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郁射设再次见识到了李超的不凡。

百余士卒,不过半天功夫,结果就从冰下捕上了好几网鱼,每网,都收获极丰,加一起,起码有过万斤鱼。

这才半天功夫,就已经把丰州城里这八千余兵马的三天粮食解决了。

上万斤鱼,配上城里存的那些宰杀的死亡和受伤战马的马肉,吃三天没问题了。而看看今天的日头,再看看那些士卒们的士气,今天估计还能来上几网,渔获再增加一两万斤都没问题。

他心里暗暗感叹,要是当初他们也会这一手,那又岂会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当初他们可就是因为唐军的坚壁清野策略,找不到补给,最后才不得不撤退的。

可看李超,轻轻松松,就把八千余人的粮食解决了。

就地解决,不用运粮不用抢劫,轻轻松松解决。

这天气,捕上来的鱼就算不处理,都没事,直接带着就好。有时间就杀一下,去除内脏什么的,没时间杀都不用杀。反正鱼捕上来,没一会就冻的*了。

程处默他们兴奋的捕鱼,李超这边悠闲的杀鱼炖鱼。

又是煎又是炖再加红烧,生鱼片,一会功夫,那条三十多斤的大狗鱼,已经被弄成了七八道菜。

不论是脍鱼片,还是酸菜炖鱼,味道都极好,尤其是酸菜炖鱼,炖鱼的功夫,还能在锅里贴点大饼,冰天雪地里,吃口鱼夹筷子酸菜,再咬口热乎的饼子,别提多爽。

郁射设更是根本停不下来。

他没拿筷子,直接拿刀叉吃,刀子扎鱼肉,叉子挑酸菜,再来两口饼,一顿狼吞虎咽啊。这段时间,他一路南下,风餐露宿的,天天吃的都是肉干,胃都没感觉了。这么热乎好吃的饭菜,真是停不下来。

有人说过,李超是大唐第一等的武将,号称大唐军神。

以前郁射设一直对这话不太认可,他又不是没见过李超,一个斯斯文文的小白脸,长的挺高大的,但明显不是什么万人敌的勇将。尤其是他那年轻的过份的年纪,更让崇尚武力的郁射设无法认可李超就是大唐第一名将。

他也听过不少李超的战绩,但总认为这些战绩是掺了水份的。

哪怕是楼烦关一战,李超以五万人设计灭了突利十万大军,他也觉得这不过是诡计而已。但丰州一战,郁射设是彻底服了。

这个李超,钓鱼本事高超啊。

有勇有谋,一切总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人家不但会打仗,而且似乎样样精通。

在这无人区里,冰天雪地,人家可以轻松的弄到数万斤的鱼,给这支八千人的部队弄到新鲜热乎的美味。

相比起来,他郁射设打仗,只会抢。如果没的抢,就傻眼了。

输在这样的一个人手里,不冤。

襄阳。

李世民和宰相们已经弄清楚了丰州城发生的事情,虽然有些过于让人惊奇,但这就是事实。一如继往,李超总能搞出些事情来。

上次用他之计,朝廷把颉利给弄的南下投降。又是李超,楼烦关下把突利可汗杀了,还是李超,迫的统叶护虽有数十万控弦之士,但最后也不得不灰头土脸的议和北返。

如今,又是一个出人意料。

李超知道郁射设要来截杀他,可却反而布局,在丰州把郁射设大败,甚而俘虏劝降了他。

这样的事情,事先谁能想到,谁敢相信。

可李超就是做到了。

事情就是这么回事情。

不过现在君臣坐在这里,要商议的却是这个事情之后,朝廷该如何善后收尾。

大唐刚与突厥和议,达成三年休战协议。可眼下却把突厥的一位重要的设给俘虏并劝降了,这可是大事啊。

统叶护会如何反应?

这份刚出炉的和约,又能不能再继续下去?

“诸卿,对于郁射设及其部,你们认为应当如何安置?”李世民心里很痛快,非常痛快,一直以来,突厥人都是压在大唐的头上。好不容易把颉利搞残搞投降,结果统叶护又来了。大唐弄了半天,倒给统叶护做了嫁衣裳。

好在有李超力挽狂澜,为大唐斩杀了突利,迫退了统叶护。

现在李超暗里策反莫贺咄,在西域埋了一个杀招,这边又成功俘虏劝降郁射设,李世民感觉给三伏天喝了杯冰镇酸梅汤还舒坦。

“陛下,可将郁射设及其部落人马,内迁至河套。”

说话的是尚书省尚书左丞魏征。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若是以前,可能李世民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因为向来,中原对于内附的胡族,大抵就是这样安置的。安置到边疆,划地盘给他们做牧场,让他们在那里放牧,也算是为中原做屏障。

但如今。

李世民不这样想了。

也许是和李超谈论这些问题太多,以致于他现在的许多想法,都沾上了李超的观念。李超就不止一次的对他说过,绝不能把胡人内迁安置,尤其是不能把他们整体安置。这样做,就是养虎为患。

如果突厥人愿意内附,最后的办法,就是内迁,但不能简单的安置。要把这些胡族打散,分开安置,最好是分的越散越好,尤其是不能再让他们原来的首领头人们来统领他们,也不能让这些人成为国中之国的法外之民。

要内迁,就得拆分安置,就得完全控制掌控他们。要不然,就干脆不要内迁,直接就把他们留在塞外,随便给他们在塞外指一块地,让他们在那放牧就好。

这样做,远不如内迁,但省心省力,也还有些好处的。起码,在这些内附部族实力还不强的时候,他们还是能听从大唐的驱使,能够成为大唐的一条忠心的看门狗的。也许哪天,这狗强壮了,就成了狼了,但毕竟是在门外,也不会有多大危险。

总比弄到家里养,养到最后成了养不熟的白眼狼,反咬主人一口的好。

两个办法,各有各的好。

长远来看,当然是内迁这种好,但这种操作起来困难一点,那些胡人也不太愿意真正的内迁,不过若是朝廷坚持,相信也会有部份突厥人最终愿意接受的。

只要给那些贵族头人们在京城好吃好喝的养着,给个散官闲职,他们多数也会同意的。至于那些牧民,可以给他们安排到各个朝廷的牧马场去,让他们去为朝廷养马。这样一来,既打散分开了他们,也还人尽其才。

至于不愿意的人,那就可以给他们在草原上划块地,让他们做大唐的看门犬好了。反正草原上的地,也不是大唐的,大唐随便划,能不能守的住,也还得这些突厥人自己的本事。

李世民对魏征有些失望。

他觉得对魏征使用上有些不当。

魏征经常给宰相们挑刺,甚至挑他李世民的刺,李世民倒能听进去,觉得有时候朝廷就需要这样一个唱反调的人。

可现在把魏征放到了尚书省左丞的位置上,这是一个处理庶政的重要位置,在尚书左右仆射空缺之后,虽然尚书省地位大降,但尚书省依然是统领六部的一个重要中枢。

魏征似乎在处理政务这方面,经验有些不足啊。

哪怕是长孙无忌,在关于郁射设他部落的安置问题上,也是和李超保持一致的。应当尽量把郁射设的人,从漠南内迁,想办法把这些人化整为零,这样朝廷就能彻底的吸收这些人。

李世民把李超的奏章拿了出来,里面是关于丰州之战的奏报,还有他对郁射设所部的安置方案。

“臣赞同李相之策!应当将他们内迁,分散安置,不能留给统叶护。”

房玄龄道。

“臣附议。”杜如晦也赞同。

长孙无忌、宇文士及、杨恭仁、高士廉几位宰相纷纷表态赞同,连同崔干、马周等,也全都附议。

殿中,魏征有点尴尬。

好在李世民并没有说他的意思。

李世民坐在御席上,面对着一众宰相重臣们。

“朕执掌大唐也已经两年,如今年龄也即将到而立之年。十六岁太原起义兵,马上征战十余年,如今马上治天下也有几年,朕有很多感悟。”

“马上打天下难,马下治天下更难。幸亏朕有诸多功臣元佐,一直为朕的左膀右臂,支持着朕一路前行。朕的太子聪明睿智,可还年幼。检校中书令、太子太师李超对朕来说,更是功不可没。”

“朕非常信任他,就好像信任朕的太子一样。但朕最近时常接到密折,说朕太过信任李超,说李超权力过高,一人身兼数个朝廷要职,与制不合。说朕对李超宠信太过!”

“还有人上奏,说李超心怀不轨,怀有二心!”

李世民声音提高了几度。

“在朕看来,这是外人在离间我们君臣的亲近,是前朝离间新朝,这,不是顺应新朝,这是有人在故意使坏。朕,绝不认同这些密折上所说的话。”

殿中一阵沉默。

事先,谁也料不到,皇帝会在今天,在这个场合,当众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关于李超,确实有许多流言蜚语。

主要还是李超的权柄过大,功劳过高,尤其是李超文武双全,名望极高,兼之李家这几年发展极快,财富增加的非常快。

于是,有的人确实是为朝廷为皇帝考虑,而有的人则只是单纯的出于妒忌。

各种各样的奏折,许许多多说李超的坏话,在李世民的御书房里,都堆满了好几口大箱子。

李世民对于这些奏折一直没有回应,于是更多的奏折呈进来。

还有许多人都在等着看风向。

李世民知道,自己必须要表一个态了。

李超的权柄确实很大,他对李超也确实一直倚重,虽然他也开始有所顾忌这方面,但现在,他依然离不开李超,他也不相信李超已经对他有什么二心。

君臣几年前相识相知,一起走过来,李超助他成就帝业,也曾拼死救驾,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去猜忌他。

他还年轻,李超也还年轻,他们君臣可以一起开创佳话,成就一代丰功伟业。

如果他不为李超说话,就会有更多的明枪暗箭射向李超。

就连太上皇都说要防着李超,可李世民觉得现在说这些还言之过早。虽然,他也曾有过想让李超去赵国公领的打算,但思来想去,他不是那种短视而小器的君王。

如果他连一个李超都容不下,又谈何超越秦皇汉武,成就一代伟业呢?

议事结束。

李世民留下了长孙无忌。

“你最近似乎对李超有意见?”

长孙无忌摇头,“我对李超本人没有意见,只是我看到了一些隐患,就不得不说。不说,就是对陛下不忠。李超确实能力强本事高,但越是这样,越需要小心谨慎使用。李超现在肯定对陛下是忠心耿耿的,但如果给予的权柄过大,这容易让人滋生野心。”

“臣也是不希望李超走到那一步,许多权臣奸臣逆臣,并不是一开始就想着走到那一步的,只是有了机会,有了权力,慢慢的滋生了野心,然后走到了那一步。”

李世民叹了一声生。

“朕能坐上皇位,全靠无忌你和文远,还有玄龄如晦等一起的帮助。现在贞观伊始,内外都还不安宁,这时朕更需要你们的辅佐相助。朕也知道现在对李超的使用,有些不合规矩,但非常之时,也只能行非常之事。等将来朝政局势稳定下来,朕肯定也会慢慢收回李超的一些官职权力,避免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长孙无忌点头,“陛下有如此清醒的认识,臣也就放心多了。其实,臣也非常佩服李超,但有些话当说还是要说,李超这样的人,太有本事,因此才更加得小心。刀越锋利,越好用,但也越容易伤到手,不可不防。”

“李超这次回来后,朕打赏加封他为太尉,你看如何?”

长孙无忌惊讶。

太尉,是大唐三公之首,还在司徒和司空之上。

三公和三师并列,但开国至今,大唐也只给大臣授过三公之位,却没给臣子授过三师之衔。

武德朝时,李世民一人兼了三公中的两个,齐王元吉任了一个三公职。

及至贞观朝,李世民给裴寂司徒,给封伦司空,让这两人成了三公,实际上把武德朝的两位宰相,踢出了政事堂。

现在皇帝要给李超三公中的太尉衔,长孙无忌也有些摸不清皇帝的用意,李超本来就有太子太师衔,现在晋太尉,荣升三公,这是什么意思呢?

“朕觉得现在对李超有些功高难赏,李超如今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中书令,朕也不能撤了玄龄或者如晦,给他授中书令或侍中职,思来想去,唯有给他一个太尉,以勉励酬赏!”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胡血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