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回到了家,大观园一家人又像是得到了主心骨,也就不闹挺了。
贾赦虽然复爵了荣国公,但是正经的典礼之类的还要等几日,日子正好赶上了王熙凤的寿辰,想来这皇帝也是以此卖好,让贾家再热闹热闹吧。
这一日一大早,大观园还在关上门来安慰受了精的宝玉,(嗯,我没写错字。)
却不想,隔壁的荣国府却异常欢闹。贾母慌叫人出门打听,却见荣国府把之前违制之物竞相摆了出来,就连大门外的门门把也换了样子。
贾母知今日是王熙凤过寿,却不止道这寿辰怎么过的如此不合规了。
却见许久未见的贾珍都漏了面,带着贾蓉前往荣国府,贾母叫人叫贾珍来问话,贾珍也不理睬,只是带着六十多彭贺往荣国府走去。
而荣国府这里渐渐的就有人来了。贾菌带着才从金陵归来的贾琮各处看客。此后,贾敬也露面,并着贾赦一同在门外等候。
次后尤氏并着邢夫人,往后宅走去,就连如透明一般的尤老娘和她后带来的两个女儿都因这有幸进了荣国府。
这事贾母才反应过来,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寿辰。叫人请贾敬来打听,却不想贾敬回道:“今个不方便,日后再说。”
直指正午及时,荣国府正门打开,有当今贴身太监大内总管吴书来带平章政事李林甫一众仪司到了荣宁街,贾母才明白,这荣国府又有人高升了。
吴书来带着一众人走了荣国府正门,校尉捧着云盖由大殿的东门进,大乐从东门开始递降,进了贾家,贾家族人跪了一地,贾母也带着宝玉从侧门进了荣国府,倒头就跪,这个时候贾琏一家人也没得赶贾母,只能听之任之。
吴书来看着这一家人也觉得好笑,回头可以当笑话说给陛下听,陛下如今虽然依旧信赖贾琏,可是贾琏的笑话却是让陛下最开心的。
见吉时以到,吴书来也不耽误,鸣赞,唱排班引礼,引导文武官员就拜,唱班齐鞠躬,乐做赞,四拜乐止,宣读圣旨的官员拜案称有。制赞众官员皆跪,礼部官员捧圣旨。
宣读诏书的礼部官员捧诏书至云盖中,赞礼唱,伏拜于乐,做四拜,乐止,贾家有官职男子把笏板插到腰间,鞠躬三舞蹈,跪唱山呼,拱手加额曰:“万岁。”三次。凡呼万岁乐工军校敲鼓,齐声应合。拿出笏板俯伏乐中,做四拜,平身。乐止,马上报义礼司跪奏礼,礼部官员捧诏书分别授给使者。
吴书来宣读了圣旨:“古者立王国所以卫京师.封诸臣所以尊宗庙.朕仰膺眷佑.驯致治平.受真检于大霄.启仙源于邃古.盛仪交举.鸿瑞洽臻.方徇群心.以恩侯为、太子太傅、左卫上将军、兼吏部尚书,
上穹降祉.列圣储精.凝正气以渊深.禀五精而英秀.辨惠之性.言必有章.趋进之容.动皆合礼.已成德器.犹在妙龄.而公相大臣.援引旧典.恳悃之辞遽至.恭让之意靡遑.愿涓吉时.特颁明命.眷寿阳之奥壤.控淮水之明区.爰锡旌旄.俾开茅社.加左相上公之秩.增崇阶美号之名.盖示深慈.式隆徽数.于戏.维城之制.虽稽周室之彝章.半楚之封.用遵汉氏之谦德.顾兹承卫之重.聿表灵长之休.钦我训言.无怠祗率.
可特进复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某.诸军事、九省都检点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一流的四平八局四言八句,听着比元春的册封旨意正事多了,贾母也听不懂什么,忙问身边的宝玉,这念的什么意思。
宝玉回道:“这事封爵的旨意,意思就是封贾赦这个原来的太子太傅,左卫上将军,吏部尚书,复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还是有食邑的国公。”
贾母听着大喜,自己总算成了正经的国公夫人了。可是接下来的圣旨却叫贾母傻了眼。
这封贾赦的圣旨完事了,紧接着一个为为麻、丝混纺,由玫瑰红、乳白、橘红、深蓝4种颜色构成,的玉柱圣旨上写着“奉天诰命”四个大字,并配有龙腾图案,加盖了皇帝玺印的圣旨,叫贾母十分的紧张,甚至直立起来了多年驼背的身子。
这圣旨贾母年轻的时候见过,是封诰命夫人的圣旨。
可是这圣旨的内容,:“皇帝诏曰(中略不是不想水字数,实在是找不到封浩明的旨意啊)……尔河南府士邢知县玄璬长女贾邢氏,公辅之门,清白流庆,贵而不恃,谦而益光。以道饬躬,以和逮下。四德粲其兼备,法度在已,靡资珩佩,躬俭化人,率先絺绤。……今遣使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李林甫、副使黄门侍郎吴书来持节册尔为荣国夫人……钦此”
这个贾母虽然听不懂,但是也知道,要是封她应该是贾史氏,可是满篇的都是贾邢氏。贾母就知道这越过了自己封了邢氏,那就说明今个没有自己什么事了。
可紧接着的,却叫贾母见都没见过,原来这国公府也是有世子的,而贾琏就有了明确的世子旨意。
然后又有礼部的官员拜见贾赦,贾母这才知道,原来正经的国公府是有自己的下属官员的。
为司仪长一人七品,良医正一人正八品,典仪正一人正九品,伴读一人从九品,教授一人从九品。
更有众多小吏,引礼舍二人,仓大使一人,仓副使一人。库大使一人,库副使一人。
而巧姐捅了捅贾琏道,:“你看,好不容易清理干净的密探,又来了。”
贾琏道:“那你怎么不觉得,这些人不一定是谁的啊。而且我忠心耿耿,怕什么密探。”
巧姐撇撇嘴:“你要是忠心,这世道就没忠诚的人了。”
贾琏也不反驳;
只是一个晕倒的贾母,却叫大家,好生无趣啊。
真的是,嫉人有,笑人无。这点事还至于气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