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就是红楼梦延伸出来的学派,他们花费很多的精力在红楼梦上,研究红楼梦的蛇灰线、伏脉千里,然后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
在罗平看来,这就是被红楼梦一本书养活起来的人,恐怕原作者曹雪芹先生,都不知道自己写的一本书,竟然能让后世一群人吃一辈子…
听了庄研说的,罗平大概明白了。
这些红学的砖家叫兽,来京城电视台,肯定不是来捧场的,而是来挑刺的…
下了电梯,罗平紧走几步,跟上冯新龙教授,低声道:“冯老师,这次现场录制,京城电视台还有个提问的环节,好像…京城来了几个红学的学者?”
冯新龙停下脚步,皱着眉头,“罗平,你跟着我上课,我记得没有请假逃课过吧!”
罗平愣住了。
什么情况…
现在不是说有人要来捣乱么,怎么说起课堂的事了。
再说了,冯新龙可是号称北京大学最有名的四大名捕,出了名的铁面无私,能让你考59分,绝不会让你考60分,字体写的不工整扣分,语法错误扣分,标点符号错误也要扣分,至于逃课的,呵呵…
不管你期末考试多少分,你就别想着过这一科了!
罗平当下回应,“是的,冯教授,我一直在听您的课,从来没有请假过。”
冯新龙盯着罗平,叹了一口气,“小罗啊,你在北大中文系呆了一年多了,你应该知道,北大中文系的师生对中文研究的实力,北大中文系在国内排第一,是怎么来的?都是在课题上压制的其他学校教授,占上风得来的,这次《百家讲坛》红楼梦的评论,我还在想,没有质疑怎么办呢…这下好,他们不懂的,我们给他们解惑。”
嘶!
哎哟,我去!
罗平和冯新龙相处了一段时间,除了觉得冯新龙过于严谨,再就是古板,哪里想到冯新龙这么嚣张...
得!
感情罗平觉得是麻烦的事,正中了冯教授的下怀。
演播厅里。
舞台上只布置了一张桌子,背景上只是一张红色的布幔,和《百家讲坛-品三国》的场景如出一辙。
高龙生站在前面的摄像机下,指挥着下属移动机位。
“右边再来点!”
“高点…毛手毛脚的,调小点不行?”
“嗯,这样差不多了。”
旁边打着学习名义的京城电视台摄像组惊呆了。
在京城电视台,一般来说,机位如果布置好,剩下的一些微调,就让舞台上的嘉宾调整一下就行了,甚至这种细节,根本就是无关紧要…
高龙生宁愿让自己的下属多出力,也不让台上的冯教授挪挪窝,也不知道高龙生的这些下属是怎么受得了这种上司的。
很快,观众开始入席。
有观众看到罗平,跑过来想要合照,被罗平叮嘱着,待会儿结束以后,会有合影的环节,观众这才作罢。
演播厅前排的位置,是京城电视台特邀嘉宾席位。
这种位置,一般是买不到的,只有从京城电视台手中送出去。
罗平看到几个上了年纪,一看就是文化人的嘉宾,坐在了嘉宾席位,让罗平比较惊讶的是,这里面还有一个老外...
“灯光就位!”
“音响师就位!”
“各部门就位!”
“预备,开始,录制!”
啪!
冯新龙在台上,拿起了醒木拍了一下,台下顿时寂静无声。
“我们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今天我们就稍微聊一聊红楼梦的一些因果关系,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和我探讨。”
冯新龙在北大教了几十年的红楼梦,可以说是北大中文系对红楼梦感悟最深的,很多典故随手拈来,让人听起来有种行云流水的舒畅。
其实,今天来现场的观众,对《红楼梦》的了解,也仅仅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名字,一多半人只是觉得《百家讲坛》第一次现场录节目,要是去了现场,那就是妥妥的文化人,至于能不能听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这种状态下,录制的现场非常和谐,等到冯新龙讲完以后,现场的状态就是,啥也别说了,鼓掌就行了!
这次的录制,观众是吃瓜群众,前拍的那些一边笑着一边鼓掌的学者,估计脸上的笑容,都是演技派装出来的...
冯新龙可不管这个,将目光直接锁定了前排的那些人,笑道:“今天,来的还有红学的几位同僚,在红楼梦的遗留的一些问题上,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一个学者举手。
场务递过来话筒。
“冯教授你好,我是京城XX的名誉教授,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记得当初,京城电视台在录制初期,就有人问过,“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句话何解?”
冯新龙抬起手,示意这人坐下,然后说道:“大家知道,红楼梦原本其实只有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内容,对于高鹗先生续写的学问,我觉得也是《红楼梦》”的一部分,不过,这也就造成了,《红楼梦》原本无法被后人看到的,现今很多红学的评论,都是基于脂批的内容,我们看看,脂批的内容,是“宝兄在内”,看过原本的人这么批注,这就说明,脂批认定,养小叔子的就是贾宝玉本人。”
“至于宝玉是谁的小叔子,也就是李纨、王熙凤、尤氏,从书里可以看出,这三位都和宝玉没有那种关系,其中和宝玉关系最密切的,无疑是王熙凤,所以,我推测,焦大因为对宁府的事了结,知道贾珍和可卿的事,以为王熙凤和贾宝玉叔嫂之间会通女干,就像焦大说的“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明显能看出这是酒醉人说的胡话,这样可以理解为,酒醉人的臆想,后面也提到了,王熙凤对宝玉说““那都是醉汉嘴里混吣”,这等言语。”
“这个问题,我和北大的学生探讨过,觉得这是最接近作者意图的真相。”
台下的学者顿时议论纷纷。
“养小叔子”的话题,一直被红学认为是千古难题,甚至有人一字一字的读红楼梦,只为了找出什么蛛丝马迹,眼下,被冯新龙一句简单的,“是喝醉人半真半假的呓语”给打发了,显然不是红学砖家所能接受的。
刚才提问的那个自称是某学校教授人拿着话筒,连站起来都没有站起来,就说道:“冯教授的这个观点,我不认同,我觉得曹雪芹先生,写任何话,都不会是无用之笔,我认为这句话,说不定是后面的一个伏笔!”
旁边的一个学者,也开口道:“庞教授说的有道理,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是贾家没落的一个转折点,毕竟,贾家被抄家,原因就有点太不可思议。”
冯新龙笑了笑,“正好说到了贾家没落的事,很多人觉得,贾家的没落,是大家族没有了依靠,徇私枉法,天怨人怒,后继无人,才会使得贾家没落,这件事,我有不同的看法,红楼梦的背景是清末明初,大家都知道,清军入关,才造成了明朝的灭亡,在明末的时候,贪官污吏横行,比贾家做的更严重的大户比比皆是,就因为这种事让贾家破败,我觉得是不可能的,至于贾家抄家真正的原因,其实曹雪芹先生已经暗中点出了,大家看看,贾家的贾涉,贾政,这两个名字,能不能看出来什么?”
“涉,政,涉政?”
台下有人惊呼的喊了出来。
“冯教授觉得贾家是涉政才抄家灭族的?”
“这么听起来,涉政被抄家,那就很正常了…”
“但是,我看了红楼梦,没觉得贾家有干涉朝政的能力呀?”
“虽然听不懂,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冯教授给足了下面人议论的时间。
那些来挑刺的砖家叫兽,也交头接耳的谈论,看他们眉头紧锁,一副愤慨的样子,显然是不认同冯教授的说法。
等着现场稍微安静了,冯教授才开口道:“涉政的话题,其实答案就在贾宝玉身上,不知道大家都没有觉得,前八十回贾宝玉还是离经叛道的年轻人,第八十一回,就突然变得很守规矩,不知道大家都没有觉得怪异。”
台下的叫兽争辩,“人总是要成长的,十八岁和二十岁的年轻人,完全是不同的状态,这就是古代二十岁弱冠的原因。”
冯教授笑道:“当然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大家都知道,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先生的原本,后四十回,是高鹗先生续写的,我们如果要探究红楼梦的真正含义,还是从前八十回去找。”
又有叫兽质疑,“前八十回,没有任何关于涉政的东西啊。”
冯教授继续笑道:“其实,是有的!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林四娘这个人物,就在七十八回的时候,贾宝玉写了这么一首歌颂林四娘英雄的诗,但是这个林四娘,是没有原型的,只是被以黄巾赤眉当做农民起义军来写的,但是我们想想,这个黄巾赤眉真的只是农民起义军吗?其实是大家理解的有点偏差。”
专家的眉头拧着,尽力表达着自己的态度。
“呵呵,大家都知道黄巾军,赤眉军,是百姓的起义,怎么黄巾赤眉就不是农民起义军了呢?”
“是啊,我觉得就是农民起义军!”
一个似乎态度中立的学者,扶着眼镜,道:“冯教授,您的意思?”
冯教授仍是胸有成竹,“大家也知道,曹雪芹先生不会无缘无故的写一些虚拟的东西,尤其是诗词歌赋,事关贾家,我觉得曹先生这里说的黄巾赤眉,指的是来犯的敌军。”
“敌军,也说的通。”
“明朝除了农民起义,还有什么来犯的敌军!”
“不对,还有!清军入关!清军也是来犯的敌军!”
“啊,这不是说贾宝玉在刻意的歌颂明军抵抗清军,这可是大罪啊!”
冯教授拍了桌子,“是的,这也就是我刚才说的,贾家涉政的佐证,甚至林四娘这个形象,我觉得还有可能是探春的归宿,现在对探春的归宿,都知道探春远嫁,有争议的是嫁给海南镇海通周琼,还是邬家,不管探春的结局,我觉得贾宝玉的这首诗,其实暗指了探春以后会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庭,组成了一支女子军队,对乱军反抗…”
台下的观众傻眼了...
贵宾席位的砖家叫兽傻眼了...
爬灰的!
贾宝玉的诗词林四娘!
贾家破落的原因!
探春远嫁以后的结局!
你问了一个,人家北大中文系给你回答了四个,主要是冯新龙都有真凭实据,还有旁征博引的书籍,很多都是砖家叫兽都没听过的。
冯新龙说的这些东西,在砖家叫兽看来,都是绝不能接受的,但是,想反驳也找不到理由呀...
就算是要杠精,也要沉淀一下,抓住漏洞再杠精!
本来还想着蹭《百家讲坛》的热度,顺便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展示红学上的学问。
现在...
还展示什么啊!
如果今天的视频放出去,在座的都是北大中文系的垫脚石,看向冯新龙的眼神都不自觉的矮一眼。
在旁边一直当观众的罗平,看的热血澎湃!
冯教授在北大被誉为红楼梦第一人,不是没有原因的。
眼下见着冯教授站在台上,眼神看向哪一处,那里的人都低下头,甚至还叫嚷着有没有人继续提问。
这种局面,让罗平想起了,断水流大师兄,扶着桌子说出,“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关键是,没有一个人敢答应。
啪!啪!啪!
罗平带头鼓掌!
观众被带着鼓掌。
正处在尴尬状态的砖家叫兽,也鼓掌试图摆脱尴尬。
《百家讲坛-红楼梦》的第一期,拍摄的顺利程度,超出了罗平的想象。
走下台的冯新龙满面红光,显然是尽兴而归。
“罗平,今天来的这些人,在圈子里,根本就不入流,回去以后,问一下宋院长,如果能请到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的学术朋友,在节目中讨论,才是对《红楼梦》最好的宣传。”
罗平没敢说话。
你这哪是要讨论啊…
你这是要一个打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