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追问,为什么确定是崇州知府?
二首领说,是因为大首领跟他说过,崇州知府的后台,是宫里的人,很有实权,告诉他不用有顾忌,让干什么就大胆的干。
审问那些贼人时,崇州知府孙茂盛听说,他的地界,发现大批贼人也赶来。
常公公就势问了他:“知不知道大皇子一直在他的地界”
孙茂盛当时就吓得腿软,跪在地上了。
再听说这些贼人,就是刺杀大皇子的人。
孙茂盛直接就吓晕了,醒过来也是浑身发抖。
常公公一不做二不休又追了一句:“据贼人交代,他们就是听从你的命令,一直在追杀大皇子。”
孙茂盛这回是,也不抖了也没晕,而是眼睛直了。
过了好半晌才声泪俱下的说:“微臣有罪,没有管理好崇州,致使大皇子被追杀。
但是微臣真的不知道,大皇子在崇州啊!怎么可能追杀皇子。
公公明鉴啊!”
常公公不敢做主,那是知府,还是孙茂锦的堂兄。
便跟郑凯商量一下,给皇上飞鸽传书,让皇上定夺。
皇上看过奏报,觉得只有一个贼人咬定是孙茂盛是主谋,但他并没有见过,跟大当家接头的人。
而从郑凯和常公公了解的情况,这个孙茂盛有些贪,但还真没做太过伤天害理的事。
反倒是在两年前,还跟当地驻军,打击过这伙贼人。
但因为山高地势险要,贼人四处逃散,就抓住几个小喽啰。
后来这伙贼人,就销声匿迹了。
而且据调查,孙茂盛在出现刁家之事,被皇上罚俸后,谨小慎微,恪尽职守。
小县令岳启文被人刺杀,他是亲自跑到县衙去探望。
让岳启文起死回生的大夫,就是他给找来的。
若真是他所为,都被众多大夫宣布没救了,他没有必要那么费心救治的。
皇上想抓了他影响太大,一旦跟他真没有关系,会让孙将军心不踏实。
若是他,更会打草惊蛇,所以就没有处罚他。
让他抓紧时间,查出贼人的首领,戴罪立功。
但皇上还是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但没发现他有任何可疑。
直至被罢官,皇上对他的盯防,仍然没有松懈。
被罢官后,孙茂盛反倒觉得轻松了。
这段时日,他的神经崩的紧紧的。
年底奏报时,所以把岳启文的功绩,写在自己身上,就是想皇上看在面碱的功绩上,能饶他一命。
而且虽然把岳启文的功绩模糊了,但推广面碱,他确实是竭尽所能。
虽然是因为刁家事件,被皇上责罚,戴罪立功的。
可能够快速的,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确实是他不余遗力的结果。
命保住了,心里一松,脑子清明越多。
他苦思敏想,为什么贼人一口咬定,他是幕后主使。
他一个知府,要说同行间勾心斗角是有的。
但他没有兵权,也没有私兵,护院也就不到一百人,哪有那个能力,追杀皇子啊?
可贼人咬定是他,必有原因。
虽然命保住了,可若是不洗刷掉嫌疑,证明自己的清白,难保皇上事后不追究他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