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告诉他:“别打听,也不要跟任何人说。否则后果不是你能承担的。”
所以张策谁都没有说。
今天听二哥说了,他也就说了。
真假不知道,先吓死你们,谁让你们欺负二哥。
在他认为,二哥家里的护院都是郑将军的人,其实不论是大内高手和郑将军的人,在大皇子进京后,就都撤了。
张寒就是想吓唬他们一下,让他们别再睁着眼睛说瞎话。
万没想到,张策的添油加醋,效果这样好。
这回不是说文欣打长嫂的事了,是合计怎么脱罪了。
虽然说是小山村,也知道惹了不该惹的人,后果很严重。
这回都指责张明,不该惹文欣,弄不好他们也跟着倒霉。
张明也不知所措,吓得语无伦次。
皇上保护的人,那是什么人啊?肯定是皇亲国戚,弄死他还不跟,弄死一只蚂蚁似的。
这时张寒的一个族兄说话了:“寒弟一向忠厚老实,当初你们作为张家的家长,明知道那两个孩子,被明弟媳妇虐待,你们谁都不肯吭声。
还是玲妹一次一次的去找你们,求你们给二哥做主。
你们还说她已经出嫁,没有资格管娘家的事。
后来是策弟,苦苦哀求你们救小顺,钱还是策弟和玲妹妹出的。
这次你们又是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寒弟。
这回把寒弟惹急眼了,看你们怎么收拾?
于是祠堂里,又乱成一锅粥了。
张寒还不知道,往回家走越想越生气。
想父亲虽然四肢不勤,但是心思端正。
母亲勤劳能干,地里的活,都是母亲干。
父亲也知道母亲辛苦,就在家给母亲做饭,收拾家务,哄母亲开心。
所以外人都笑话父亲,一个大男人进厨房做家务。
母亲却从不觉得,父亲有什么不好,自己也是任劳任怨的。
面对外面的冷嘲热讽,母亲都置之不理。
父母都是宽厚之人。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就有些人欺负他家。
收地时,时不时的,他家的粮食就少一些。
他们出去玩,也被一些孩子欺负。
幸好长姐泼辣,从长姐小霞懂事,就时常跟一些,招惹她的孩子打架。
时间久了,大姐的泼辣远近闻名。
都说软弱的父母,就会有强势的孩子。
强势的父母,就会养出软弱的孩子。
此说法在大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哪个孩子要是欺负他的弟弟妹妹了,小霞都毫不犹豫的打回去。
邻居去他家说理,她母亲也不吱声,父亲就满脸赔笑,把人家哄乐。
事后再问自家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即便是别家孩子的错,父亲也会批评自家孩子,指出他做得不对的地方。
大姐大了,父母就发愁。
大姐虽然能干,长的也挺好看的,但泼辣名声太响,母亲生怕没人敢娶。
但大姐自己,就给自己找婆家了。
一个卖货郎,跟大姐看对眼了。
大姐跟父母说了,货郎家要上门提亲。
父母有点嫌货郎家太远,隔了好几个村子呢。
但看大姐喜欢,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