
“英子,刚才是谁来的电话啊?”宋茜坐在沙发上,看着坐在桌前的英子问道。
“啊,是方一凡来的电话!”英子如实的说道。
她和方一凡的关系早都不需要掩饰了,两家都同意,没必要偷偷摸摸的,宋茜问她,她就实话实说。
“那怎么不接呢?”宋茜问道。
“我这不是还得做卷子吗!”英子扬起手中的卷子。
“嗯!你现在确实得努努力了,要是再不努力,凡凡就要超过你了!”宋茜说道。
“那不可能,方一凡的成绩我是知道的,我肯定比他分高!”英子说道。
“你可别大意,马上就要考试了,你得有危机感啊!”宋茜说道。
英子撇撇嘴,没有说话,她可不相信方一凡的成绩会超过她。
这时,在季扬扬家门口,有一个大概二十岁左右的男孩,戴着一副眼镜,手足无措,显得有些焦急。
他在季扬扬家门口徘徊,不时的朝着季扬扬卧室内看去,好似里面有着什么东西,吸引着他。
正巧此时方一凡被童纹洁派到了楼下,来倒垃圾,他发现了这个男孩。
看着这个男孩的背影,方一凡感觉很奇怪,这大晚上的,一个人在季扬扬家门口转什么呢?
“你好,请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嘛?”方一凡上前几步,来到男孩身后,问道。
男孩听见背后的声音,回头望去,看见方一凡站在他面前。
男孩一回头,方一凡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不是丁一吗?
“啊,我没事,我就是没事走一走!”丁一连忙摆手,示意自己不需要帮忙。
方一凡看着丁一,他知道丁一来是干嘛的,他是想找他留在墙上的字,但是在丁一眼中,那并不是字,而是梦想和自由!
“你好,我叫方一凡,是春风中学高三的学生,你叫什么啊?”方一凡笑着说道。
丁一不太适应和别人交流,方一凡问他,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那个,你好,我叫丁一!”丁一犹豫一会,说道。
“我能问一下,这么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干什么吗?”方一凡尽量用温和的语气和丁一对话。
在原着当中丁一就是因为父母逼迫他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虽然最后如愿的考上了好的大学,但是作为当事人的丁一却患上了抑郁症。
开始失眠,后来不得不休学。
“我没什么事!”丁一不喜欢与人沟通,说完这句话,就转身匆匆的走了。
方一凡看着丁一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
难道丁一轻生的戏码,还要再次上演吗?
在原着中,丁一和英子的遭遇是一样的,父母逼迫着,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管束他们,而从来不问他们到底愿不愿意。
先是丁一轻生跳楼,后来英子知道了丁一轻生的事,心里更加痛苦,当时的英子抑郁症已经很严重了,最后得知自己最爱的刘静阿姨身患癌症。
这更是压倒英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英子想不明白,为什么刘静阿姨那么善良的人,会得这种病。
对于英子和丁一的事,很多人的评价都是不同的。
有的人认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生活条件太过优越了,以至于一点小小的委屈都接受不了。
还有的人认为,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和以前孩子的生活条件是不同的,不能用以前的方法去管现在的孩子。
两种看法其实都有道理,主要还是得看孩子到底适合什么,不要盲目的去选择,家长多听听孩子的意愿还是好的,也更利于促进家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