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走着走着,表情越来越严肃,步子也越来越急,激动的喊了一声:“哥!”
来人也是紧走几步,到了文欣跟前,就给了文欣一巴掌。
呵斥到:“三年了,你居然都不给家里一封信?”
文欣蒙了,委屈的说:“我写信了,到这稳定下来,就给家里去了一封信。
后来我订婚了,就又写了一封信,还把婚期写上了,还以为会有人来参加我的婚礼呢,可也没有人来。”
文浩愣了一下,说:“是不是写错地址了?”
文欣说:“不会的。”
说着把地址说了一遍。
文浩一听就没有说话。
文浩想起了文武说,他也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告诉找到文欣了。
那封信也没有收到。
文浩心里想到,难道不是信邮丢了,是被人为的劫了?
可别的信都收到了,只有关于文欣的信都没有受到,这绝不是偶然。
文浩经历了家庭巨变,再也不是那个阳光开朗,活力四射的单纯小伙子了。
现在的文浩有些沉闷,也不像以前什么事,都不用想太多。
现在的他,遇到事情会深思。
文浩看看文欣说:“那可能是路太长,路上丢了。”
文欣点点头,文欣心里也知道,一封丢了,两封都丢了?
联想到她跟张寒要结婚前,那个询问她的人。
她才知道不止她,所有的文家的人,都是被监视的。
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看得到,文欣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更有些觉得自己很无力。
突然觉得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为什么要活着?刚看到文浩时的激动,瞬间也熄了。
沉默走到另两个人身边,文欣才看出来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大伯家的大儿子文博,一个是大伯家的小儿子文章。
面对他们,文欣有点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
文博长得很像大伯父。
大伯父虽然做生意有手腕,但为人相对来说是宽厚的,很注重诚信,所以生意越做越好。
文博其实不喜欢读书的,但因为他是长子,光宗耀祖是他的责任,所以硬着头皮去念书。
可去做没有兴趣的事太累了,十七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算考上了秀才。
二十八岁跟头把式的,才中了举,再也没能再进一步。
后来做了一个小县丞,又过了好几年才混个县令,得以发挥自己的特长。
文博也是喜欢做生意的,而且对农业也感兴趣。
文家人除了文德山,都对做生意有兴趣。
文博大力发展农业,鼓励做小生意。
做得有声有色时,突然当头一棒,被莫须有的罪名,给罢官了。
文博觉得窝囊,他做官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没有借二叔一点光,可却受二叔牵连被罢官。
心里憋了一口气,所以文章对文欣指责时,他也没有说话。
等文欣离家出走,文浩疯了似的到处找文欣。
二婶也急的病倒了。
父亲更是生气,把文章狠狠地打了一顿。
又狠狠的数落了他们一顿
文博才如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