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301章:实行科举取士,各国跟风裁军

郭嘉越说越激动,但他也有分寸,就及时打住,并没有过度黑大汉,什么都当众往外喷。

语言的艺术就在于此,一定要适可而止,若是用力过度的话,反倒会适得其反。

“前汉就是亡于暴政,亡于贪腐,而那些贪官污吏,大多皆是由察举制选而出,这不正说明了察举制已不合实时嘛。”

刘晔被郭嘉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王羲之见此赶紧站了出来,反驳道:“郭大人此言差矣……”

刚说完,狄仁杰就站出反驳:“王大人此言差……”

狄仁杰话音一落,屈原又站出反驳:“狄大人此言差矣……”

屈原的话还没说完,王猛却将其打断,并进行了严厉的反驳。

对此,屈原虽极为不满,但王猛是丞相,是他的顶头上司,他自然不敢打断王猛,只能强行压下心中的不满。

渐渐的,这场关于察举制场是否适合大秦的争论,竟演变成了世家官员和寒门官员之间的辩论。

嬴昊静静的听着文官的言论,脑海中却不断传来系统提示。

【叮咚,郭嘉技能‘鬼才’发动……】

【叮咚,戏志才技能……发动……】

【叮咚,刘晔技能……发动……】

【叮咚,王猛技能……发动……】

……

寒门官员和世家官员分属一派,并且各执一词,双方你来我,不断反驳着对方的观点,技能也接连不断的爆发,看的一边的武将们目瞪口呆。

嬴昊自己就是大族出身,故深知世家的尿性,为了防止世家做大成为国家蛀虫,自起兵之初就对世家多有防备,并在用人方面着重于提拔寒门子弟,以此来和世家抗衡,而王猛郭嘉狄仁杰等大臣都是寒门出身。

总体而言,在大秦的官场上,寒门官员的数量并不比世家官员少,并且不少人都占据着极为重要位置。

眼看着这场辩论的优势,正在一点点的倒向寒门一方,刘晔心中不由大急,并给一边一直默不作声的荀彧使眼色。

刘晔希望希望可以站在世家的立场来为世家发声,毕竟在世家出身的官员之中,身为副相的荀彧职位最高。

荀彧此时却很矛盾,他是世家大族出身,理应维护世家的利益,但他却清楚的知道,科举制确实比察举制优越。

荀彧想要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完善,可又不想损害世家的利益,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之下,他干脆一言不发,假装没看到刘晔的眼色。

荀彧不但是户部尚书,而且还是副相,他都不发言,世家官员们失去主心骨,自然难以招架王猛郭嘉等人又穷追猛打。

在寒门官员们的吐沫星子之下,世家官员们有一个算一个,纷纷被骂了个狗血淋头,毫无任何悬念的输掉了这场辩论。

以王猛戏志才为首寒门官员们,见没有世家官员们敢站出来了,先是一愣,随即都陷入狂喜之中。

多少年了,寒门一直都是世家按在地上摩擦的对象,而如今寒门子弟终于站了起来,好好的扬眉吐气的一回。

关于这场大秦寒门与世家之间的首次交锋,作为皇帝的嬴昊全程都在旁观,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结束后才明知故问的问了一句:

“既然戏尚书和王丞相都说,察举制已经不符合时宜,那又该用何种制度来取代而之?”

此言一出,也表明了嬴昊的态度,他也是支持寒门的。

“科举制。”

王猛和戏志才异口同声的说道。

世家官员们闻言,心中道了声果然,却无一人再敢出言反对,寒门官员已经获得大势,科举取代差距也是大势所趋,已非他们所能阻止,所以脸上的灰败之色更甚。

科举制早就已经出现,是由隋王杨广第一个提出,并且已推行了数年之久,为地处凉州的苦寒隋国,争取到了不少寒门出生的有才之士,解决了隋国官员数量质量皆不足的窘境。

曹操见科举制效果这么好,于是也效仿隋国,在本国推行了科举制,同样大获成功。

有了隋魏这两个成功案例,按理来说,各国应该纷纷效仿才对,采用更加先进的科举制度才是,可现实却是至今也只有三个国家在实施科举。

只有朱棣的明国成了第三个成功实施科举制的势力。

难道包括嬴昊在内的各国君主集体眼瞎,都看不到科举制所带来的好处吗?

自然不是,而是推行科举的阻力太大了。

科举制一旦推行,也就意味着世家大族,将失去官员选拔的主导地位,这等于是挖世家大族的根。

世家大族们绝不会接受,于是纷纷处力阻挠,一旦强行推行只会让国家陷入动荡。

隋魏明能都成功推行科举制,是因为本国的世家力量,已经虚弱到近乎没有的地步。

没有阻力,推行起科举制度来,自然也就容易了。

但秦唐蜀楚吴吴国不一样,尤其是大秦。

大秦虽重用寒门子弟,但也用世家子弟,世家的数量也是最多的一国。

哪怕嬴昊已经推行了土地改革,并且剥夺了世家私兵,先后数次狠狠的削弱了世家,可秦国世家也依旧拥有着不小的能量,起码还未成长起来的寒门无法抵挡。

这些世家不会也不敢造嬴昊反,可他们也没有违法,只是全力反对科举制而已。

嬴昊总不能因为他们反对,就把这些人全都杀光吧?

那不成了暴君了嘛。

也正是因为如此,嬴昊才拖到了现在,没有强行推行科举制。

他在等待,等待着在大秦的朝堂之上,寒门的力量超越世家的那一天,在顺水推舟,没有丝毫波澜的将科举制推行下去。

治大国如烹小鲜,当如是也,而如今这一天也终于到来了。

大秦的寒门力量终于超越了世家,并用自己的力量击败世家,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天下寒门子弟争取到了出仕为官的机会。

嬴昊亲眼见证了这一全过程,并发自内心的为寒门官员们自豪,对于他来说推行科举制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但若是由寒门来主导的话,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堪称划时代也毫不为过。

寒门如今已取得了大势,用口水骂服了世家官员,之后自然没有任何波澜了。

在戏志才讲述了科举制选拔官员的好处后,嬴昊当着百官的面直接拍板,宣布即日起大秦将废除察举实施科举。

大秦拥有着最大的领地,以及最多的人口,虽不是第一个实施科举的国家,可一旦实施定是获利最大的一国。

自此,大秦也进入轰轰烈烈的大发展时代,修法、裁军、推行科举等等重大要政策同步进行。

“号外,号外,帝国将推行科举制,但凡大秦国民一视同仁,皆有资格报名参加。”

报纸业的兴起后,就诞生了报童这个职业。

当报童将一纷纷印有帝国最新政策的报纸卖出后,大秦即将采取科举考试的消息,也如同飓风一般飞速传遍了天下。

大秦各州郡的寒门子弟,得知帝国终于要实施科举制了,纷纷喜极而泣,激动的出门当街高呼陛下万岁,并争相奔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同窗。

隋魏明三国虽实施了科举制,给了寒门子弟一个新的出仕渠道,但并不是所有寒门子弟都有勇气舍弃一切,豁出命来前往这三国参加科考。

战乱、距离、盘缠等等,都是阻碍寒门弟子前去科考的因素。

另外隋魏明三国的科考内容还都不一样,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万一考不上的话怎么?

难道要乞讨回家吗?

可是真这么干的话,可能还没回到家,就在半路上饿死了,或是被土匪流寇给杀了。

若有选择的话,寒门弟子自然都想在本国参加科考,可是身为诸侯霸主的大秦,却一拖再拖,迟迟没有开科取士,这自然会让大秦的寒门子弟,对朝廷和嬴昊都失望不已。

嬴昊为推行科举做出了那些努力,大多数的寒门子弟可不会管,他们只知道隋魏明都实施了科举,可是实力最强的大秦却没有。

只有少部分理智的寒门子弟,知道科举取士的障碍不在于国君,而在于本国的世家大族,而大秦的世家力量依旧强大,于是呼吁同僚们要理智要克制,要给国君和朝中的大臣们一些时间。

这种说法也获得了寒门弟子们的认可,可是等了一年又一年,大秦却以及没有实施科举,心中的失望可见一斑,甚至已经化为了怨念。

可是当大秦即将实施科举,公开科取士的消息传出之后,寒门弟子心中所有的怨气,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这一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陛下圣明。并且一定要参加今年的科考,争取正成为大秦立国后的第一位状元,名留青史。

不同于寒门弟子的狂喜,世家子弟得知大秦将科举取士,则是一片哀嚎。

世家子弟虽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教育环境,但也不是所有世家子弟都有才华,也有着不少混吃等死纨绔子弟。

如今见将们和寒门子弟放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科举考试来公平进行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世家子自然不在意,但那些没有才华的世家子弟,可没把握能够赢过寒门弟子,这也等于是彻底断掉了他们的仕途。

这让这心比天高的世家子弟如何能接受的了?纷纷和家族中在朝里为官的长辈们去闹,希望可以借助家族的力量阻止大秦实施科举取士,可得到了却是一顿臭骂。

如今大秦官场已由寒门官员主导,再也不再是世家官员的天下,况且开科取士已是大势所趋,让他们去阻止不如说是让他们去找死。

世家子弟们挨了顿臭骂,心中虽委屈,但也没有别的办法,连长辈们都无能为力,他们也只是认命了。

还想要出仕为官的人,只能努力学习,提高自己,争取科考榜上有名。

有自知之明,自认为不是那块料的,不入趁早改行,接手家族生意,同样能够享有荣华富贵。

从这也可以看出世家子弟的选择,远比寒门子弟要大得多。

寒门子弟唯有科考这一条路,但世家子弟哪怕科考走不通,也依旧还有很多选择。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不公平,但这世上又哪有绝对的公平?投胎也是一门技术活。

大秦这边大刀阔斧的推行科举,而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各国,可是各国对此却并不上心,反而对大秦裁军一事极为重视。

在大秦强盛的军威之下,接壤的邻居们可是担惊受怕,哪怕是为了救亡图存,也必须跟紧脚步进行扩军。

如今大秦竟然会主动裁军,各国国君也都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大秦裁军的真正目的。

那必定是为了解放财政,从而大力发展内政,等消化战果,彻底恢复之后,大秦也将会变得更为强大。

想到这时,各国都感受到了一股沉甸甸的压力,毕竟大秦裁军对各国来说短期内是好消息,可长久还看可就不是了。

他们若是沉迷于现有的成就,继续原地踏步的话,那和大秦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若想不被大秦拉大差距,那他们只有两条路可走:

1,对外进行扩张,吞并他国壮大自己。

2,大力发展内政,努力发展和挖掘出本国更大的国力。

新战国时代发展至今,小国都已经被吞并殆尽,大国都已经没有了继续扩张的方向,所以也唯有发展内政这一条路可走。

可是庞大的军费开支,却制约了各国的发展,使得他们就算想要发展国力,也没有的资金,投入到本国的内政发展当中去。

现在大秦主动裁军了,各国的军事压力小了,自然也就不需要维持那么多的常规军。

各国同样也可以跟着大秦一起进行裁军,在将解放出来的财富投入到发展当中,努力发展本国的国力,也只有如此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所以,在得知大秦将要裁军消息后不久,魏、明、宋、楚、吴、蜀六国国,都先后跟着传出了要裁军的消息。

尤其是曹魏国,全国总兵力不过三十万,可曹操竟要一次性裁去一半的兵力,只保留战力最强的十五万精锐,而所解放出来的军费,全部投入到本国的发展当中。

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我在异界开镖局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满级账号在异界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三国大军湿家最佳词作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神话版三国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