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然而李佑的心声还在继续。

【到了隋朝的时候,冯家在岭南地区,不光影响力很大,族人数量也很多。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隋朝自然也只能是以招揽为主。所以,冯盎刚刚成年,便当上了宋康县令,宋康就是今天的广东阳西。后来,凭借镇压岭南各族的叛乱,冯盎逐渐升迁为高州刺史、汉阳太守。隋朝末年,杨广征讨高句丽,冯盎亦随军出征,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

【到了这个时候,冯盎已经算是隋朝真正的高级将领。那个时候李渊老头还在负责监运粮草呢,李二...估计在玩泥巴。再加上冯家在岭南地区的影响力,冯盎本人的地位,自然也就可想而知。辽东之战结束后,没过几年,杨广被麾下禁军勒死,隋朝彻底灭亡。隋朝灭亡后,冯盎当时正身在北方。得知隋朝灭亡的消息后,冯盎第一时间返回了岭南,并没有在北方逗留。对于冯盎来说,岭南才是他的老家,是冯家真正的根据地。】

咳咳。

听到李佑说自己在玩泥巴,李世民顿时就不乐意了。

屁的玩泥巴。

那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是朕响应招募去救援,把隋炀帝给救出来的!

李佑自然是听不到李世民的内心吐槽,而是继续在内心当中分析冯盎。

【回到岭南之后,冯盎迅速召集冯家人,聚集民众,宣布割地自治。因为冯家在当地的影响力实在太大,所以冯家宣布独立,基本没有任何波折,就只是城头换个旗帜那么简单。冯盎宣布独立之后,靠着冯家在岭南多年的积累,很快便聚集了五万兵马,牢牢控制住苍梧、高凉、珠崖、番禺等地区。】

【成功占领岭南大片地区的冯盎,虽然手握重兵,并且占据了很大一片地盘。但是接下来,冯盎却并没有全力扩张,反倒是选择依附于南方的农民军领袖林士弘。以冯盎当时的实力,其实完全有能力自立为王,但最终,他却选择了依附林士弘。这种选择,看似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却充满了智慧。冯盎并非没见过世面,辽东之战的时候,冯盎见过隋朝指挥百万军队作战,是何等的声势浩大。所以冯盎很清楚,他麾下的这几万兵马,几个郡的地盘,在真正的中原枭雄面前,其实根本不够看。冯盎很清楚,以他的实力来说,进攻不足,自保有余。

说实话,那个时候能有这样清晰认识的,估计就只有冯盎一个。

不过冯盎虽然依附其他大势力,但还是选择尽可能的独立。反正以冯家在岭南的影响力,不管将来谁坐天下,都得好好拉拢冯家。至于去争天下,冯盎很清楚,自己没那个本事,冯家也没那个本事。这期间虽然也有人曾建议,让冯盎领兵出岭南,去中原争夺天下,或者自立一国,效仿当年的赵佗。但面对这些建议,冯盎却全部拒绝了。】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冯盎的选择是对的。此后的几年里,中原大地上风起云涌,李二横扫天下,统一了整个中原。隋末各大势力之间的战争,动辄十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参战。以冯盎麾下这几万兵马,若是扔进去的话,还真不够看。不过,正是因为冯盎足够聪明,始终不出去争天下。在李二横扫天下期间,冯盎也没有和李二发生任何冲突。而岭南地区,也在冯家的治理下,井井有条,成了乱世当中难得的一块净土。】

李世民暗暗点头,这点的确没错,那些年冯盎管理的岭南绝对是华夏地图上难得一块净土。

【武德五年,随着林士弘战败,唐朝开始逐渐统一南方。这个时候,唐朝方面向原本臣服于林士弘的冯盎,递出了橄榄枝。面对唐朝的招揽,冯盎并没有拒绝,而是欣然接受,直接归降了唐朝。此后,李渊老头封冯盎为吴国公,后又改封为越国公,最后封成耿国公,仍然辖制原本控制的岭南之地。】

【虽然投降了唐朝,但冯家在岭南当地,还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冯盎还是无冕之王。不得不说,冯盎的选择,还是很聪明的。此后的几年里,李二和李建成、李元吉争夺皇位,发生玄武门之变。在这期间,冯盎依然没有任何参与,只是远远呆在岭南,老老实实的保境安民,做他的岭南王。】

【重点来了,因为冯盎和当地的俚人战斗,很久没有入朝参拜。就有传言说冯盎要造反,甚至有大臣直接劝李二派大军征讨。】

就在这个时候。

侯君集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臣早就听说冯盎想要在岭南自立为王,这家伙肯定是瞧着咱们一边跟东瀛作战,一边又要对付契丹,觉得咱们管不了他,特意选在这个时候造反!”

“陛下,请给臣五万兵马,臣先去平了冯盎,再去东瀛上任,绝不耽误!”

房玄龄也站出来道:“陛下,臣听说冯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手下的可用军队已达三十万之众,而且记得不错的话,这冯盎已经很久没有来长安述职了,此事犹豫不得。”

杜如晦此刻也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东瀛之战虽胜,但沿海部队根本无法调往南方,而左右武卫大军又已经被薛仁贵带去征伐契丹,若是此刻冯盎起兵,我大唐恐遭大难!”

“现如今只能是兵行险招,立即召集一支五万人的骑兵部队,奇袭岭南,只要擒获冯盎,危局可解!”

长孙无忌此刻也是劝道:“陛下,此事还请速速决定!”

显然,无论是房玄龄、杜如晦,还是侯君集、长孙无忌都是倾向于对岭南直接动手。

如果没有李佑刚刚的那些话,李世民此刻怕是已经下命了,但是现在...他想要再听听李佑的看法。

“就算做决定,也不急于现在,朕需要再想想。”

李世民沉声道。

【这都还没有确凿证据就要动武,你们也太着急了点吧!】

李世民有些不服气,明明百骑司都探查到岭南有军队调动,而且告冯盎谋反者络绎不绝,怎么能说没有确凿证据呢?

【说实话,冯盎想要造反,早就造了,曾经就有人劝冯盎说:“隋朝已是末世,分崩离析、时局动荡,国内大乱;唐王虽然应运而生,但他的影响、教化尚未使人信服,岭南、百越之地尚无所归属。明公攻克平定二十个州,占地方圆数千里,岂是赵佗的九郡能相比?现今名份还未确定,请加‘南越王’名号。”结果冯盎却说:“我家居留百越之地已经五代,州郡长官所辖之地仅我一姓,子女玉帛我已有,人世间的富贵,像我这样的都少有。常常怕承担不起重担,使先人蒙受耻辱,怎么敢效法赵佗自己称王一方呢?”】

【看看,人家这格局,再看看李二这几人的格局,格局立马就小了啊!】

【再说了,岭南路途遥远、地势险恶,有瘴气瘟疫,不宜大军征伐,若是冯盎如果反叛,必然分兵几路占据险要之地,攻掠邻近州县。现在告发他谋反已有几年,而冯氏兵马还没出境,这明显没有反叛的迹象。】

【连反叛的迹象都没有,何来反叛?有的不过是李二的猜疑而已,要咱说分明是那么多人怀疑冯氏谋反,李二这家伙光顾着怀疑,却不派使臣前往安抚,冯氏怕死,所以不敢来朝廷,如果李二这个时候派使臣向冯盎示以诚意,冯氏欣喜能免于祸患,这样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嗯!??

李佑的话,让李世民从一开始的慌乱、着急情绪中逐渐清晰过来。

【说实话,从大唐的角度来说,想要灭掉冯家,其实并不算难。以目前大唐的军事实力,冯盎麾下有三十万军队又如何,真的不算什么,左右武卫大军、陌刀军、特种军、神枪军等精锐部队虽然北上征伐契丹,可大唐还有府兵以及义务大军!冯盎若是真敢造反,咱亲自披甲上阵,分分钟灭了他丫的,但问题是,灭了冯家之后,如何统治当地呢?灭了冯家之后,唐朝面对的只会是一个更难统治的岭南。既然如此,还不如默认冯家在岭南的地位呢!】

【隋朝末年的时候,比冯盎强大的割据势力有的是,但最后能够长久存在下去的,却只有冯盎一家,其他都被李家兼并了。但弱小的冯盎,却可以凭借在岭南地区的影响力,活的更久而且活的更滋润,这就足以说明冯盎并非野心勃勃的人,冯家也不是。】

【从冯盎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冯盎能看清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并且牢牢控制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冯家来说,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在当地的影响力。只要牢牢掌握住这张王牌,任凭政权更迭,冯家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所以总结起来,冯盎不会反叛!起码现在不会!而大唐也不再是过去的大唐,也根本不需要如此惧怕冯盎的反叛。】

【侯君集他们的确有些着急了。】

听完李佑的种种分析,李世民彻底放松下来。

李佑说得没错,冯盎这人对自身对大局都看得很清楚,当初东突厥在颉利可汗的带领下打到渭水河边,冯盎都没有造反,现在大唐征服四海,武力充沛,这样的情况下就更没有理由反叛了。

佑儿分析得更为透彻,看得也比其他人远。

不愧是李唐皇室麒麟子,大唐的未来是光明的!

这样一想,李世民顿时内心大喜。

“诸位爱卿,朕以为冯盎不会造反。”

言语铿锵有力,自信满满。

闻言,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侯君集四人直接傻眼。

李世民见状,缓缓解释道:“冯盎此人朕还是了解的,没那么多野心,他真想要造反,早就反了,何必等到现在。”

“你们也都是跟着朕一路走来的老臣了,想必这些你们还是能够想到的吧。”

房玄龄等人缓缓点头,不过眼神当中的疑惑依旧存在。

“陛下,您这些说得对,可如今冯盎有调兵的迹象,咱们不得不防啊!”

“况且冯盎这么久都不来长安述职,他在怕什么?除非心里有鬼!”

“关键是现在这时间点也不对。”

“陛下,就怕是我们愿意这样想,给冯盎机会,但是对方不领情啊!”

李世民微微一笑,“防?如何防?那冯盎若真是尽起三十万大军反叛大唐,难不成大唐就亡了么?”

“诸位爱卿,佑儿有句话,朕觉得很经典,那就是....时代变了!”

“我大唐武力充沛,哪怕没有左右武卫大军,朕还有义务兵大军,有源源不断的新式武器,装备差距注意磨平人数上的优势!”

“这....”

听到李世民的话,房玄龄等人也是一愣。

但低头细细一想,还真是。

李世民继续说道:“你们说冯盎心里有鬼,才不敢来长安,朕想问问,有没有可能其实是我们心里有鬼?吓得人家不敢来?”

“额...”

众人再次傻眼。

李世民无奈道:“朕也是突然反应过来,这些年岭南周边的州郡主官频频上奏说冯盎有造反嫌疑,想必你们也是收到不少消息,时间一长,听得久了,假得也成真的了,冯盎也不是傻子,察觉到不对劲,自然不敢跑来长安。”

“说实话,这也得怪朕,若是朕主动下旨或者派遣使臣去冯盎那里安慰一番,多半也不会让这种猜忌存在这么长的时间。”

“至于你们说的时间点问题,那更是无稽之谈。”

听完李世民的讲述,房玄龄等人也是陷入沉思,眼中的疑惑尽去。

“陛下,既然冯盎没有造反的意思,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自然是派出使臣,对冯盎进行安抚,此事便能解决!”

“至于这次安排谁去岭南...”李世民说话的同时,看向李佑。

【咳咳,李二咋又看咱?】

【该不会他想咱去岭南吧?】

【咱可不是最佳人选,最佳人选自然是——魏征啊!】

【论不动刀兵的平乱,没有人比魏征这老头合适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