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什么?让我去燕州?”

翌日,张浚在开封城门口接到了,刚刚从临安赶回来的赵鼎。

于一间平平无奇的茶坊之内,张浚向赵鼎说起了,让其去燕州担任河北留守之事。

这让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赵鼎稍感诧异,继而看向张浚平声问道:“这是秦某安排的?”

张浚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自己坐在桌案前,淡淡的浅酌着杯中茶水,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鼎在长舒一口气后,也是端起茶杯大口饮用起来。

此时他的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今年年初的时候,他被那王次翁派去临安,说是之前搬移朝廷的时候,临安那边儿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好,得让他去收个尾。

当时赵鼎也没多想,反正当时北方虽然还在打仗,但基本还是稳定了下来,所以二话没说也就去了,毕竟南方那边儿有些问题也确实需要处理。

结果哪曾想,就在他离开开封的那段时间内,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王次翁死了,倒是没多少意外,还记得最后一次见他的时候,看着就已经是病入膏肓了,也几个月可活了。

但是官家却突然驾崩了,刚一听到此消息的赵鼎,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开什么玩笑,官家正值青壮之年,而且除了在那方面可能有什么问题以外,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病,好端端的怎么会驾崩了呢。

结果后来得知,官家是在福宁宫中意外失火被烧死的。

与官家......先帝一并被烧死的,还有皇宫大总管张去、以及御医张继先等人。

赵鼎甚至都不用细细思索,仅从第一直觉中就能想到,这事儿肯定是那秦某人在背后搞得鬼。

当时赵鼎那个愤怒啊,当即就要准备启程回开封,势必要与那秦某奸逆好生说道说道。

但最终还是被旁人拉了下来......

是啊,他们都说得对啊,就算他赵鼎回到开封,又能做些什么呢。

可是难道什么都不管吗?

于是,赵鼎便带着这般纠结之情,在处理好临安那边儿的事宜后,匆匆赶回了开封。

那知刚刚回到临安,都还没能回开封府衙去一趟呢。

就听到了自己的多年老友张浚对他说,让他直接去燕州任河北留守一职。

秦某这是什么意思?

是要将他赵鼎调离开封、调离朝堂吗?

良久之后,张浚看着面前这个正低着脑袋,不知在想些什么的老友。

平声说道:“元镇兄,此事无论是对于朝廷,还是对于秦某或元镇兄你而言,都有好处,而且燕州那地方,也确实需要像元镇兄这样的能臣......”

张浚话还没说完,便见赵鼎抬手打断道:“德远兄不必多言,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你的好意赵某也心领了。”

是了,以赵鼎的眼力,又怎能看不出此等安排下,所隐藏的真实含义呢。

秦某他还算是有点儿眼力见,知道他赵鼎的本事,若是弃之不用着实可惜。

但是他赵鼎与难以与这秦某等人相处,于是将他安排到其他地方任职,便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赵鼎对此哪能不清楚呢,他清楚得很。

与此同时,赵鼎也有些佩服那秦某。

这才多少年时间,从当初临安的政变开始算起,也仅仅才过去了六七年时间吧。

而就是这六七年的时间里,却是让大宋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且不说顺利收回了开封等地,甚至就连大宋立国百年,都未曾真正拿下的燕云十六州也给收复。

最重要的还是,将就已经不知脱离多久的辽东,也顺带给攻占了下来。

赵鼎清楚知道自己的才能,若是他来当政总揽一切,对于收复开封他是有信心的,但是再往后,他就真不敢想了。

最近还听说,秦某他已经安排岳某与吴璘兵分两路,一并伐夏,想来问题应该也不是很大。

良久之后,赵鼎看着张浚缓缓说道:“今日我收拾一下,明日我就离开开封前往燕州,这样大家也好都放心。”

说着也不禁感慨笑说道:“只是德远兄呐,我等今日一别,下一次又不知何时才能见面了。”

说起来,像他们这般年纪的人,如今又要相隔一方,这见面的次数真不多了,随时都有可能是最后一面。

张浚微笑着回应道:“元镇兄很快的,明日一早我们就又能再次见面了。”

.......

.......

“元镇兄,一路多多保重。”

翌日,张浚亲自送老友赵鼎出了开封城门,紧握着赵鼎的手沉声说道。

“德远兄也要多多保证。”

赵鼎搭上另一只手重重点头应道:“想必德远兄你这平章事的压力也不小,如今我大宋虽然有了一番新局面,但同时这问题也更多了。”

赵鼎说着又忽然想起了什么,继而说道:“我听说最近中书门下省府衙内,都在商议着变法之事?”

“不错,确有其事。”

张浚应声说道:“最主要关于赋税方面的,朝廷每年的税收都太少了,在没有什么天灾人祸的情况下,朝廷每年结余甚至都还不到一百万贯,若非海外有白银进账,我大宋根本就坑不起任何风险。”

“原来如此......”

赵鼎若有所思的说道:“自古以来,这变法之事就是一件极为困难之事,不知有多少能臣死在了这变法上面。”

但赵鼎也知道这是朝廷迫在眉睫的事情,在稍稍思索片刻后,便提出了他的建议。

“德远兄,我前段时间在临安一带处理事务的时候,便清楚明显的注意到。”

“如今这南方的各种货物买卖,正不断的朝着少数几家,规模超大的商号集中,他们几乎可以随意操控民间市场物价。”

“而他们每年所产生的买卖数额,至少都在数千万贯以上,可是所纳赋税却不足十之一二,或许可以从这里开始进行变法。”

张浚听到这里,自然也明白此事的严重性了,继而问道这些商家都是些什么人。

赵鼎微微摇了摇头,叹声说道:“德远兄,我建议你将此事直接上报给秦某,让他去处理此事为好,南方虽富,却富不在民咯......”

“告辞!”

片刻后,张浚在看着赵鼎一行人的身影,已经彻底消失后,才转身朝着城内走去。

刚才赵鼎的话是什么意思?

这事儿需要上报给秦某?

意思就是说,那些商号的背后,其实就站着秦某?

如此一来,这变法从一开始,就直接变到他秦某头上去了吗?

张浚不禁暗叹一口气,这变法果然就是千年之难题啊。

只是不知道秦某他到时会作何感想了。

秦某他会选择挖自己的脚跟吗?

自己的根都不挖,又何以挖别人的根呢,如此焉能服众。

难咯......难咯......

.......

.......

“赵鼎走了?”

“是的,丞相,今日一早就离开了。”

当日下午,张浚便来到相府,在厅堂内向丞相专门汇报此事。

而在此之前,张浚还找了一些相关卷宗与奏章来查阅,均是关于赵鼎在离开前对他说的那件事情。

此时坐在上位的司马懿对此也略感好奇,就这么个事儿随便派个人来汇报就是了,又何需他一平章事亲自来跑这一趟呢。

很显然,张浚对他另有话要说。

这事情嘛该说就说,就怕那些有事儿也不说的。

于是司马懿便看向张浚平声述说道:“想必德远你今日来此相府,不单单只是为了说赵鼎之事吧,又或者是赵鼎离开时给你说了些什么。”

“但也无妨,在本相面前,你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是,丞相。”

张浚先是拱手应道,继而脸色沉重的肃声说道:“我听说最近南方的有些商号,已经将买卖规模做到了极大的地步。”

“也就是随意操控物价的那种,俨然已经凌驾于官府之上,而当地官府也都不敢管,只能任由他们鱼肉百姓,随意制定货物价值。”

“我还发现,很多朝廷从他们这些商号中购买的东西,所花费的钱,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原本的价值,就连朝廷都如此,就更不用说那些百姓了。”

“丞相,这南方所制作的货物很多,且不说其他地方,就说我们脚下的开封城内,就有大量东西是从南方运送而来。”

“也就是说,南方货物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大宋各地货物的价值.......”

张浚一直在说着,司马懿则一直在静静听着。

“所以丞相,朝廷欲要改变税赋之法,或许可以从这上面开始逐步下手,有些制度需要从下至上的改变,但有些制度则是需要从上到下的改变。”

莫约一个多刻钟之后,张浚终于是说完了他想说的,而在此期间丞相也未说出一个字来打断他。

只是张浚有清楚看到,丞相的脸色正逐渐变得沉重。

看来所猜非虚,丞相他肯定已经意识了什么,也知道此事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只是不知道,丞相接下来会作何选择呢。

“德远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呐。”

片刻后,司马懿微微摇头应道。

司马懿都听明白了,而且是打一开始就听明白了。

说起来他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到王仲贵与吴近等人了。

这张浚所言之事,不就是这些人的事情吗。

而所说之问题,不也就是他们的问题吗。

司马懿不禁暗叹一口气,因为当初在政变前后那段时间里,这些人都给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若是当初没有他们的帮助,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切。

既然对他有功,自然应当厚报,所以后来也就对他们放纵了一些。

但是司马懿没有想到,他们这些家伙儿,竟然都已经做到了这种地步。

这算什么,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在挖我大宋的根基吗。

到底还是商贾之人呐,目光所及之地,实在是太短太近了。

司马懿转头看向身旁的张保,沉声问道:“王仲贵、吴近等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张保一听到老爷这严肃的声音,哪里敢有丝毫迟疑,连忙回答道:“回老爷的话,他们一直都待在南方,而大多时候都待在临安、建康一带。”

司马懿正声道:“立刻派人给他们传信,让他们立刻、马上启程来开封见本相。”

“是,老爷,只是.......”

虽然也不想问,但还是不得不问,“只是老爷,需要具体给那些人传信?”

司马懿在思索片刻后,平声说道:“张保,此事你亲自去跑一趟,将南方那些商号规模稍大的商贾,都统统请来,具体事宜你便宜行事皆可。”

“是,老爷。”

张保当即拱手应道:“小的这就下去安排。”

待张保离开后,司马懿又看向脸色稍有诧异的张浚说道:“德远,此事就按你说的办,我大宋税赋之变法,就要从这些商贾之人开始。”

“你现在回去,立刻安排制定一份详细的章程上来,另外再将何铸加上,要制定相关律法制度来约束这些商贾之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任由他们如此随意买卖。”

“是,丞相.......”

等张浚走出相府大门的时候,他才转头看向相府门上的那块牌匾,不禁长出一口气。

看来来之前的那些忧虑,全都是多余的。

并非是丞相想要包庇他们或是怎样,真是没来得及去关注这些事情。

不过说来也是,近来丞相的重心可是在外,哪里有闲工夫来关注这些事情呢。

但问题也不大,只要丞相不说包庇之事,那么处理这些商贾就变得很简单了。

紧接着,张浚的脸色也逐渐变得低沉起来。

这处理商贾容易,可是制定相关章程却是不容易,这里头涉及的东西也不是处理几个人那么简单。

而且丞相还说将何铸加上一起来,说是需要严明相关律法。

但其实这样的制度是一直有的,在王荆公当政时期,更是将这些东西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只是不知道怎么的,总是容易变得名存实亡。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