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有扇窗户,天冷的关系,被木板封着。
整个北墙下有一条两尺高的矮墙。
进入正屋,南边是整个一铺炕,可睡五六个人。
炕上最西面有一个炕柜。
南面有两扇窗户。
进入正屋门的右手边,有一个茶几,茶几两面各一把椅子。
北面也有一扇窗户,外面也被木板封上了。
在靠北面墙也有一条两尺高的矮墙。
同样在西墙中间还有一扇门,拉开门,出去还有三扇门,南门西门北门加上这个门,正好是四扇门,围成一个方形的密闭空间。
南门开开是洗浴室,门旁有洗脸盆,墙角一口大缸,里面是空的。
南墙下是一个不大的洗澡盆,南墙上有扇窗。
靠主屋的东墙,也有一条两尺高,大半尺宽的矮墙。
上面墙面有挂钩,应该是挂衣服的。
西面门打开是间小净房,里面有一个便池,有一口水缸,里面有水,没有冻成冰,应该是刚放进去的。
北墙上有一扇小窗,所以里面还挺亮。
北门里空间不大,跟净房空间差不多大,是跟净房并排的。
只有一个地炉,里面有一些碳。
北墙上也有一扇不大的窗窗,所以屋里也不黑。
窗户上方,有一个透气风扇。
苗艳和文欣进来时,傅旭日刚研究完这个地炉,回到正屋在研究那个火墙。
京城三九天也很冷的,要有炭盆,不小心还会烫着,熏着。
这个好,看不到火,屋里还很热。
正撅腚合计,这个热度是怎么传过来的,能一直延续到外间的厨房。
苗艳一看来了精神,当初她就特别喜欢这个火墙,也好奇研究过。
当时文欣就告诉她,这矮墙里面是空的。
在东北角尽端有个烟筒,地炉烧起来的热量和烟,通过这个墙洞传过来,一直到那个烟筒。
热量到烟筒时,就要消耗殆尽了。
但烟会传出去,跟一般厨房是一样的,就是中间多了,这个火墙而已。
傅旭日又问,那洗浴那间的火墙是怎么热的。
苗艳乐了,说,那只不过是那个炕的尾端。
就是砌墙的时候不是贴着炕砌的。
而且把炕劈出来一条,做火墙了,省得洗脸时屋里冷。
傅旭日问:“是那个高人设计出来的?”
苗艳自豪的说:“当然是二姐了。”
傅旭日吃惊,文欣是有什么奇遇?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法子。
还有点糊涂,为什么文欣把栀子叫苗艳?
现在栀子还把文欣称二姐?主仆岂不是乱了?
傅旭日把心里的好奇,都问出来,苗艳就一一解答。
傅旭日听完一边感叹,原来高人就是文欣。
文家人都聪明,但聪明到这个地步,有如神助啊!
但也替栀子高兴,也替自己开心。因为栀子的身份转变,对他们的婚姻是有好处的。
俩个人越唠越投缘,大有相见恨晚的样子。
这里有傅旭日的刻意找话题,也有真情实感。
最后傅旭日提到他俩的婚姻,也把自己的想法和母亲的意思,全数说给栀子,让她打消顾虑。
栀子虽然没有点头,但心里也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