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间。

不会因为任何事、任何人而停止不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

崇祯十四年。

二月二十四日。

辽东大地。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蓟辽总督洪承畴会八镇总兵,十三万兵马于宁远。

八镇总兵分别为:

援剿总兵曹文诏,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马科、密云总兵唐通。

辽东总兵刘肇基、东协总兵白广恩,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姜镶。

与原本的历史上出现偏差的是东协总兵、援剿总兵、大同总兵的职位。

历史上,东协总兵是曹变蛟,援剿总兵则应该是白广恩。

但是因为陈望的干扰,曹文诏并没有死在湫头镇之战。

在戊寅之变之后,曹文诏向着杨嗣昌推荐了陈望和曹变蛟南下剿匪。

所以曹变蛟并没有成为东协的总兵,而是在南方追击张献忠。

曹文诏的加入,改变了八镇总兵的割据。

曹文诏原先就是援剿总兵官,白广恩自然是不可能取代曹文诏的地位。

因此白广恩也就成为了东协的总兵官。

而原本应是大同总兵的王朴。

在此前围剿李自成的成、阶之战中,被李自成击败。

使得李自成再越关山进入川北冲出重围,将追剿的明军就此远远的摔在了身后。

洪承畴大怒之下,直接夺了王朴的官职,将其一撸到底。

这位导致明军在松锦从撤退演变为溃败的无能之辈,并没有机会出现在松锦。

现在替代他的,是出身北地将门的姜镶。

二月二十七日。

洪承畴令。

仍以吴三桂、刘肇基官兵驻于松山、杏山之内。

以其所部官兵一万五千四百出镇于前屯卫、中后所之间。

以驻防蓟州官兵一万六干仍分布于中协四路、东协建昌、冷口、两协墙路之界。

以山海关、永平抚臣朱国栋驻山海关。

以山海关总兵马科出中后所、前屯卫。

以援剿援剿总兵曹文诏,密云总兵唐通、辽东总兵王廷臣、三镇合兵,驰援松、杏。

东协总兵白广恩,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姜镶,留守宁远,以为后援。

至此。

决定着明清两国国运的松锦之战。

就此拉开了序幕。

……

武平卫城,东城城墙之上。

陈望内穿罩甲,外着红袍,头戴毡帽,行走在城墙的马道之上。

身侧,陈功、赵怀良两人俱是罩袍束带,按刀而行。

身后,一众甲兵皆是佩刀执枪,亦步亦趋。

武平城外。

三月本是春暖花开时。

但是放眼望去,入目之处仍旧是一片萧瑟。

层层的营帐遮蔽了视野,林立的旌旗挡住了眼界。

“辽东塘报,三月三日,前锋移军至松山城附近的石门,与围城的清兵遭遇。”

“清兵事先伏击,宁远总兵吴三桂陷入重围,诸镇闻声而援救,自午时血战至黄昏日落之时。”

陈功跟随在陈望的身侧,向着陈望禀报着不久前传来的消息。

“战局僵持,清兵欲退,援剿总兵曹文诏领甲骑千余,突入清兵阵中,阵斩清军正蓝旗佐领一名,夺其将旗。”

“清兵大溃,往北败逃,战后共得首级二百六十七级,杀伤无算!”

陈功紧握着拳头,他的双目赤红,涨红了脸。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广宁之败,尽失辽西,他们只能背井离乡。

自建奴崛起以来,罕有捷报通传,而今再传捷报如何不让人心神激荡。

“宁远兵伤亡千余,其余诸镇伤亡也有千余人。”

陈望凝视着手中的塘报,上面清楚的记载着战斗的经过。

战后获取的首级有将近三百级,这无疑是一场真正意义的大捷。

清军这一战的伤亡,绝对在千人之上。

战斗的经过,自然是经过了一定的粉饰,但是关键的信息却很难隐瞒。

这样规模的大战,经历重重人手,要想尽数隐瞒并不现实。

首级的数量绝无造假,这是万分确定的,而且一般明军真正斩获的首级比起塘报上报的要更多。

原因很简单,首级论报都是实打实的功绩或是白银。

一颗真夷的头颅便是五十两白银,这还是直接报给朝廷的价格。

若是私底下的买卖,各镇的将官可是愿意花费不菲的代价。

往昔还在辽东的时候,陈望就卖过几颗首级,因此得来了不少的银钱。

陈望记得,在松锦的初期,在松山的外围确实爆发过一场激战。

锦州有警,洪承畴命吴三桂与刘肇基两人领兵赴松山为声援。

吴三桂进兵至松山与杏山之间时,与大股清军遭遇,陷入重围。

最后是刘肇基领兵拼死相救,损失士卒多达千人,才将其救出。

清军眼见未能歼灭吴三桂所部,随后便撤离了区域,重新收缩防线。

但是眼下的情形,却是和历史上发生了极大的出入。

这一次的交锋,竟然是以明军的大胜作为收尾。

陈望眉头微蹙,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这一次松锦之战的结局开始有些扑朔迷离。

九边明军的战力其实不差,只是长期处于武备、缺饷缺乏的情况。

若是将校敢战,督抚坚决,也敢与建奴一较高低。

这一点,在历史上的遵永之战,还有贾庄之战,以及松锦之时体现了出来。

松锦前期,洪承畴率六万援军至松山,清军由济尔哈朗统领迎战明军于松山西北。

但最终的结果是,清军战败,两红旗、镶蓝旗三旗驻营之地甚至为明军所夺。

松锦的前哨战,乳峰山之战。

清军排下重兵固守乳峰山,明军仰面攻山。

初战清兵失利,几至溃败。

而后数战,也都以清兵失败告终。

这样的情况,直至八月,黄台吉带病一路从沈阳急援锦州,接过了指挥权之后。

松锦的情况才发生逆转。

《左传》有一篇故事,名为曹刿论战。

其中有一句话,说明了战争之中很重要的一点。

夫战,勇气也。

明军之所以屡屡败于清军之手,原因有很多。

但是一直以来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缺乏对抗清军的勇气。

自建奴崛起以来,后金立国,再到改为清国。

大规模的交锋之中,明军几乎从未取胜。

全辽几乎处于尽丧的状态。

建奴数次入关,遍揉京畿,大肆掠夺。

甚至传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流言。

这一传闻,更是加剧了军中和民间的恐慌。

在地方上,女真兵被形容的青面獠牙,力大无穷,更贴近于妖怪,而不是人类。

很多时候,诸镇之兵未战之前,便已经先胆怯了三分。

所以当真的与清军遭遇之后,士气很多时候直接便跌入了谷底。

而清军因为一直以来的交锋都处于上风,在面对着明军之时心理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哪怕以寡击众,也同样不坠士气。

此消彼长之下,明军又受多重的掣肘,为武备军饷所累,自然是败多胜少。

正因败多胜少,又得以不断的加深这样的印象,以致于境地每况愈下。

但是现在。

情况,已经和历史上截然不同。

“把这些时日……”

陈望沉吟了片刻,向着陈功吩咐道。

“不。”

“把从去年年初开始到今日,所有关于辽东的塘报都拿过来。”

身侧的亲从虽然不明所以,但是还是遵命而行。

武平卫城的规模并不大,快马加鞭之下,不到半刻钟的时间,一叠颇为厚重的塘报便已经呈递到了陈望的手中。

“大哥,有什么问题吗?”

在陈望仔细的审视着送来的塘报之时,陈功凑上前来,低声询问道。

“辽东的情况有些不对。”

“情况不对?”

陈望点了点头,排出一封塘报。

“你看这封塘报。”

陈功皱眉审视,眉头皱了又舒,舒了又皱。

“这……有什么问题?”

“你回想一下这些年以来的塘报,再看看这几份塘报。”

陈望解释,而是又递过去了几封塘报。

“这……好像都和以前……”

陈功接过塘报,扫视着上面的内容。

起初他还有些疑惑,但是很快疑惑变成了严肃。

“确实不对……”

“九边诸镇主动出击的次数比原先频繁的多,而且,斩获的首级也多了,最重要的,是提了很多次各镇兵马相互援护。”

“而且,交锋的时间也比往年的塘报多了不少。”

陈功的进步,陈望自然都是看在眼里。

曾经的陈功可是看不出来这些细节,或则是说,原来的陈功连塘报都是懒得看的。

如今的陈功,无论是战略的眼光,还是战术的运用,还是对于麾下兵将的管控都已经越发的成熟,开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统帅。

随着麾下军队的规模不断的壮大,势力不断的增长。

人才,已经逐渐成为了掣肘如今陈望麾下势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错。”

陈望放下了手中的塘报。

青山关一战,造成的影响,远比他所想的还要重大。

“大壮中国之声威,一扫数十年来辽左败局之萎靡……”

陈望望向北方,虽然远隔万里之地。

但是却也能从手中的这些塘报之中感受到其中的壮怀激烈。

松锦之战,陈望本以为是结果已经注定。

“当真是……一扫十数年来辽左败局之萎靡啊……”

这一句话,并非只是一句空话。

从眼下的局面看来,若是堂堂阵阵之战。

以眼下九边明军的士气与军心来看。

最终到底是鹿死谁手,还真犹未可知。

只是……

“河北的疫情,现在有什么消息吗?”

陈望沉吟了片刻,询问道。

“情况很差。”

陈功神情严肃,摇了摇头,叹息道。

“大名府送奏京师报,‘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

“有大臣报:‘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

“北直隶大名、顺德、真定三府疫疾大起,朝发夕死,百姓惊逃,城池空荡,皆往乡野避难。”

“山东东昌府等地也有疫病发生,河南彰德、卫辉两府与其接壤之地,已见染病之人,各城已经宣布戒严。”

陈望眉头紧蹙。

在松锦之战的中后期,崇祯一再催战,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当时国内的极为不稳定的局势。

南国叛军横行,北地疫病横行,粮草不足,军饷短缺,偌大的帝国处于风云飘零之中。

这一场起于崇祯十三的瘟疫,在十四年爆发,十六年达到顶峰。

这一场瘟疫,是为鼠疫。

为明帝国的覆灭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间接造成了北京的沦陷与明朝的灭亡,

李自成在击败了孙传庭后,一路北上,几乎没有遇到多少像样的抵抗。

很大的原因,正是因为横行的鼠疫,重创了北直隶以及沿边的各处军镇。

《明季北略》记载沿街小户,收掩十之五六,街坊间的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二十余万也。”

“此番疫病来势汹汹,已经开始蔓延。”

陈望沉吟了良久,下令道。

“稍后回营,让军中文吏修书一封,说明利害传回开封,向高巡抚禀明此事之重要。”

调兵遣将虽然是陈望说的算,但是也还是需要一定的理由。

“防治瘟疫,当以隔绝为先,若是需调营兵戒严,各地卫军营兵片刻便可获取万人,沿河为线,设关建卡,防止疫区之人南下,便可隔绝瘟疫。”

防治疫病,这是属于民生的范畴,如今主政河南的仍然是高名衡,自然是要征求高名衡的同意。

“天灾人祸,风云飘零……”

陈望叹息了一声,明帝国这座巍峨的大厦,如今虽然仍然高大。

但是内中却早已经百孔千疮,腐朽不堪,烈火已经从内部燃起。

而在外部,熊熊的大火再度席卷而来。

就在陈望感叹之时,视野之中一队骑兵从远方飞驰而来,也带来东面的消息。

……

南直隶,淮安府,宿迁。

孙传庭领兵进驻南直隶,于宿迁会聚诸镇之兵。

朝廷诏令,孙传庭加督南直隶,赐尚方剑,加统领关内诸镇,主持进剿事务。

方国安、虎大威、萧慎鼎、郑嘉栋、杨御藩五镇总兵五营正兵为主。

下领周遇吉、刘泽清、金声恒、高杰,惠登相、马进忠等十一营兵马,合兵四万三千,沿运河而下。

万民军三路东征大军,即将抵至运河一线!

帷幕。

再度升起。

明帝国这头衰弱不堪的赤虎,强挺着身躯站了起来。

疫病,折磨着它的身躯。

衰老,消弱着它的精力。

痛苦,损耗着它的意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赤虎的心中很清楚。

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

它艰难的昂着头。

强忍着苦痛。

挺直了腰。

面对着环伺的群狼,亮出了獠牙。

死亡,使它恐惧。

但是死亡,并不能压倒它的脊梁。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