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三十出头,剪着短发穿着西装的冯天魁快步走进院子,脚步又轻又快,钉有铁掌的皮鞋在青石板上哐嚓哐嚓地响仿佛在彰显他的春风得意。皮鞋是新近流行起来的,价格不菲,皮鞋打掌是为了保护鞋底不被磨损。

冯天奎是最早回国的那一批留学生,现任宝山钢铁厂冶金研究所所长,确实是春风得意,偌大一个院子里虽然人不少但却很安静,哐嚓哐嚓的声音在院子里格外惹人注目,走在前面的林美莲终究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轻声道:“以后来见大掌柜,不要穿有鞋掌的皮鞋,大掌柜喜欢安静。”

冯天奎也留意到了自己的脚步声破坏了院子里的安静,听的这话,他脚步一顿,犹豫着道:“要不,把皮鞋脱了?”

林美莲一笑,“那倒不用。”顿了顿,她接着道:“冯所长是出自元奇义学?”

“是。”冯天奎笑道:“是被卖到元奇义学的,没想到却因祸得福。”

“家人联系上了吗?”

冯天奎神情一黯,“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始终没有音讯........。”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在下是广西的。”

太平军作乱,广西是重灾区,林美莲暗叹了一声,宽慰道:“别灰心,广西移民安南和南洋的不少......。”

“谢谢。”冯天奎轻声道,他心里早就已经不抱指望,元奇义学广西籍贯的学生不少,这些年元奇也一直在帮着寻找他们的亲人,能寻找到的寥寥无几。

说着话,两人已到书房外,林美莲伸手礼让道:“冯先生请——。”

微微鞠躬,冯天奎刻意放轻了脚步走进房间,一眼瞥见易知足正伏案疾书,他连忙上前躬身道:“学生冯天奎见过校长。”

“天魁来了。”易知足抬头看了他一眼,道:“坐,马上就好。”写完最后一行字,他才搁笔起身,落座后他径直问道:“最近有没有进展?”

“没有。”冯天奎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尝试了很多种方法,但脱磷的效果都不理想。”

含磷量高的钢脆,不适宜用于铸炮造船,虽然目前的平炉炼钢转炉炼钢大幅提升了钢铁产量,但炼出的钢普遍含磷量高,无法达到军工的需求,宝钢冶金研究所目前主攻的课题就是脱磷。

“脱磷技术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要着急。”易知足缓声道:“交给你们一个新任务,火炮技术最近大幅提高,但需要质量更好的弹簧钢,稍后两年元奇可能会有大规模的战事,目前急需提高火炮技术。”

冯天奎连忙道:“学生回去就抽调人手进行弹簧钢的研究。”

点了支烟,易知足缓声道:“冶金技术是基础技术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军工领域,地位非常重要,枪弹,火炮,铁甲舰都与冶金技术息息相关,可以说,冶金技术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在工业、科技、军工等领域的水平高低。

虽说一直以来元奇十分重视冶金技术,但这还不够,我正筹备在大学增开冶金专业,大量培养冶金人才.......。”

见的易知足如此重视冶金,冯天奎既欢喜又振奋,朗声道:“校长如此重视冶金技术,不消数十年,我国的冶金水平必然能够赶超西洋各国。”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道:“作为冶金龙头,你们应该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积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至于研究课题,除了任务课题之外,你们以可以主动申请,经费方面无须担心。”

冯天奎连忙起身道:“学生明白,必不会辜负校长厚望。”

冯天奎才出的书房,赵烈文就快步进来,笑吟吟的道:“大掌柜,军机处来电,肃相不日赴沪,前来审核宪法、议院法、选举法.......。”

什么意思?这是打算提前颁布《宪法》?慈安这是在表明态度——老老实实的推行宪政?看来青岛基地的曝光对朝廷造成的震慑力不小,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让肃顺这个首席军机大臣前来上海,似乎有点小题大做,太后该不是倾向于让肃顺组阁摄政吧?”

听这话的语气,赵烈文试探道:“大掌柜钟意恭王?”

“得看太后钟意谁。”易知足缓声道:“要想以和平的方式来推动大清实现宪政,就必须充分尊重太后的意见。”

赵烈文一愣,“这只怕不利于实现真正的宪政吧?”

易知足哂笑道:“咱们国家二千余年的封建专制,皇权专制已是根深蒂固,要想实现真正的宪政,谈何容易,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三代人甚至是四代、五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宪政民主。”

那么长时间?赵烈文迟疑着道:“那么艰难?”

“远比我们想象的险难。”易知足沉声道,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大清实现宪政民主有多难,甚至可以说是超乎想象的难。

见他似乎不愿意多说,赵烈文斟酌着道:“皇族不入阁,恭王虽说是立宪派领军人物,却也是当今的皇叔.......。”

“没必要照搬西洋的制度,各国的国情不同。”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目前我们需要的是和平推行宪政,可以适当做出一点让步,各种法规以后可以逐步的完善,直白的说,现在就是一个过渡时期。”

赵烈文看了他一眼,道:“傀儡内阁?”

易知足一笑,“算是吧,慢慢过渡。”

三日后,肃顺一行十分低调的抵达上海,住进了距离镇南王府不远的‘丹香园’,只是略微休息了下,肃顺就急匆匆的微服赶往镇南王府。

慈安突然转变态度,积极主动的推进立宪进程,最高兴的莫过于肃顺了,慈安态度的转变意味着朝廷推行宪政再无任何阻碍,更令他欣喜的是,如今恭王奕?的处境有些尴尬而且身在倭国,这对他来说这是极为难得的机会,况且,慈安此番让他前来上海,也是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

闻报肃顺前来,易知足照例在长乐书屋院子门口迎接,见的肃顺快步而来,他微笑着迎了几步,肃顺却是还离着十余步就拱手笑道:“一别数年,国城兄风采依然。”

易知足拱手笑道:“雨亭兄春风得意,光彩胜更甚昔日。”

“哪来的春风得意。”肃顺爽朗的笑道:“眼下已是深秋,有风也是秋风。”

“打秋风可不成。”易知足笑道:“我这里没余粮。”

肃顺笑道:“国城兄这里若是没余粮,大清就得闹饥荒了。”

两人说笑着见礼,进了书房落座,肃顺关切的问道:“对倭战事何时能结束?”

“雨亭兄这是关心战事还是关心恭王?”

“当然是都关心。”

“倭国爆发罕见的饥荒,战事十分顺利,毫无悬念。”易知足缓声道:“至于恭王,昨日已经启程来沪。”

“那么快?”肃顺很是有些意外。

“听闻局势有变,他哪里还在倭国坐得住?我也是在他启程之后才闻报。”易知足说着一笑,“你担心什么,不奉旨他回不了京。”说着,他话头一转,“太后果真是回心转意?”

恭王来沪,对肃顺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发觉自己似乎是高兴的太早了点,他没敢多想,回道:“太后不是回心转意,而是别无选择!”

“别无选择?”

肃顺翻了他一眼,“青岛那十几艘铁甲舰暴露出来,不只是说明元奇海军战力的强大,更说明元奇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具备大量建造铁甲舰的能力,更别说还有威力巨大的新式火炮。

即便是英法之前有心大力支持朝廷,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会偃旗息鼓,没有英法的支持,保皇派拿什么与元奇抗衡?迫于无奈,太后只能是老老实实的推行立宪,保证大清国祚的绵延。国城兄一手策划,又何必明知故问?”

易知足笑道:“我不过是确证一下罢了。”

“确证?”肃顺心里一动,“不会是不放心罢?是不放心太后?还是不放心英法?”

“有什么不放心的?”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英法两国他压根就没放在心里,虽然英法两国的海军实力、工业基础和铁甲舰的建造能力都不是元奇能比的,但两国不可能大举远征前来大清与元奇死磕,德意志正迅速崛起,下一个目标就是法兰西,英法根本就无暇顾及远东。

顿了顿,他话头一转,“宪法、议院法、选举法等宪政法规都已经拟好,你们抓紧时间审核看看有无需要修订的地方,尽量争取及早颁布,还有内阁,也该及早成立,毕竟预备立宪之期将尽。”

肃顺点了点头,缓声道:“朝廷已经制定了内阁官制,设总理大臣一,国务大臣十三,对于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人选,国城兄有何意见?”说着,他掏出一份折子递了过去。

接过折子,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一直以来我都提倡各族平等,平等也是宪政的核心思想,十三国务大臣,满蒙大臣不得过四.......。”

不得过四?肃顺迟疑着道:“不能过半?”

“不能。”易知足毫不犹豫的道:“这事没有半点商榷的余地,加上总理大臣已经是五个,不能再多。”说着他翻开折子。

内阁官制拟定的是总理大臣一,协理大臣二,另有外务、民政、度支、学务、陆军、海军、司法、农工商、理藩、邮传等大臣。

看完之后,易知足沉吟了下才道:“元奇需要一个协理大臣和度支、学务、陆军、海军、司法等六个大臣的名额。”

十三国务大臣,易知足只要了六个名额,可谓是一点也不过分,肃顺却是一脸的苦涩,“陆军大臣能否换一下?”

易知足毫不讳言的道:“陆军大臣给你们也是虚有其名。不是元奇的人指挥不动元奇新军。”

肃顺沉声道:“没有一丝一毫的军权,总理大臣岂非是傀儡?”

易知足缓声道:“你应该清楚,元奇经略西北多年,等的西北扩张完之后,这陆军大臣给你们。”

西北扩张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肃顺识趣的没问,转而道:“总理大臣呢?”

易知足道:“为了保证宪政的顺利实施,总理大臣,元奇暂时不会参与竞争,不过,不论是谁担任总理大臣,元奇的这些国务大臣名额必须保证。”

肃顺笑了笑,道:“若是我出任总理大臣,别说六个名额,就是八个也没问题。”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对方的心思他清楚,无非就是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他语气诚恳的道:“雨亭兄在南洋海军呆的时间不短,可以说是半个元奇人,你担任总理大臣,我自然是大力支持,不过,为了保证朝廷顺利平稳的推行宪政,元奇不宜占用过多的名额,六个足够了。”

半个元奇人?肃顺心里一热,这说明他与恭王奕?在易知足心里已是亲疏有别,他微微点了点头道:“还是国城兄思虑的周全。”

慢条斯理的点了一支烟,易知足才缓声道:“别藏着掖着,还有什么?都敞开了说。”

肃顺一笑,“那我就直说了。”顿了顿,他接着道:“太后倾向于两院制......。”

易知足一哂,“是倾向于英吉利的两院制?”

肃顺也不否认,“英吉利是西洋宪政的典范,而且英吉利的两院制也符合我国的国情。”

易知足摆了摆手道:“我国疆域辽阔,行省众多,况且数千年来皆是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度,要说符合国情,一院制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肃顺皱了皱眉,看着他道:“英吉利、美利坚不都是两院制?两院制利于防止团体独裁,利于我国及早实现真正的民主。”

真正的民主谈何容易!怕是百年后也难以实现真正的民主,易知足暗叹了一声才道:“一院制,两院制,各有利弊。我国疆域辽阔,行省众多,人口更是世界之冠,若是实行两院制,必然互相掣肘,互相推诿扯皮,咱们大清的官员,说到推诿扯皮个顶个拿手。”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