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知道,还是自己下意识的有些自卑,才弄巧成拙的。
常公公可不像张寒想的那么简单,如果张寒说的是真话,那么就是有人给车夫提供情报,而消息的来源,肯定是文欣身边的人。
常公公先把文欣身边的人都控制了,经过仔细盘问,揪出了厨房里的张嫂。
是她听到文欣说,要出去走走的,就把消息传给了车夫。
那个车夫就趁张寒出去时,有意无意的说,人要出去多散散心,心情才好。
张寒想到文欣说要出去走走,还想着怎么走呢,听到车夫这么说,就聊了几句,也就入套了。
出事了,张寒很自责,还想着要保护文欣一辈子,结果没保护,反倒害了文欣。
又内疚又难过,觉得愧对文欣,就有些不好意思见文欣。
他想文欣打他一顿才好,所以他知道文欣对他有怀疑,也不好意思解释。
但文欣知道真相后,觉得是自己错了。
夫妻之间如果最起码的相互信任都没有,又怎么能快乐幸福呢。
是自己不够信任张寒,才会怀疑他。
可三年的时间,她还不够了解张寒吗?
可为什么需要彼此信任时,自己却不相信了呢?
文欣辗转反侧才明白,经历了郑凯的冷遇和家族的灾难,文欣的心里,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了。
还有前世的悲剧,让文欣对人的态度有了矛盾的心里。
尤其是张寒,当证据指向他时,她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这两年来张寒对他的好,而是前世丈夫的背叛。
就连张寒舍命救她,都会被她看成是在演戏。
文欣苦笑一声,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变态啊。
原来同样的语言,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听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环境,意思竟然会是相反的。
即便是同一个人,同样的语言,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心情,也会看成是两种意思。
这也是所以都说,人心是最复杂的原因吧!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文欣很惭愧,决心以后不论再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再怀疑张寒。
厨房那个被收买的婆子,就是当初文欣买来的大长牙张嫂。
一向不多言的她,不知道怎么,被那个车夫哄得,问啥说啥。
开始她只是被利用,后来就是心甘情愿的,提供情报了。
文欣庆幸她不是下毒,不然更容易得手。
虽然她的饭食,都是郑嫂亲自做。
但她趁郑嫂不注意,放里点啥,谁能注意呢?
谁又能想到相处三年多的人,会背叛她呢。
出事后她还觉得委屈,说是以为那个车夫,就是为了讨好文欣,才什么都打听的。
她绝没有背叛之心。
这一次文欣没有心软,交给衙门处理了。
虽然张嫂可能有点冤枉,因为她确实没有害文欣的心。
但她并不委屈,明知道把主子的行踪,透露出去不妥,还是去做了,就是背叛。
能背叛一次,就能背叛第二次,文欣绝不容忍,这样的人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