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不喜张二狗,见其连父母在天之灵都拿出来说事,仍无有怜悯之色,当即道:
“男婚女嫁,当属自愿,既然季家小娘子不愿,汝岂敢三番两次登门欺扰?”
赵高这句话,竟是令全场所有人皆为之一顿,面露诧异神色。
便是秦始皇与蒙毅也概莫能外。
而赵高却是未察觉到这些异样,他只是盯着张二狗。
“自愿?”
张二狗抬头看向赵高,疑惑道:
“这婚姻之事,不都是全凭父母做主吗?”
赵高见张二狗竟敢顶撞于他,立刻又道:
“汝还敢顶嘴?”
赵高气急,这厮叨扰季小娘子不说,竟然还敢巧言令色,说什么婚姻大事,全靠父母之命。
难道不应该是恋爱自由吗?
真真是可恶以及。
跪倒在地的张二狗知道形势比人强,连忙又低下头去,道:
“不敢不敢。”
赵高闻言,冷笑着道:
“不敢?汝嘴上说不敢,心里怕是……”
赵高话还未说完,就听秦始皇忽然开口道:
“这婚姻大事,自古以来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为何说是自愿?”
秦始皇看向赵高,皱着眉头道:
“老赵,难道你对此事有不同看法?”
赵高虎躯一震,转头看向秦始皇,立刻低头拱手道:
“不敢不敢。”
赵高很想给自己来上一巴掌。
他竟是忘了,这里是大秦,哪里有什么恋爱自由之说。
就算如今已经“罢黜百家,独尊法术”,儒家未大行其道。
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仍是保留了下来。
父母之大,是毋庸置疑的。
赵高此刻拱手低头的姿态,除了下跪之外,已与张二狗无异。
对了,这二人嘴里还都曾说过“不敢不敢”二字。
张二狗名字里有狗,人也狗。
赵狗名字里无狗,人同样狗。
还有,虽然赵高嘴上说着要自由恋爱,但其府里却养着百余美婢。
并且,也不问她们愿不愿意就……这算甚的恋爱自由?
赵高他自己享受着封建贵族阶级带来的特权,却对别人大谈恋爱自由。
真是将男性之表里不如一,表现的淋漓尽致。
就好像,别的女人可以穿着性感,那叫穿衣自由,但自家老婆不行。
你要问是为何?
只因为男人最懂男人。
所以啊,有些女子口中的“蓝颜知己”或是“男闺蜜”,作为男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个啥玩意。
而这些女子呢,要么是故作不知,有意钓着;要么就是人生苦短,何必在意。
有人曾问,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吗?
有人也曾回答过:越丑越纯。
其实吧……也不尽然……
男人的底线,有的时候真的远超人类的想象。
就好比,有一些来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地方之新闻,简直是不忍直视。
别说五十六十岁了,就是八十九十岁,都不放过。
故而,男女之间根本没啥纯友谊。
太监尚且还“对食”呢!
虽说人身上有着礼义廉耻之限制。
但身上之仪礼,架不住人性之沦丧啊!
有的时候,一旦道德扭曲,人甚至比之畜生还要不如。
动物对待猎物,譬如雄狮食鹿,最终的结果是为生存,是为果腹。
而有的人对待同类,则不为生存,不为果腹,只是单纯玩弄。
生不如死的那一种!
秦始皇听到赵高说“不敢”,点头道:
“你就算想要责骂他人,也不可无端更改传统。”
赵高继续拱着手道:
“了然了然。”
张二狗自然早就看出来这一群人当中,就是这眼神睥睨者为老大。
别看围着他的这五个壮汉,各个都勇武刚强,甚至好像杀过人。
但明显这五人只是这“老大”的手下而已。
他可是记得,之前他只上前一步,这五人便齐齐上前,将这“老大”给保护起来。
可当真是保护得紧呐。
此次想要安然离开,唯有这老大点头方可。
张二狗心思已定,立即将跪着的方向转向秦始皇,道:
“小人只是担心不能传宗接代,无法告慰父母在天之灵,继而迷了心窍,做出这些唐突之举。”
“小人保证,以后绝不会再犯,如若再犯,天打五雷轰。”
“还望贵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一次。”
说完,又看向季老汉再保证了一次:
“季老……若是之前有什么唐突的地方,还请原谅则个,我保证以后不会再有。”
秦始皇听到张二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好似真的已经“痛改前非”。
他不经心想:此人无父无母,能活至今,已属不易。
且已经二十二岁,可谓是大龄剩男无疑。
而季家的小姑娘也年已十六,同样算得上是大龄剩女。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张二狗追求季家之女,无可厚非。
只是其做法不妥。
若其以后真的能做到不再骚扰季老汉一家,放其离去,也自无不可。
对于,张二狗一开始的两次无视,秦始皇根本不在意。
秦始皇雄才大略,胸中怀有天下,对于底层小民因无知而犯下的些许小事,岂会放在心上。
若这都放不下,干脆兴文字狱算了。
就在秦始皇沉默考量时,赵高突然开口道:
“老秦不可。”
秦始皇看向赵高,问道:
“为何?”
赵高立刻回道:
“若老秦你此刻放其离去,一旦等我们离开,此人定不会遵守此时因形势所迫而说出的话,绝对还会再来欺扰季老汉一家。”
其实,季老汉也有此顾虑。
有秦始皇一行人在,尚可镇住张二狗等人。
一旦秦始皇等人离去,张二狗如何施为,又有谁可制?
只是,季老汉还没说出口,赵高却是先说将出来。
秦始皇听后,刚要说话。
张二狗却是先暗暗眼神阴厉的看了一眼赵高,然后对着秦始皇大呼道:
“小人敢对天发誓,绝不会再骚扰季老汉一家,若违此誓,五雷轰顶啊啊啊!”
说完,猛的磕起头来。
“嘭。”
“嘭。”
“嘭。”
张二狗磕的用力,才磕两下,额头已见红。
赵高就静静地看着张二狗“表演”,并未说话。
有道是:相信男人这张嘴,还不如相信母猪上树不用腿。
因为,真的有些母猪会上树,所以得加大一点难度。
若是山盟海誓真的有用,世间又怎会又那么多爱恨情仇。
若发誓真的有用,世间将再无晴天,因为天天都将是雷暴天气。
秦始皇见状也未制止,他只是看向赵高道:
“你当真以为我会相信此人所发之誓言?”
“我若放其离去,自有办法让其在我等离开后,不敢继续欺扰季家。”
相信他人之誓言,可不是秦始皇之作风。
若无辖制手段,秦始皇岂会轻易点头。
就像之前所说,王翦率大秦举国之力,六十万大军伐楚。
王翦就光靠出发前要要土地,要要豪宅,就能令秦始皇心安?
别开玩笑了。
即便是将女儿华阳公主赢元曼嫁于王翦,与王翦结成儿女亲家,这等辖制手段仍旧薄弱。
伐楚之战,可谓是秦始皇赌上国运的一场豪赌啊!
其实,赵高并不想放张二狗离去,因为他感觉此人着实不善。
一旦放任,势必报复。
甚至,不仅会报复季老汉一家,说不定连他们也会受到牵连。
有道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你如今将小人都压到尘埃里去了,哦不,张二狗已经将额头给磕出血了。
都已经将小人给得罪到了这种地步。
即便真的有什么辖制手段,也架不住小人的心思恶毒与打击报复。
所以,赵高说担心张二狗在他们离去后,继续骚扰季老汉一家,只是托辞罢了。
他就是不想让秦始皇放过张二狗等人。
赵高毫无察觉,甚至丝毫没有发现,自他穿越之后,时间越久,似乎对生命就越漠视。
明明他自穿越至今,根本都还没有杀过一个人。
但古代的贵贱等级,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赵高。
人命如草芥,越“贱”之人,越如草芥。
于是,赵高又道:
“此人不仅是欺男霸女啊。”
“老秦你可还记得,此人之前还打算抢劫我等钱财。”
“欺男霸女,抢夺财物,此人怎可留之?”
赵高直接说出心中想法。
谁知,秦始皇竟是毫不在意,道:
“老赵,别再说什么欺男霸女,强抢民女了。”
“你亦当知,季望舒如今已经十六岁了,也到了婚配年龄,追求自无不可。”
“而且,你看这张二狗也并未伤害到季老汉一家人。”
赵高凝眉,心道:就张二狗这行为,难道还不算欺压吗?
就凭张二狗此前那嚣张地拍门动作,都已经不是欺压可以形容的了吧。
秦始皇接着道:
“至于你所说的抢夺钱财……任谁看到一大笔钱财,心中都会有一些想法。”
“私底下过过嘴瘾,乃人之常情,总不能‘因言获罪’。”
“说到底,是你们露白了。”
赵高听到这,瞪大眼睛,心想:
这到头来,还……怪我咯?
赵高有些恍惚,这秦始皇是这么宽容且仁慈的人吗?
难道真的是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得罪了一大批拿着笔杆子的读书人。
所以,这些读书人便在史书里,将秦始皇描写的残暴不仁,暴虐无道。
将大秦描写的峻法严苛,黑暗无道?
毕竟,这些读书人掌握了笔杆子,就是掌握了舆论。
后世想要了解什么,可不就得从这些读书人写的史书里面获取吗?
赵高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正当他以为事实就是如此时,却又突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还是不对!
历代王朝覆灭后,皆有想要光复者。
比如,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民间人心思汉,故而汉光武帝刘秀借势而起。
又比如,东汉末年,董卓乱政后,汉昭烈帝刘备,以汉室宗亲凝聚大义。
再比如,明朝灭亡后,还有天地会等,想要光复大明呢。
可为何,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想要恢复大秦?
赵高觉得这里有些矛盾。
算了,此非我所思量,还是先解决眼前之事为妙。
“可是……”
赵高还欲再说什么,没想到却直接被秦始皇给打断。
只听秦始皇道:
“再说,我大秦崇尚法治,以法治国,若张二狗有罪,自有律法裁决。”
“而且‘罢黜百家,独尊法术’,就是你提……你也知道。”
“我等岂能违背大秦律法,私下用刑?”
赵高听到秦始皇这句话,直接愣住。
您身为大秦始皇帝,还在意这个?
大秦律法能管得了别人,还能管得了您?
说实话,您跟我说法治,我都觉得搞笑。
律法见到您,那都得给您绕道。
大秦律法就是为秦始皇您服务的呀。
没错,律法的真正用途,本就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
赵高差点就要“以身为例”,说出:
那我之前犯下死罪,蒙毅想要依法裁决,你不是张张嘴,就给我免了吗?
这算不算违背律法,私下改刑?
当然这是原赵高犯下的错。
赵高自是没有将这个给说出来。
且不说,他把这个说出来后,说不定会让秦始皇面上难堪,然后给他一点小惩。
他完全没必要为原赵高的错误去承担惩罚。
更关键的是,要是导致好感度降低,那可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而且,将此事说出后,被蒙毅给听到,蒙毅可能还以为他心中一直记恨着此事呢?
这样一来的话,之后的路程里,他与蒙毅必心生隔阂。
虽说,原赵高可能真的一直在记恨着此事,所以一朝掌权后,就直接杀了蒙恬和蒙毅兄弟。
但这些都与赵高无关啊!
要是他没有穿越过的话,他甚至还希望赵高在这一次死罪中死去,
这样,大秦之后就大可能不会二世而亡。
同时,也可能就不会再发生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不过,赵高有一点不知道的是,其实蒙毅心中也一直思虑着这件事。
之前,蒙恬邀请赵高入府。
就是赵高写《三十六计》那一次。
当时蒙毅就曾跟蒙恬商讨过这件事。
蒙毅当时依然认为自己是秉公执法。
即便当时赵高已成为秦始皇身后的大红人。
但就算再来一次他依旧会如此判罚。
至于现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