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恨恨的说:“那就抄了他的家,全部斩首。”
曹文说:“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呢?”
皇上说:“快说。”
曹文说:“十年前,谢启善就是工部尚书,他是仅次于文丞相的老臣。
但是太子府别说他女儿不得宠,就是得宠,她也越不过傅皇后。
他是怎么把兰姑和连红,安排到傅皇后身边的?”
王立群说:“我也在想,所有的一切,环环紧扣,宫内外一致,谢启善一个人也做不到啊。
就是文丞相在,他也做不到啊?”
皇上说:“把那个连红再提来。”
连红自知性命不保,也就想能少遭点罪,就少遭点罪吧。
皇上问他:“你是怎么到傅皇后身边的?”
连红说:“奴才是内务府分过去的,有一次,兰姑让奴才背着当时的傅主子,给她拿点茶,奴才觉得奇怪,她在傅主子身边,得茶很容易,为什么反倒让奴才拿?”
兰姑说,你不用想什么,让你干啥就干啥。
奴才没有动,这时,有几个人把连木按到水盆里活活淹死了。
兰姑说,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
奴才怕了,所以公公来送茶叶时,奴才就偷偷的留了点,交给了兰姑,兰姑还赏了我。
以后奴才时常给兰姑办事,兰姑也很优待奴才。
知道兰姑无疾而终,奴才才自由了。
皇上,奴才就知道这么多,没有一点隐瞒。”
皇上挥挥手,侍卫把他带下去。
皇上说:“太晚了,丞相和曹卿回去休息吧。”
王立群和曹文行礼退出偏殿。
皇上没有动,常公公轻轻的奉上茶,也没有吱声。
过了小半个时辰,皇上说:“常明,你怎么看?”
常公公说:“回皇上,奴才也在想,当年于治是您的贴身护卫,奴才在您身边侍候,若是那时他就有不臣之心,或许你的皇位早就不保了。”
皇上说:“你接着说:”
常明说:“皇上继位前,有一次,出宫遇到刺客,还是于治拼死救得皇上。
也正是因为这个,皇上即位后,才放心把统领的位置给他。
奴才觉得那个时候换孩子,应该不是于治换的。
奴才在想,于治是不是跟周毅一样,是被谢启善抓住了把柄,才为他办事的。”
皇上,久久没有说话。
于治自小在他身边长大,情同手足,他的太太是谢启善的远房侄女。所以投靠谢启善也情有可原。
可是,难道二十多年,于治跟他一点感情也没有吗?
而且十年前,于治还没有结婚,不太可能投靠谢启善。
那就是另有其人,可是是谁呢?
谢启善是昨天下午匆忙逃走的,说明他是昨天得到的情报。
提供情报的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又是怎么把情报送出去的?
皇上想,应该不是他身边的人。不然应该早就知道。
那么就只有太后和曹嫔那里出了问题,或者是五皇子那出了问题。
但是五皇子那边一直是暗卫看着,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小。
再就是太后身边的人,可是除了万嬷嬷……
皇上突然冷汗都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