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回到北方,刘承宗旳枕边读物换了新书,《资治通鉴》看完了,《远西奇器图说》也被翻得起了毛边,如今拿在手边的一套《太祖宝训》,是从韩王府弄来的藏书。

其实就是本朱元璋语录。

读资治通鉴,刘承宗能以后来人的高视角去观看学习,没什么感同身受,然而翻看太祖宝训,却处处感慨。

俱尔湾很快迎来第一场雪,今年依然很冷,但却没有下得那么大,气温也没有那么寒冷彻骨。

刘承宗觉得这和俱尔湾添了许多人气有关,元帅府在新城外规划了三纵三横六条街道、十六个坊市、四家粥厂,用以安置从海上迁来的上万百姓。

让刘承宗感到郁闷的是,他们的培养体系似乎总是滞后,俱尔湾的书院好不容易教出四百多个懂汉番言语的学子,突然间蒙古言语又成了元帅府最大的语言人才缺口。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好在蒙古言语在元帅府的军队里不算绝学,很多在役军官多少都会点,尤其是他的护兵队,除了樊三郎,人人都对这项技艺有所掌握。

这对刘承宗来说,也不能完全说是好事,护兵都是等待升迁的低级军官,只是因他们没有建立完善的战时晋身机制,才调入护兵队。

这些人都掌握蒙古言语,意味着即使到如今,军中升迁依然以边军为主,农民军出身的将领、士兵很难在军功竞争中取得优势。

甚至很可能这个人在加入刘承宗时是农民军,但在成为农民军以前是边军。

这就像幸存者偏差,农民军中脱颖而出的将校、士兵,往往极为好学,又因好学被委以军事之外的工作。

比如上天猴,上天猴刘九思如今就没有作为带兵将官,反而因其学了西番言语、又懂得军事,被父亲刘向禹派遣到日月山配合番酋贡布多吉掌管七部, 成了元帅府驻日月山练兵官。

但这并不意味着最早合营的上天猴被边缘化, 恰恰相反, 日月山对元帅府至关重要,因为那里是西宁府唯一一座已经开发、且在他们掌控之中的铁山、煤山所在。

西宁府的铁矿主要来源有三。

一为西宁卫的北山铁厂出产,原隶朝廷、后改民营, 有高炉两座,炉官、铁师、学徒、选矿工、铁匠、石匠、木匠、运铁工、采柴工、烧炭工、风箱工等工匠七十余人, 每月出铁四次、一年开炼五个月, 年产生熟铁三万斤。

二由采购毛皮的商贾自临洮、巩昌、汉中等地运来, 单次数目不拘多寡,去年运了两万多斤, 不过今年这条路已经断了。

第三就是日月山的新建矿厂,不过当地至今也没修起高炉,自上天猴刘九思到任, 一直是雇工采挖, 运入西宁煎炼, 而且雇工数目很少, 一年仅采矿万余斤。

刘承宗听说这种情况,不禁在心里算了笔账, 从日月山铁厂到俱尔湾仅有三十余里,但是从那采矿运到北山铁厂,再运回来, 往返却要三百里路。

且不说北山铁厂本身的产能就接近饱和,即使不饱和, 单单雇工脚钱就会给百斤熟铁增加五钱银的成本。

“这不是胡闹吗?买上百斤熟铁才二两银子,光雇工的工食就多出五钱, 再算上采铁、炼铁的花费损耗,自产千斤花费顶买两千斤。”

元帅府的前厅里, 刘承宗坐在上首拍手问道:“怎么回事?”

在产地造条铁可不是刘承宗的聪明才智,任何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朝廷所有铁厂都直接建在铁山旁边,怎么到了他们元帅府,就没了这份智慧呢?

“修不起,也没人。”

刘九思摇头道:“番民不应雇矿工,修一座炼铁高炉和化铁炉要配套的工匠作坊, 跟太爷谈过此事,成本高出产少,不如等你回来尽收河湟,把耗费填入北山铁厂扩建。”

刘承宗摇头道:“俱尔湾比其他地方都合适, 我们要用的不单单是西宁的铁,这里还方便环湖地带的铁、铜,我们在北边有铜山,海北祁连山的铜山铁山更多,就在这个地方合适……需要多少钱财人力,你有没有预算?”

其实说白了,刘承宗中意这里,并非仅仅关系到炼铁采矿,更深层原因是不愿放弃外扩的机会。

这里有元帅府最大的兵工厂,则会在这周边驻军、形成大集镇,进一步完全掌控青海湖,有了西扩的可能。

如果这里没有,他们来了又走,此消彼长的兴修水利开垦田地也都会随时间慢慢放弃。

在汉番蒙杂居的地方,军队,是鼓励百姓定居开垦的必要条件;而整个河湟谷地相对充足的水源灌溉条件, 也能在天降大旱的极端环境为他们留下一丝求生机会。

只是一丝。

即使在这里,想到陕北的龟裂土地, 刘承宗依然提心吊胆。

刘九思听见刘承宗的支持,长出口气道:“我问过师大匠, 需窑厂一座, 三座化铁炉、一座炼焦炉、一座大鉴炉,最多要民夫六百、军夫四百、工匠一百五十户、轮班学徒七百,要建起铁厂需要白银八千九百二十四两,此后每年依工匠学徒多寡,需最多工食口粮一万八千石。”

刘承宗缓缓点头,规模超出了他的预计,但花费在他预料之中,他问道:“能产多少铁?”

上天猴摇摇头道:“数目尚不可定,只知山中藏铁甚巨,铁苗周遭三十余里俱埋铁矿,如工匠充足,来年多加查验,才能得知数目。”

说罢,他轻松道:“若仅以炉计算,年产生铁四万五千斤、熟铁八万斤,不够的话还能造更多大炉。”

刘承宗摇头道:“可以先这么修起铁厂,但不够怕是也造不了新炉了。”

成本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况且开矿之事,需要考虑的绝非仅仅成本。

终明一朝,各种起义层出不穷,矿徒是其中的主力军。

并不是挖矿的老百姓喜欢造反,而是在这个时代私自挖矿的百姓,大概率都犯法。

而开矿又有兵器之便,很容易演变为聚众造反。

历朝历代,盐铁金银铜等矿产在多半时间都为朝廷所禁,不准百姓私自采挖,私挖的就叫矿徒,就好像有官盐,贩私盐的就叫盐徒一样。

刘承宗最近再看朱元璋语录,上面就提到过朱元璋对开银矿的看法。

早在洪武二十年,就有府军前卫老校官丁成对朱元璋说,河南陕州有银矿,元朝经常开采,如今已经废弃,可以开采以资国用。

而朱元璋说君子好义,小人好利,好义者以利民为心,好利者以戕民为务。

他知道从前江西丰城在元代时开矿,官府定额开采,后来却使一州百姓深受其害的事。

因为土地所产有限,上层矿产容易采掘,可百姓每年交多少税却有定额,等易开采的被采完,地方官贪功而不为百姓上书,这部分税就要从其他地方补全,以至敲骨吸髓,朝廷就算有恤民之心,也没办法知道。

所以要引以为戒,凡言利之人,皆戕民之贼也。

有这个指导思想,明朝自太祖皇帝起,其后皇帝对开矿这件事都非常谨慎,认为给官府带来的利益不大,而对百姓的损害又非常多,所以不能开。

不过朝中也一直有反对者,每代都有主张开矿的官员,各地也一直有私自采矿的现象,通常主体为卫所军官控制囚犯、蛮人开矿,渐渐演变为叛军。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万历朝,开了矿税矿监,从万历二十四年到三十二年间,花了八年时间,费了十几万两成本,征了十一万两进内库,乱了全国。

刘承宗对开矿很上心,本质上是个‘元人不暇自哀,而朱元璋哀之;朱元璋哀之后人不鉴之,亦使刘承宗复哀朱元璋后人也’的故事。

矿产似乎是个百分百盈利的事业,但其实并非如此。

即使在他记忆里那个时代,道路、运输、开采都非常发达,开矿仍有可能赔本,更不必说他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相对低下,哪怕简单从刘九思的预算来看,这座日月山铁厂,也是实打实的赔本买卖。

生铁熟铁十二万斤,市价不过四千两上下,需要花费的成本却远超这个数目。

但矿产成本又不能这么简单的计算,尤其涉及军事,如果在俱尔湾建起兵工厂,形成配套产业,原材料的价值就能大大提高。

就不说贩卖抬枪重炮,当然如果他愿意,一门铸铁炮有多重就卖多少两,想必瓦剌的蒙古台吉们都会很愿意过来采购。

哪怕只是做成大铁锅,照样能卖出天价。

不过再扩大生产这件事上,刘承宗确实考虑的是成本问题。

他问道:“日月山七部的百姓,能否招募他们为民夫学徒?”

上天猴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可能,他们信山神,尤其反对采矿,别说是让他们挖,就算我们的人去挖,都有遭受袭击的,贡布多吉都管不住,这不是钱粮能解决的事。”

刘承宗皱起眉头:“他们敢袭击我的兵?”

刘九思眼看他发火,连忙摇头:“不是聚众袭击,没受贡布多吉指使,只是百姓个人觉得不能开矿,偷偷在山林射箭,先后死过一个匠人、四个南番俘虏。”

说罢,刘九思解释道:“每次一出事,贡布多吉就在七部搜查,凶手都会自己去西宁衙门领死……太爷不愿把事闹得太僵,只让贡布多吉约束诸部,驱逐了僧人,定下我们采矿、七部不准作乱的规矩。”

“什么叫闹得太僵,人都死了,还不僵吗?”刘承宗听说父亲驱逐僧人,紧皱的眉头才松开,道:“他们不采矿,不采矿以前番部是怎么帮朝廷跟海寇打仗的,兵器从哪来,你要说这背后没和尚蛊惑我都不信,在南边这种事我见多了。”

他摆手道:“僧人和巫师告诉百姓敬重山神,谁都不准采矿,自己让奴隶和小和尚封了山挖金子。”

这是上层利益与底层观念的结合。

刘九思没经历南征战争,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面上带有困惑,还摆手解释道:“大帅,我不知道南边是咋回事,但这边还真不是,他们以前那些铁,是从铁帽捡来的,我们是沿着铁帽把山挖开,确实不一样。”

铁帽就是铁山上突出地面的部分,这是最简单的探矿方法。

早在战国时期,管子就总结出山上有赭,其下有铁;山上有铅,其下有银;山上有丹沙,其下有柱金;山有慈石,其下有铜金的规律。

“我不管那些,已经编户齐民,还闹出这样的事,如果是在南边出这样的事,他们的脑袋能肥地,但贡布多吉是第一个归附我的首领,我可以不做追究。”

刘承宗话才刚说完,没等刘九思脸上的笑容露出半截,就听他接着道:“他们既然是被海寇赶到日月山上,如今拉尊已走、海寇已除,回家吧。”

刘承宗起身吩咐护兵寻来舆图,在地图上找了个地方,对刘九思道:“告诉贡布多吉,让他率部众下山回到祖祖辈辈生活的倒淌河,以后归海西县管,我把倒淌河南岸山脚的草原给他们,那水草繁茂,足够他们生活了。”

“这……大帅。”刘九思脸上的笑容僵住,他提醒道:“他们在日月山开垦了两万余亩山脑田地,就这么让他们下山?”

“两万多亩,不是一万四千亩么?”

刘承宗记得这事呢:“他们祖祖辈辈都在倒淌河居住,跑到日月山拜哪门子山神,我不因为这事迁怒部众就不错了,让他们到南边牧马放羊,那边也有蒙古人开垦的土地,不比山上的地少。”

反正还没到来年下种的时候,刘承宗摆摆手道:“你回去算上这两万亩地的产粮,招募多少民夫农忙开垦、农闲帮工,重新拿一份铁厂预算过来,顺便……招募匠人给我到山上造一尊巨石像。”

刘承宗说罢,嗤笑一声:“那是奶奶的山,青海湖都是文成公主扔下的日月宝镜,就算有山神也是文成公主,大唐的公主奶奶怎么会不让我采矿!”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豪婿韩三千赵旭李晴晴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全集免费叶君临李子染全文免费阅读怪医圣手叶皓轩都市之最强狂兵完整版校花的贴身高手暴力丹尊我在霸总文里直播普法叶辰萧初然最新章节更新珠光宝器乔梁叶心仪荒野求生之我的运气有亿点好权欲场重生八零甜蜜军婚都市医道高手花一元返一万,神豪生活快哉快哉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神级龙卫)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异能之保护非遗修仙新闻血妖姬不灭战神镇国战神叶君临李子染豪婿战神叶君临李子染免费卫我河山那是科研大佬,你管他叫无能赘婿特战医王80年代剽悍土着女娱乐:摆烂的我要发力了!我家有绝世女战神商界大佬想追我空降萌宝:总裁老公住隔壁战神归来叶君临假千金疯狂作死后渣哥们人设全崩了都市之最强狂兵完整版最新章官缘从挂职干部开始到高位最强狂兵陈六何沈轻舞皇后是朕的黑月光都市仙尊洛尘叶辰夏若雪孙怡最新章节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能与动物交流助他成为特种兵王双修:欲满大道修炼界追美高手大戏骨霸天龙帝沈浪叶辰夏若雪是哪部小说的男主角官场先锋
随梦书屋搜藏榜:带着包子去捉鬼从陵墓中苏醒的强者大小姐偷偷给我生个娃独宠名门前妻女配升级攻略:医蛊王妃农家丑妻宋不凡的超级系统怕什么,我有无敌空间洛少霸道:娇妻哪里逃被渣后她嫁给了九千岁兵之王者契约农妃的马甲又被扒了什么流量艺人,我是实力派山村野花开神说你要对女人负责极品龙婿终极一班:重生成雷克斯重生之丁二狗的别样生活异界之学徒巫妖和步行骑士过气歌手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巨星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重生之人渣反派自救系统高山果园炼狱孤行者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陌上花开我要当影后保护校花半世浮生半世殇重生八零我每天靠败家躺赢敢霸凌我妹妹:那就杀个痛快!闹婚之宠妻如命极品警察穿越之黎明的秦重生之低调富翁他似春火燎原娱乐:表白失败后,拒绝当舔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转职人皇,技能变态点很合理吧穿成癌症老头,还好我有遗愿清单前妻好可口:首席,别闹男神娇宠之医妻通灵民国,我在淞沪打造特战旅弃妃无双[综+剑三]明眸善媚都市妖孽狂兵灵启都市纪元:佣兵的平凡幻变灵气复苏:我走向无敌路他今夜又来撒野了这只皇帝会读心穿书后我渣了偏执大佬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撕婚书时你心高气傲,我成神医你哭什么疯了吧?谁家明星塌房中科院来捞?我就是个小反派,女主女配全来了女儿,你妈不在咱爷俩甜蜜双排吧重生:我靠一张奇葩彩票逆转未来被退婚后才知我是活阎罗?全族下跪求我原谅负翁崛起:我的负债成神之路班花谈不上,那我就和校花谈恋爱全球警告,杀神下山了百倍返还:从直播间开始逆袭封神!我们还在上班,你跑去剑斩航母四合院:家人太凶悍众禽想搬家我用玄幻世界的产物暴打高武让你摆地摊,没让你城管局门口摆天仙拿走了大佬的系统盖世神医被车撞后,我觉醒了透视赌石异能极品透视之流氓天眼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重回59:整个长白山都是我的打猎场竹马抵不过天降?他出国后,双青梅哭红眼出狱当天,血洗未婚妻婚礼四合院从55年开始入狱三年后,前妻跪求我原谅下山第一天,被白富美老婆逮捕了全民:傀儡师弱?我控制sss级绝美校花预支百万年功力,休学的我终成武神!重生80:我带着狼崽子寻猎大山娱乐:大明厂公的我,成了影帝强龙崛起,你们哭什么?神医下山,我有五个绝美师父她靠我的体温戒断抑郁洞房花烛夜妻子要去陪初恋男友抗战:穿越淞沪军阀崛起我和女书记醉酒后,从此平步青云恋综:只想做军师的我被姐姐倒追穿越60年代,我有九层宝塔空间绝世战龙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偶像练习生:从大佬到全民偶像神豪,开局拿下极品辣妹!重生从黄埔开始超能纪元:我能沟通万物系统内卷,我靠杀猪斩神明!高冷校花学姐,最终成了甜妹老婆说好只是假情侣,警花你怎么来真的?乡野神医好逍遥重生娶了清纯初恋后,再度发家致富!我做的电子女友太逼真,玩家氪疯下山被未婚妻背刺,我成神医后她又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