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国库的收入上,也出现严重的问题。

元廷的税收种类比较复杂,南北还不一样。老实说,朝廷的税收不重,但底层百姓的负担却很高。

明初学者叶子奇说,“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诚所谓盛也矣! ”

明末史学家谈迁说,“宋时亩税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税无过亩三升……盖吴中之民,莫乐于元,莫困于明,非治有升降,田赋轻重使然也。”

明朝太常寺少卿李开先也说,“元不戍边,赋税轻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咏作。”

既然朝廷的税收不重,为什么底层百姓却不堪其苦?

这主要是因为地主的田租太重了。

大金、南宋后期,土地兼并问题就很严重了。

大元在吞并它们地盘的同时,也把这个棘手问题吞了进去。但蒙元高层对此却不重视,一直没有认真对待,去研究解决,缓和阶级矛盾。

身为一个佃农,你手上没有田地,要租地主的田种粮、种菜,自然就要向地主交田租。

这田租比朝廷的税,可重多了。

以南方为例,佃农向地主交的田租,基本上按照年平均产量的六成,甚至更多。

大元有几任皇帝,包括元惠宗在内,都曾经下诏,命令江南地主减租。

但由于政治腐败,地方官吏早已和地主富商穿上同一条裤子。这种诏令实际上落不了地,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在人身上,佃农也受到地主的迫害和控制。自南宋以来,地主干预佃农婚姻,奴役其子女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整治。

说是佃农,其实和农奴也差不多。

不但是南方汉人佃农的生活悲惨,北方的蒙古人也是如此。

元宗大德七年,刑部就上报朝廷,说有商人“往往将蒙古人口贩入番邦博易”。从明宗起,这种贩卖蒙古人为奴的现象加剧了。而买家的主力变成了南方的大地主、大富商。

因为受到蒙古贵族的压迫,在史料中记载的蒙古人民起义,也有十多起。但他们的起义都在红巾军大爆发之前,没碰上历史的窗口期,全部被镇压下去了。

在法律上,元廷还保护地主。

比如,地主打死佃农只需杖一百零七,赔其家人五十两,就了事。

实际上,没有一个地方官吏会真的下狠手杖打地主的。所谓的杖打,它也分贫富。

还有一点,元廷赋税的征收方式有严重问题。它把赋税外包给商人。

比如,某地计划收的某项赋税是一万两白银。商人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后,把这项收税的任务承包下来。

没有利润,商人会承包赋税吗?不可能的。

商人上缴国库的,确实是一万两白银。但他实际上收到的可能是三万两,甚至更多。这多出来的,便是商人的利润。

元朝承包税收的项目非常繁多,远远超过了宋朝,有包天下河泊、桥梁、渡口之税的,有包酒税的,等等。

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底层百姓的负担。

最后一点,还有地主偷税漏税的问题。

元仁宗时代,元廷曾经试图重新丈量土地,查清漏税问题。结果遭到大地主和地方贪官的强烈抵制。

在一片反对声浪下,这场改革不了了之。

总而言之,元廷收上来的税收不多,但底下百姓却不堪其苦。这是因为地主的盘剥太重,富商从中赚差价,。

以致后来的起义军,大多以“摧富益贫”的口号,发动群众参加。

底层的农民们,每遇到青黄不接或受灾欠收之际,就只好向地主、商人们借高利贷。

一旦还不上,农民就变成佃农,佃农就变成流民。

卖妻鬻子也是平常事。

地主、富商通过勾结地方官吏,继续兼并土地,以致贫者流离转徙。

“富室有敲占王民奴使之者,动辄百千家,有多至万家者。”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阶级矛盾在逐渐锐化!

同时,盘剥百姓的,还有地方的贪官污吏。他们也趁着天灾,大肆侵占民田。

而大元从第三任皇帝起,就陷入无休止的内斗。每一任皇帝在位的时间都很短。

大家都在忙着拉拢大臣,争帝位,哪里有心思和时间整顿吏治。历任大元皇帝对犯法官员的惩罚都是过宽的。

所以,大元的政治腐败也是触目惊心的,就连御史们也渐渐在腐化。

高僧们在保护官吏,御史们也在保护官吏。导致后来还出现赈灾钱、赈灾粮被官吏贪污的现象。

“官买田,台不谏,省不言。”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元末这些民谣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乱象。

喇嘛僧侣,贪官污吏,地主富商成了底层百姓的三座大山。

……

话说回来1350年。

这一年,元惠宗和大臣们正在商量治理黄河之事。

对于治河,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但一提到治河的费用,就全都哑口无言了。

很多问题的源头都出现在钱上面。

当时的元廷确实没钱治河。

解决国库赤字的办法通常来说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

节流,就是要大幅度减少对喇嘛教的供养。开源,自然就是要出台政策,朝地主富商身上收点钱。

但是,大元帝国的君臣们可没有朝这方面想。

他们又走回老路,准备大印纸钞,解决国库赤字,治理黄河。

后来,有些人指责元廷不该治河。这种观点过于偏激了。

九十七年里,黄河屡次变道,泛滥成灾。早该治理了。

问题是治河的钱,不该通过滥印纸钞来解决。

通货高度膨胀造成的灾难,比河灾更加猛烈。

在大元宝钞彻底退出市场之前,元帝国确实通过滥印纸钞,又有了财富。

但是,财富不会凭空出现,只会转移。

假设,帝国里流通的纸钞现在只有百万贯,朝廷突然多印了百万贯。

流通的货币增加了一倍,但要交易的货物却没变,这就造成物价上涨一倍。原先要一贯才能买的货物,涨价到了两贯纸钞。

短时间内,朝廷确实是突然有钱了,但天下人的财富却突然缩水了一半。

朝廷印的纸钞越多,天下人的财富就缩水得更厉害。

这既让底层穷人更苦,也严重伤害了地主富商们的利益。

国库没钱,穷人没钱,纸钞攥在谁手里?大部分都在地主富商手里。

朝廷天天在印纸钞,物价天天涨,一部分地主富商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个别的地方豪强察觉到天下将乱,便决定起兵反元。

当大富商、大地主开始大力发展私人武装力量时,他们就变成了地方豪强。

元末的起义,是由地方豪强发起,并吸引大量贫民、流民广泛参与的过程。

起义军领袖刘福通、徐寿辉、芝麻李、郭子兴、孙德崖、张士诚、方国珍都是地方豪强。北方后来的大军阀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等人也是。

没有钱,没有粮,谁跟你干革命?

倒是朱元璋、陈友谅两人出身平民。他们是通过参加红巾军,立下战功,逐步上升到起义军领袖的地位。

总而言之,元帝国对僧侣太厚,对官吏太宽,对豪强太软,而对底层贫民关注太少。

随着地主富商对农民的盘剥过重,贫富差异越来越大,阶级矛盾逐渐锐化,终于在变钞之后,引发了大起义。

“变钞未久,物价腾踊至逾十倍。及兵兴,所在郡县皆以物贷相贸易,公私所积者皆不行,国用由是大乏。”

一个政权的崩溃,往往是从经济的崩溃开始的。

皇族们生活奢靡,却无力赈灾,僧侣们享有特权,官吏们贪赃枉法,地主们重利盘剥,奸商们哄抬物价。

这一切早就酿成万民的愤怒。

而1350年的那场变钞,终于点燃了熊熊怒火。

元惠宗无法灭火,只好在1368年仓皇北逃。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江湖梦犹在武夫穿越射雕我要当老六一叶知秋518的新书沈浪苏若雪萌宠狐妃:殿下,请自重大荒尘衍武侠:人在武当,开局无双剑匣捡到女魔头后,吃软饭吃到无敌从吞噬开始投资诸天神妃在上之溺宠偏执夫君他一个呆子,凭什么成为天下第一洪荒之东海三太子风云武周身怀顶尖功法,我证道长生剑影江湖,江湖归宁大道有缺我开创了无数幻境保洁大妈闯天龙世界玄幻之异世悍皇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修仙琐录驱魔龙族之极品言灵师重生之再踏仙路武侠从神雕开始仙穹宿长生天阙封神:我被通天教主偷听心声踏道高歌我只想安心修仙修仙不如炼丹我真的很弱修仙炮灰改行搞科研仙子,请听我解释和离当天,虐文女主转身嫁暴君魔女花倾不好惹这一定不是我写的文(修真)奉子逃婚,绯闻老公太傲娇妖武横推:从修狂风刀开始除魔综影视:莲花楼牌位面杂货铺绝代双娇仗剑高歌道发杀机我的媳妇总怂恿我造反穿越之风云崛起月凉山下画圣拜托杀手认真点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沙如雪
随梦书屋搜藏榜:封神:我被通天教主偷听心声还情剑天龙之祸害武林踏道高歌我只想安心修仙气血不朽修仙伏魔记内极乐女修从明教教主开始纵横诸天我带系统打遍天下无敌手诸天,从神雕姐妹花开始修仙不如炼丹综武:我成了天下第一大魔头策命师贫道略通拳脚修真零食专家继表妹万界之剧透群凌风全文免费阅读正版偷天大运赤龙破天我真的很弱猫真人女配修仙中诸天之开局让江玉燕去搬砖祭渊门人只这个掌门太年轻命格潜龙:修炼魔功开始长生狗带的青春袭魔不朽邪尊漫游仙途道求巅峰永不休仙君,你家小狐狸掉了!修仙炮灰改行搞科研洪荒之弑天小仙恨嫁,少君欠思量霍绍霆温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武仙传承系统证道狂人蓝瑰不朽女天尊仙子,请听我解释厨刀行修什么仙造作啊九婴邪仙和离当天,虐文女主转身嫁暴君新元之魔刀大侠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生活的橄榄枝七剑名利追风楼莲花楼之前世今生退休魔药教授转职养花综影视:一线生机盗中盗,计中计骤变风云情废材修仙十年风雨刃含霜吴长彦:武学海洋中的孤舟守襄樊莲花楼之我有房车系统综武:大离逍遥王,群魔震惊超级医武系统惊城剑雪江湖有酒名为愁玄屠世界的映像江湖九万里孽世浮图洪荒:我葫芦藤,开局七葫芦合一星辰重启武凰传综武侠之万界观影统一考试赌仙洛十三我在武侠诸天有旁白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长生鼎我是慕容复的舅舅四岁萌娃闯江湖神雕:跟华筝相好,震惊郭靖黄蓉少歌之我先行【世人皆白续】怪侠我来也1大力金刚门冥冥江湖重生武侠,曼陀山庄少主射雕三部曲同人:南枝落玉蝶诸天:万界签到系统莲花楼之岁岁年年不相负综武:满级魅力的我,真是太难了综影视之每个世界都是新开始长生:从在天龙偶遇李沧海开始穿越之风云崛起开局,和林诗音结婚霜华刀乡村女武尊大宋狂徒乔峰:快意人生逍遥神雕家母穆念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