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觉得黄瓜味道不错,问了一句,这哪里来的黄瓜柿子,还说今个厨娘也用心了,做出了新菜。
姚氏笑了笑,然后解释了一句,说这黄瓜柿子是有人送月英的,然后这黄瓜柿子也是月英亲手做的,孝敬祖母的。筚趣阁
老太太眼神闪了闪,看了姚氏一眼,姚氏的意思她明白,想让她认可这个小孙媳。
要认可,也不是不行,你得有这个本事,这个小孙媳看着不错,不是那种跋扈的,没咋往自己跟前凑,但是从鱼丸汤到这次做的黄瓜柿子,这个小孙媳还真是用心了,并且小孙媳晚上并没有过来,没有邀功的意思,这让老太太心情不错,看来儿媳没看错,这个小孙媳确实有心了。
“月英呢?她咋没和你一起过来用饭?”
老太太明白儿媳妇的意思,但她并没有立马夸奖,而是问了一句,表示关心。
“娘,月娘还在厨房呢,她让人买了糯米,想给娘您蒸甜米饭吃,可这蒸甜米饭,米要提前泡,月英这会正泡米,弄配料呢。”
姚氏说起来眼角都是笑意,那杏儿蒸的甜米是真不错,她想月英要是能蒸出来,明个婆婆吃了,一定会满意。
“这孩子就是心实,也不差这一时半会的,咋就饭也不迟,你一会儿去可说说她,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老太太说了一句,又道:“不过月英可真是用心了,知道我胃口不好,成天想着给我弄吃的,这份心意难得。”
老太太夸了一句,众人也跟着点头,吩咐夸赞起吴月英来,孙香玲的脸色可就难看了,上次因为鱼丸,祖母已经夸过了,她丈夫告诉他,公爹也很满意,这让她心里非常不舒服,她嫁进来这么多年,吴月英一个新人,凭什么和她争宠!
她联合吴姨娘想给吴月英难堪,结果让婆婆来祖母这边一说,竟然给化解了,还让人觉得她不懂事,吴姨娘那边和公爹说,公爹还是吴姨娘不体恤人,说月英新媳妇刚进门,为了表孝心,累的不成样子,吴姨娘不心疼不说,一个姨娘还想使唤这个家正经的儿媳妇,像什么话。
她知道以后觉得吴姨娘是真不得宠了,这要是原来,吴姨娘说话可是很好使的。
她没收拾成吴月英,心里本来就不舒服,现在吴月英竟然又出风头,这让她怎么甘心。
“月英可真是有孝心,我这个做嫂嫂的都比不了她,我这成天看着兴哥,都没时间出府,听说今个娘您和月英出府了?不知道月英跟着谁学的新菜啊,这干净不干净啊?不会吃出什么问题吧?祖母年纪大了,可大意不得。”
孙香玲笑呵呵的说着,可这却是在上眼药,说她成天看孩子辛苦,不比姚氏和吴月英整日清闲,能跑出去玩,至于学菜,这菜万一要是把人吃出毛病,可就是大事了。
姚氏沉下了脸,这个孙香玲当面给她难堪,她本来不想计较的,但现在这个儿媳妇越发过分了。
老太太也看了孙香玲一眼,大孙媳妇想的什么,她清楚,说实话,她看不上这个大孙媳妇,心眼不太正,势力,眼界低,可她年纪大了,懒得计较那么多了。
“娘,我今个和月英去了村子,就是郑家在的那个村子,他家的闺女雪梅不是和杏儿要好吗,说起来也算知根知底的。”
“娘的身子重要,我们自然不敢去找那乱七八糟的人,这杏儿呢,我听雪梅那丫头说杏儿人不错,这月英的脸就是杏儿帮着调理好的,我这才让她进府,我观察了这么多日,觉得她还好,是个实在的丫头,不然我咋敢用她。”
“杏儿那丫头手巧,上次那个鱼丸就是她做的,她教的月英,这次她请我和月英过去,月英就想着看看杏儿会不会什么新菜,她学了,好做给祖母吃,我这才带她去的。”
姚氏替儿媳妇解释,不能让老太太认为她们没事总跑出去玩。
“哦,郑家那个村子的啊,那个丫头叫什么?杏儿是吧,听你这一说,手挺巧,月英要是想跟着她学,就学吧,只是别太辛苦了。”
老太太顺着说了一嘴,只要做的好吃,跟着谁学有什么关系,那个郑家的村子她是知道的,刘氏和郑雪梅母女她看不上眼,至于这个杏儿如何,她也没啥兴趣,又不是她的晚辈。
“娘这一说,我想起来了,上次安祖要做什么菜,就是去杏儿家吃了一顿饭吧?我可听说那个杏儿长的可是水灵,我是怕别到时候没学出什么,却弄了个新人进府,娘,您可得小心,别到时候落了弟妹的埋怨。”
孙香玲说完捂着嘴笑,她觉得她婆婆和吴月英真是天真,竟然跟着杏儿学,还天天让人进府,那杏儿打是什么主意,别人不知道,她能不知道?到时候有她们哭的。
老太太看了姚氏一眼,姚氏自己是吃过苦的,难道这么没眼力,不怕儿媳妇吃苦?
“杏儿那丫头是水灵,说实话,我这还真没见过有那个丫头比她水灵,比她俊的,不过那丫头小户出身,没啥大想法,她说她绝不做妾,就想嫁个老实的男人为妻。我就是看这丫头虽是小户出身,可也算有志气,所以才让她进府,不然啥样的东西都进府,这安府成什么了。”
姚氏淡淡的说着,这话等于打了吴姨娘的脸,杏儿是好看,可人家不做妾,不像吴姨娘。
老太太听了以后点头,只要不是乱七八糟的就行。
“娘,您可不能被有些人蒙蔽了,嘴上说的好听,其实啊,一肚子肠子。”
孙香玲说完看姚氏和老太太都不接她的茬,她眼珠一转,又道:“那杏儿会做菜,祖母想吃的话,其实不用那么麻烦,还让弟妹去学,那么辛苦做什么,弟妹那么娇贵的人伤了手可就不好了,把那杏儿找进府内,做厨娘就是了,说不定将来她就是府内的人,以后谁想吃什么,说一声就是了,多简单。”
孙香玲说这话就是想恶心姚氏和吴月英。
老太太没吭声。
“杏儿也是清白人家的丫头,家里日子过得去,不能你说让她进府,人家就进府吧,人家不愿意,咱们强。逼。人家,那咱们安家成什么人家了,名声还要不要了。”
姚氏看了孙香玲一眼,这个儿媳妇可真是讨厌。
孙香玲还想说什么,那边老太太把筷子放下了,孙香玲住了嘴,这个家她不能得罪老太太,别看老太太不咋管事,可老太太说了什么,谁也不能反驳。
“行了,时候不早,你们也都累了,早点回去吧。”
老太太发了话,姚氏等人告退了。
姚氏出了老夫人的院子,她的儿媳妇孙香玲也出来了,姚氏看着孙香玲,她有些没想到今天孙香玲能当着她明目张胆的说那些话。
“娘,您快去和弟妹说说让她别忙活了,要是累坏了,娘您可得心疼。”
孙香玲说完捂嘴笑了笑,拉着她儿子兴哥儿,又道:“娘,我先回院子了,相公他应该已经回屋了,让他等久了,我怕娘说我没尽到做媳妇的本分。”
孙香玲说完冲姚氏行了一礼,都没让儿子给姚氏行礼,就领着人走了。
孙香玲觉得反正她和婆婆已经这样了,那她就没必要做什么表面的功夫,反正祖母那边向着她,今天她这样说,祖母也没说她什么,毕竟她给安家生了嫡重孙,她能在安家站住脚,她婆婆不能对她如何。
姚氏一声没吭,但她的眼神有些寒,这些年她和儿媳妇不对付,但是她没和孙香玲一般见识,觉得孙香玲只要大面过的去,把儿子和孙子照顾好,就算了,可今天姚氏觉得孙香玲太嚣张了,完全不把自己这个婆婆放在眼内,并且挑事,这让姚氏有些不愿意忍了。
姚氏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婆婆的院子,她明白婆婆的意思,不愿意管太多,这个家对于婆婆来说,都是亲人,她难得糊涂。
可孙香玲这样,她怎么忍这口气,姚氏转身离开,等那个麻将到了再说,到时候她和月英是必须学会的,再教府内的小姐,教会以后让月英陪着玩,大儿媳妇她不会去教,那大儿媳妇就闲了下来,看她怎么去折腾她!
但这前提是那个叫麻将的得好玩才行,希望杏儿别让她失望。
姚氏离开了。
杏儿这边并不知道安府发生的一切,就算知道杏儿也不会如何,她该做的都做了,再深参合就不好了。
杏儿看了一会儿麻将,她出了屋子,到院子里,看到刘长生正劈柴了,这刘长生真是一刻也闲不住,杏儿笑了笑,喊了一声刘长生,两个人出门去了鬼王林。
“谢谢。”
刘长生摘了一根黄瓜,擦干净递给了杏儿。
“谢啥,长生哥你跟我还客气啊,大娘生日,咱们给大娘过个生日热闹一下不是应该的啊。”
杏儿知道刘长生在说什么,不过她觉得真不用,她是真心希望身边的人能开心。
刘长生笑了笑,这世上哪儿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事啊,他喜欢杏儿,他愿意为杏儿做事,愿意为杏儿付出,可杏儿却不一定要回报她,从平时和杏儿的聊天中,杏儿说过她那个时代,女子还是很吃香的,男女可以自有恋爱,结婚的话,男方一般要买房,买车,给彩礼,娶个媳妇挺不容易的。
这边虽然也这样,但是杏儿说那边,女子更自由吧,有很多男子可以追求一个女子,给喜欢的女孩买各种礼物,讨好女孩,女孩还不一定喜欢他。
有的男子把自己的女神高高供起,为女神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得到女神两句好话,就高兴的起飞,就算女神对他不好,也可以无条件的付出。
这样的事在他们这边几乎不可能发生,一个女孩就算再好看,也不可能同时和几个男子交好,不可能和几个男子谈婚论嫁,那会被人骂死。
杏儿说那边这样的女孩不少,当然也有那种一心一意的女孩,他觉得杏儿就是那种一心一意的女孩。
从开始杏儿就和他说过,她把他当成大哥,感情也是那种对亲人的感情,并不是男女之爱。
他清楚杏儿的心思,但他并未放弃,他期望日久生情,最后杏儿可以嫁给他,当然,若是杏儿最后没嫁给他,而是有了真正的爱人,那他也不会为难杏儿,他会把杏儿当妹子对待。
杏儿看着刘长生的笑容,她恍惚了一下,不知道为啥从刘长生出远门回来,她觉得她对刘长生的感情有些变化,但也不是那种男女之爱,却比原来多了一些不一样,杏儿有些说不清楚自己这不一样到底是什么。
“我已经和盖房的人说好了,就是上次给你家盖后院的那些人,他们再多找了几个,先给我家盖,然后再盖你家,最后盖薛婶子家。”
刘长生和杏儿说着。
“中啊。”
杏儿点头,这若是一般人,肯定会觉得刘长生这样安排不妥,凭啥你家先盖啊,莪家最大,应该先盖我家,然后再盖你们两家。
可杏儿知道刘长生这样安排绝不是自私,而是无私,上次给自己家盖房的那些人杏儿知道,他们没干过太大的活,盖房的技术不是那么纯熟,刘长生先盖自己家,那那些人会多一些经验,再盖杏儿家的时候就能更好一些。
那为啥不找盖房纯熟的呢?
刘长生还真找了,只不过那领头人接了好几个活,实在是抽不出空,那个人又给刘长生介绍了一个,刘长生去了一问,那个人手下人也不算多,盖房也一般,就这还得等俩月后才有空,并且要的价可不便宜,这是觉得他是冤大头,想坑他呢。
刘长生自然不干,他也去镇子上打听了,镇子上的工钱更高,还得包吃住,更不划算,最后刘长生定了他熟悉的人。
上次给杏儿家盖后院的村里人,以前跟着别人干过,但没有干过大活计,不过这些人肯干,人实在,你说什么,他能听进去,也能改,关键是工钱低,所以最后刘长生还是选了他们。
他们都很高兴,说肯定好好干,一定让刘长生满意,刘长生就决定先盖自己家,等这些人更熟练了,再盖杏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