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只需要朝廷给政策就能够修建铁路?肃顺一脸狐疑的看着对方,两人初次见面,而且素无交情,他不好直接问,犹豫了下,他才笑道:“还有这等好事?朝廷不花银子,就能坐享其成?”

缓缓吸了口雪茄,易知足才慢条斯理的道:“道光六年,漕运改海运,仅仅一年多时间,上海的沙船激增四百多艘,一艘沙船是什么价格?七八千两甚至是一万两银子以上,若是漕运改为铁路运输?会不会出现踊跃投资铁路修建的热潮?”

肃顺年纪不大,而且是足不出京,对于漕运改海运的事情只是听闻过,更不清楚那次革新极大的刺激了上海的沙船发展,不过,他相信对方不会信口胡说,略微沉吟,他才道:“漕运乃朝廷血脉,一代之大政,天下之大命所系,岂会轻易更改......,易兄只怕是难以如愿。”

“咱们做生意的,有句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待的佛广铁路开通营运,见识到铁路的运输能力,朝廷怕是会主动提出修建铁路,很简单,仅此一项,朝廷每年就能节省四五百万两银子的开支。”

漕运开支浩大,肃顺是知道的,他并不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宗室子弟,而是一个有心人,表面看起来荒唐不经,喜欢混迹市井,但其实却是个有心人,通过游荡,将京师五城诸坊利病都一一记在心里,而且他还有个好记性,见过的人,听过事,都能牢记于心。

京师对于漕运的议论并不少,对于漕运的高成本也颇多议论,漕运成本有多高?种种说法不一,有说一石漕粮入京,通计运费不下二十两银子的,有说通盘筹算,非四十两银子不能运米一石入京仓的,他虽然不太不懂,但也觉的这两种说法太浮夸。

另有一种最详细的说法:起运本色每正粮一石,加耗三斗、四斗不等。此外有补润、加赠、淋尖、饭食等米,又有踢解、稳跳、倒箩、舱垫等银,在旗丁则有行月,在船只则需修理、打造,在起纳则多轻赀、席板。总计公私耗费,大约共需粮一石五、六斗,银六七钱,方得兑发一石正粮。

就以这种最靠谱也是最便宜的算法,一年四百万石漕粮,朝廷花费了多少财力?六七百万两银子!而眼下,对于朝廷来说,什么是第一要务?不是军政,不是民政,而是财政!

一年能为朝廷节省四五百万两银子,连他听着都动心,别说道光和朝堂上那些个大员了,更何况这是不要朝廷投一个大子儿,这等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谁能不动心?

默然片刻,他才笑道:“我不过一闲散宗室子弟,易兄如此坦诚相告,该不会是指望我向皇上进言罢?王鼎、琦善、林则徐、邓廷桢这些个大员,哪个不比在下更合适?”

见他问出这话来,易知足沉吟了片刻,才道:“不错,在下结识的朝廷大吏中,任何一个上书进言,都比雨亭兄更适合,也更容易受到皇上的重视,但是.....他们都垂垂老矣。”略微一顿,他含笑道:“在下想烧雨亭兄这口冷灶。”

烧他这口冷灶?肃顺不由的一楞,元奇虽然在京师没有分号,但影响力不小,若是这次再承接国债发行,影响力必然更大,而且元奇雄厚的实力,这是人尽皆知的,代表元奇的易知足要烧他这个冷灶,这让他又是意外又是欣喜,不过,对方究竟看中他哪点了?

对方语气虽然轻松,但这话却不似开玩笑,而且以两人的身份和关系来说,初次见面,也不可能开这玩笑!略微沉吟,肃顺才道:“在下足不出京,易兄这也是头一次来京师吧?”

“金玲跟在下详细的说起过雨亭兄。”易知足缓声道:“本朝对宗室亲贵限制之严,冠于历朝历代,非经特许,严禁干涉朝政,严禁与官员交往,严禁出京,大多宗室亲贵子弟皆锦衣玉食,浑浑噩噩,醉生梦死,但雨亭兄不同......。”

说着,他上下看了肃顺一眼,道:“雨亭兄这身装扮,应是为了方便在京师各处游逛罢?而且听闻雨亭兄也好接交一些士子,与六部一些小吏亦多有往来,这足以说明雨亭兄胸有抱负,作为宗室子弟,年轻有抱负,这就足够了。”

金玲怎的什么都跟他说?肃顺心里暗自腹诽,嘴上却道:“我还是不明白。”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易知足道:“铁路修建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是数十年,朝廷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元奇在京师需要一个稳定有力的支持者,或是说是一个稳固的靠山,才能将铁路修建贯彻下去,雨亭兄是就是最好的人选。”

肃顺听的一笑,“易兄不是还玩笑?就我......?”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雨亭兄是对自己没信心?还是不相信在下的眼力?对元奇来说,修建铁路和雨亭兄,都是长期投资,而且是回报极为丰厚的长期投资,怎么着,雨亭兄对元奇没兴趣?”

开什么玩笑,怎么会没兴趣?肃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得到元奇的大力支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够得到朝中经世派官员的支持,得到朝中主战派的支持,换句话说,能够得到朝中大多数汉员的支持,以他宗室亲贵的身份,得到大多数汉员的支持,要想出人头地,青云直上,绝对是事半功倍。

“能对元奇不感兴趣的,怕是没有几人。”肃顺含笑道:“不过,在下目前就是一散秩大臣,虽然时常进宫入值,宿卫扈从,经常也能见着皇上,但基本说不上话。”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易知足缓声说道:“雨亭兄也是有心人,不过,心思却用错了地方,眼下英夷入侵,东南动荡,朝廷极有可能会在东南大举用兵,打仗打的是什么?钱粮!朝廷一直克制不愿意轻启边衅,为的什么?还是钱!因为没钱,所以怕启边衅。

此番朝廷发行国债一千万两,就是为的东南用兵,英吉利已经大举增兵,东南大战,在所难免,当前,皇上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战事,一是钱粮,若能在这两方面有独到见解,何愁没有出头之日?”

肃顺听的心头一热,连忙拱手道:“还望易兄不吝点拨。”

正阳门内,皇城、千步廊。

大清中央各部院衙署扎堆分布在千步廊两侧,大清户部就处于千步廊东侧,户部汉尚书签押房里,尚且不到六十的户部尚书卓秉恬看完元奇草拟的承接国债合约,抬起头看向王鼎,道:“这一年可是一百万的利息,如今本就是入不敷出,这不是雪上加霜,有必要非要发行国债?”

王鼎闷声道:“这是琦中堂在广州与元奇洽谈的。”

听的这话,卓秉恬登时就不吭声了,琦善绝对不敢擅自做主发行国债,不消说,这是道光的意思,道光要发行国债,他还能说什么?别说一年一百万的利息,就是二百万的利息,也的咬牙扛着。

见他不吭声,王鼎轻叹了一声,道:“广州已有确切的消息,英夷正大举增兵。”

卓秉恬心里一惊,朝廷六部,最喜欢打仗的是兵部,最怕打仗的则是户部,每次大规模用兵,户部上下都要忙的焦头烂额,眼下国库空虚,户部的日子更难过,身为户部尚书,他哪里不心惊?他当即又重新拿起合约细看,这当口,发行一千万两国债实在是太及时了。

又细细看了一遍,他才道:“月息八厘,确实低于钱庄银号,但却比票号要高,地方官府向票号大额借贷,一般月息都在六厘,元奇会不会是趁火打劫?”

”此言不妥。“王鼎沉声道:“英夷舰队就陈兵广州外洋,元奇遭遇数次挤兑,存款几乎已被提取一空,而且元奇本身的存款利息就是月息一分,如此处境下,承接一千万两国债,元奇亏损不小,票号息低,卓大人跟票号联系下,看看能否承接这一千万两国债?”

一千万两,山西票号就算实力雄厚,也吃不下这么大的数额,卓秉恬连忙笑道:”下官还真是不清楚元奇银行如今的处境,山西票号哪有如此雄厚的实力。”说着,他抖了抖合约,道:“王中堂这是让户部主动提出发行一千万国债?”

王鼎看了他一眼,道:“担心被攻讦?”

发行国债本就争议颇大,户部公开提出发行一千万国债,被攻击这是在所难免的,不过,这是道光的意思,而且东南用兵也急需银子,对于那些不识时务的攻讦,卓秉恬倒也不担心,他担心的是道光会否对这份合约满意。

略微沉吟,他才道:“这份合约是从广州送来的?”

“元奇大掌柜易知足已经赶来京师,就住在正阳门外大儿胡同的‘马头客栈’。”王鼎说着笑了笑,道:“我昨晚与他详谈过,这份合约没有什么更改的余地.....。”说着,他又取出翻译好的英方提出的谈判条件,道:“进宫一并呈上去。”

看完英夷提出的条件,卓秉恬苦笑着道:“这可不是咱户部的事,还是你们军机处呈进去罢。”这份谈判条件呈上去,道光不龙颜大怒才怪,没来的由的何苦去触这眉头。

王鼎慢悠悠的道:“看看后面的附片。”

附片就是易知足针对英夷对大清海关的不满而恳请在江海关试行海关革新,卓秉恬看的满头雾水,他当然清楚江海关一年的关税银是多少,根本就没往抵押方面去想,不过,他却隐约猜到这是元奇提出的附加条件,琢磨了片刻,他才问道:“元奇这是何意图?”

“元奇准备在江南推行机器缫丝厂。”

卓秉恬诧异的道:‘既是如此,元奇还不肯在利息上做点让步?”

王鼎摇了摇头,道:“易知足那小子说,承接这笔国债,元奇亏损在二百万以上,这还是次要的,问题是,利息再低,元奇无法正常推出国债,很可能会倒闭,朝廷总不能让元奇倒闭吧,那对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名声,以后也不用再考虑发行国债了。”

这倒也是,朝廷第一次发行国债,就将大清实力最雄厚的元奇银行逼的倒闭关门,以后也确实不用再虑发行国债了,卓秉恬身为户部尚书,自然是积极支持朝廷发行国债的,毕竟急用大额银子时,多了一条路子不是。

“这事别对外透露。”王鼎叮嘱道:“喜欢干杀鸡取卵这种蠢事的满员不少,别害了元奇。”

“下官明白。”卓秉恬点头道。

“时辰不早,进宫递牌子吧,这是急务。”王鼎说着站起身来,见他要走,卓秉恬是真急了,连忙道:“王中堂,在谈判条件的折子,还是军机处递进去罢,咱们户部可不适宜。”

“一道进宫罢。”

乾清宫,西暖阁。

正在批阅折子的道光闻报王鼎、卓秉恬在外递牌子求见,随口吩咐道:“让他们进来。”他已经接到琦善从广州发来的密折,知道了英夷大举增兵,交还英夷战俘,元奇积极承接国债,易知足进京等事情,唯一不知道的是,英夷新提出的谈判条件,琦善将英方提出的谈判条件另写了份折子,而且故意用了三百里加急。

待的王鼎、卓秉恬二人进来见礼后,道光径直就问道:“易知足进京了?”

“回皇上。”王鼎连忙回道:“易知足昨日午后进的城,晚上见过了微臣。”

略微沉吟,道光才道:“宣他进宫觐见。”

一听要宣易知足入宫觐见,王鼎倒是有些担心,连忙道:“皇上,易知足乃行商之子,不知宫中礼仪,且时常与外夷往来,言谈不知敬畏,是否调教几日,再宣他入宫觐见。”

道光却是急于通过易知足了解广州的情况,哪里还等的及几天,当即说道:“不必,这就着人宣他入宫觐见。”(未完待续。)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大唐龙牙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大唐:李二,还钱我在异界开镖局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满级账号在异界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弘宋,重生赵车神大明最强皇太子隆庆中兴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秦:化身人屠,祖龙求我别杀了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烈虎军三国大军湿家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