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和慈禧皇太后安葬后,过了百日,即到了宣统元年,李莲英前来拜见隆裕皇太后。
“皇太后好,奴才有句话想跟皇太后说说,不知道皇太后意下如何?奴才该说不该说?”李莲英看着隆裕皇太后,小心翼翼地问。
“李大总管,你有什么事,尽管说吧。本宫不会责怪你的。”隆裕皇太后和颜悦色地说。
“谢皇太后,奴才想,奴才跟随了老佛爷这么多年,现在她走了,而且已经过了百日,奴才再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了。请皇太后开恩,恩准奴才回家养老去吧。况且奴才也老了,活不了多少日子了,再也不想呆在宫里给皇太后添堵了。”李莲英声音悲凉地说。
隆裕皇太后听了李莲英的话,看着李莲英一脸落寞和哀伤的表情,不忍心拒绝他的请求。
她沉思了片刻说:“好吧,李大总管,谢谢你这些日子以来对本宫的鼎力相助,本宫在此谢谢你了。现在你既然提出出宫养老的要求,本宫也就不再为难你了,恩准你出宫养老。”
“谢皇太后恩准。”李莲英一听隆裕皇太后恩准了他的请求,心里非常激动,他跪下给隆裕皇太后磕头谢恩。
“李大总管,你为咱大清朝出力了,侍奉了老佛爷几十年,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让你就这样出宫去养老,本宫觉得有点对不起你,因此本宫决定赏赐你南花园作为养老的地方,你搬到那儿去养老吧。”隆裕皇太后说。
李莲英听后,感激涕零,热泪盈眶。
他不停地给隆裕皇太后磕头谢恩,“谢皇太后恩惠,奴才永世不忘皇太后的恩惠。”
“不用谢了,李大总管,跪安吧。”隆裕皇太后有点依依不舍地说。
李莲英站起来,又深深地给隆裕皇太后鞠了一躬。
随后,他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生活了五十三年的皇宫,准备移居到隆裕皇太后赏赐给他的南花园去养老。
说起这南花园,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乾隆五年修建的,是清朝宫廷奏乐演戏排练的地方。
后来经历朝修膳,院落整齐,地方宽阔,有房舍,园林,环境极其优雅,而且又无车马喧闹,不失为一处僻静的养老佳地。
隆裕皇太后赏赐给李莲英这南花园,可谓是皇恩浩荡,体恤老太监。
李莲英再想想和他在宫中同样辛苦了一辈子,侍奉了慈禧皇太后一辈子的崔玉贵,他就算够幸运和幸福的了,应该知足了。
李莲英变卖了原来的李府,率领全家人搬进了南花园。
这里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宛如世外桃源一般宁静祥和。
曾经权倾朝野、风光无限的大太监李莲英,如今已步入暮年,住在南花园这里,过起了无忧无虑,悠闲自得的养老生活。
李莲英虽然是个阉人,但命运似乎对他格外眷顾。由于他从四个兄弟那儿每人处过继了一个儿子,儿子一个个相继娶妻生子,使得原本冷清的李莲英家里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现在他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沉浸在令人羡慕不已的天伦之乐之中。
他含饴弄孙,尽享人间亲情温暖。儿孙满堂,承欢膝下,感受家族的繁荣昌盛。
这样的生活,对于历经沧桑的李莲英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满足。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南花园里时,李莲英便会悠然自得地起身,漫步于花园小径之间,欣赏着周围如画般的美景,呼吸着清新宜人的空气。
每逢佳节或闲暇时光,家中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孙子孙女们围绕在他身旁,嬉戏玩耍,尽情地展现着童真无邪。
而他则面带慈祥的笑容,耐心地倾听孩子们讲述那些天真烂漫的趣事,时不时地,他还会被孩子们逗得开怀大笑。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李莲英的麻烦事就来了。
一日,一位神秘访客出现在南花园外面。此人身着黑袍,面容隐藏在阴影之下。
李莲英心中一惊,隐隐感觉到来者不善。
来人自称知晓李莲英过去的许多事情,包括一些在宫中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莲英试图驱赶此人,却发现对方身手不凡。
“你到底想要干什么?”李莲英颤声问道。
那人冷笑一声,说:“我要你手中那本记录慈禧皇太后秘密的册子。”
原来李莲英曾经暗中记录过一些慈禧皇太后的宫廷秘事,以防日后有变,他好作为把柄,保护自己。
李莲英深知这本册子的重要性,一旦这本册子流出去,将会引起轩然大波,惹祸上身,他坚决不肯交出这本册子。
于是双方僵持不下,李莲英的家人纷纷围过来保护他。
就在这局势紧张之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官府的人过来巡逻至此。
黑袍人见状,只能恨恨离去。
经此一事,李莲英知道自己的安宁生活已经被打破,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守护住那份秘密。
自那日后,李莲英愈发警惕。他将那本册子藏在更为隐秘的地方,并且嘱咐家人时刻留意陌生人,不能随意让陌生人靠近南花园。
但是那黑袍人并未就此罢休,他暗中召集了一伙江湖人士,谋划夺取册子。
数日后,趁着夜色,黑袍人再次来袭。
这次他们人数众多,悄无声息地潜入到南花园。
李莲英的家人虽然奋力抵抗,但是却难以抵挡这群训练有素,武艺高强的人。
就在危机时刻,李莲英拿着册子站了出来,大声说道:“你们若再靠近一步,我就毁了它。这册子毁了,你们什么也得不到。”
黑袍人大惊失色,愣住了。他们怕李莲英真地把册子销毁掉,他们的目的就达不到了。他们立刻住手,停止了和家丁的战斗。
正在此时,附近的官兵听到了动静,赶来救援。
黑袍人见势不妙,带着手下匆忙逃窜而去。
经过这场风波,李莲英心力交瘁。他明白只要册子还在,危险就永远存在。
思量再三后,李莲英决定将册子中的关键部分销毁,只保留无关紧要的宫廷琐事。
处理完册子,李莲英感觉到轻松多了。
可是没过几天,朝廷派人前来,说是听闻李莲英这儿有关于慈禧皇太后秘事的册子,希望他上交朝廷,以正视听。
李莲英无奈,只好拿出那份销毁了重要内容的册子,交给朝廷。
朝廷官员查看完册子之后,虽然觉得册子内容有些简略,但是也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便只好就此作罢,不再追究。
李莲英以为此事终于了结。然而,不久后谣言四起,说李莲英篡改慈禧皇太后事迹。
这些谣言愈传愈烈,很快传遍大街小巷。
李莲英得知后,气得浑身发抖。
李莲英百口莫辩,只能闭门不出。
他本想不理会这些流言蜚语,可没想到,这些流言蜚语竟然传到了皇宫里。
隆裕皇太后听闻这件事后,大为震惊,她对李莲英产生了不满。
李莲英决定进宫面见隆裕皇太后,把此事解释清楚。
他拖着年迈的身体来到皇宫,见到隆裕皇太后,赶忙跪地陈情,表示自己绝无此意,只是为了防止心怀叵测之人利用册子里的秘密,兴风作浪,才做了删减。
隆裕皇太后听后,沉默良久,未置可否。
她深知李莲英在宫中多年,一直对慈禧皇太后忠心耿耿,恪尽职守,绝不会做出对不起慈禧皇太后的事。
因此,最后决定,由她亲自出面,为李莲英辟谣,并惩罚了传播谣言的始作俑者。
李莲英再次对隆裕皇后感恩戴德。回到南花园后,他彻底放下了过去的一切,不再担忧册子带来的麻烦,也不再纠结于外界的看法。
他只想安心度过余生,每天陪着子孙享受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