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十四岁?及笄?

出乎吴小桐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去年,霍氏来的时候就说她满了十二岁,那时说的是周岁。如今说十四岁,则是按惯例说的虚岁。

可是,说到及笄……吴小桐下意识地低头看向自己仍旧竹竿般的身体,脸上浮起一抹好笑。

也是了,就她如今这模样,也不知是这个时代女孩子发育的都晚,还是经历了那一段时间的流浪,饥寒交迫,营养不良,导致她发育延迟了……反正,如今这个身体,除了个子不算太矮外,该发育的地方是毫无动静的。就这样,半点儿女孩儿模样都没有,也根本说不上谈婚乱嫁之事。

垂着眼,将眼底的一抹忧色掩去,吴小桐暗暗握紧了拳头。

失了父母双亲,又没了祖父母的庇佑,若依着礼制,大概她的婚事是要由大伯父大伯母做主的……她之所以坚持不回去,一来是不喜欢那种深深庭院的圈禁生活,不喜欢后宅的女人扎堆,勾心斗角,谋划算计,斗来斗去;二来,也是担心裴府将她的婚事当成政治筹码。她年纪小,还没想过婚嫁之事,但若是进了裴府,就怕万事由不得她了。到时候,给她寻个碌碌之辈也还罢了,若是嫁个浪荡腌臜的货,她哪怕能够自立自处,日日对着也恶心死了。更何况,还有家族之间的政治联姻,甚至还有攀权附贵,若是将她送给那位贵人,依着如今裴大老爷四品官的品阶,怕也只能做个妾室……顶天是个侧妃……终究还是个小老婆!

她绝对不能回裴府去……至少,在没有想好嫁不嫁,没有确定嫁给谁之前,她不能回裴府去!

心思转了几转,吴小桐嘴角浮起一抹微笑,看向霍氏道:“我自己都忘了,嬷嬷总是替我记得清楚!”

霍氏笑着指点着箱子里的锦缎首饰,略带一份伤感道:“表公子总是这般周全,送来的贺礼还记得姑娘未除服,都是素色的。”

吴小桐讪笑着掩去眼中的心虚,点点头道:“这些料子看着倒是有几匹轻薄的,想是做夏衫极好的。嗯,这一匹平纹织就,应该是灯影纱吧?”

霍嬷嬷含笑颌首。

吴小桐就笑道:“我记得嬷嬷说过,这种纱做罩衣最是清凉透气,这个秋香色也适合嬷嬷用,嬷嬷就拿去吧!”

“还是姑娘自己穿吧,我那里还有几件夏衫呢……”霍氏下意识推却,吴小桐却已经将布料拿起来放在她怀里,并按了按,霍氏见她坚持,也就不再推辞,连连点头收下,只是垂眼的瞬间,飞快地抬手抹了把眼角。

吴小桐佯装未见,又取了一匹黑色的实地纱出来,也交给霍氏:“这一匹给爷爷吧。也一并劳烦嬷嬷受累,给他做件夏衫吧!”

霍氏笑着点头应承。

吴小桐这才动手从下边取出一匹原色的素茧绸出来,交到霍氏手上:“嬷嬷,这一匹我穿了。你也不用考虑什么罩衣、衫裙的,仍旧做成短袍样式就好。对了,袖口做的稍微宽一分,只压边儿,不要衬里的。”

茧绸是最基本的蚕丝织物,没有提花没有图案,吴小桐拿的这一匹连染色都没有,就是蚕丝本身的原色。但偏偏这样的布匹,最没办法遮掩瑕疵,非极品蚕丝和精湛织工不能得。故而,吴小桐这一匹衣料看着最不起眼,却一点儿不便宜,甚至可能是最贵的。

霍氏掩唇轻笑,也将吴小桐挑选的布料接了,“你的眼光不错,这匹确是极好的……只是,虽然服孝,单单白色衣衫也太素了吧……不如给你做件白色的及腰襦衫,再搭一条靛青的裙子如何?又素净又清雅。”

吴小桐笑道:“嬷嬷这是想我换了裙装吧……”

其实,她并不排斥穿裙子,在现代她也没有特别的异装癖,也不是特别喜欢中性装束。只不过,时逢乱世,女子,特别是年轻女子求存不易,裙装行动不便,就算如今已不需她做哪些繁重的活计,但万一遇上什么兵匪作乱的,穿了裙子想跑都跑不快。

再说了,这种时候,她也不觉得打扮的漂亮是个好事儿。普普通通,甚至粗陋些,能更好地活命才是最重要的。

只不过,霍氏既然如此说了,她也不会为了这个造成芥蒂。一条裙子而已……

微微一笑,吴小桐爽快地拿了一匹靛青色的料子交到霍氏手中:“那就让嬷嬷受累了!”

吴小桐铺排回礼,当季的神仙草是少不了的。今年神仙草卖不出去,吴小桐跟老苍头商量,用粮食收购了些,让镇子上的人有个收入,也省了老苍头再去爬山崖。

她亲手炒制的明前茶也装了两桶,一桶给大伯父,一桶自然是给每每送书送文房的‘表公子’的。还有春天腌制的香椿芽儿、花椒芽儿,还有春季刚采下晒干的蕨菜干,另外,还有些山上出产的野山药,瘦瘦细细的,却比人工种植的山药药性强许多,健脾和胃是极好的。

另外,就是吴小桐带着霍氏、徐寡妇等人做的烤鱼片,还有自己做的猪肉脯、五香猪肉干。林林总总收拾了几箱子,交待给二管家带回去。

送走了二管家,吴小桐回头看见路边的一棵高大的桑树,不由纳闷儿,双溪镇也算气候温润,村子里、周边山坡上桑树也不少,怎么就没听说过有养蚕的?

这个念头就在脑海里一闪,就被她丢到一旁去了。

她对桑蚕是半点儿概念没有的,也起不了养蚕的心思。

转回来,仍旧抽空就带人修路,修梯田,修菜园子,修苗圃……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一片粽子的香气中过去了。

紧跟着,五月初六就是裴依依的生辰。十四岁的生辰,可以办及笄礼的,老苍头做了一套四支竹根雕的簪子给她,小亓送来的首饰匣子里,也有一套玉雕花鸟鱼虫天然意趣的簪子。吴小桐选了老苍头雕刻的一支竹根雕一鸣惊人簪攒了发髻,穿了霍氏赶着缝好的白色窄腰夏衫,月白色百褶曳地裙子,腰间垂着一条靛青色的丝绦,刚开始走动略略有些不自在,倒也没觉得怎样别扭,从从容容去了东厢房,霍氏备好了裴老太爷老太太和三老爷三夫人的牌位,吴小桐上了三炷香,恭恭敬敬磕了头,及笄礼就算完成了。

她倒没觉得怎样,霍氏却哭成了泪人。

“若是,老太爷老太太和三老爷三夫人还在,姑娘也不至于……”

吴小桐叹了口气,伸手扶住霍氏,拿了帕子替她擦泪,一边劝道:“嬷嬷不要这么说,世事无常,他们都不在了,大老爷大太太和哥哥们却很顾念我,不但把嬷嬷给我送过来,还让程充和徐褚这般人物过来护卫……你看看,现如今,咱们有田有房,还有这么许多壮工,我也有爷爷和嬷嬷疼着,若还是不知足,就太贪心了!”

霍氏抹着泪,仍旧抽噎着,心中叹息,脸上却是一片欣慰之色:“姑娘能这么想就对了。是老奴想岔了!”

吴小桐笑着拍拍霍氏的手,扶着她出了东厢:“嬷嬷想开了就好。还是快去厨下吧,可都等着吃嬷嬷做的席面呐!”

早就说好了,吴小桐过生不能大办,却也备了一些野味儿鲜菜,霍氏更是许下诺言,要做一桌子拿手菜给大家吃。

霍氏彻底地收了泪,笑着一路往东院做菜去了。吴小桐则回屋换了衣裳,重又穿回了平日的短袍长裤。等吃饭时,霍氏看见吴小桐的打扮,也只是暗暗叹息了一声,并没有多言。

吴小桐的十四岁生辰就在一桌子美味佳肴中过了。除了一道道美食,没有人记住别的了。

吴小桐仍旧跟小臭儿、拴住一起上山下河,虽然不做太劳累的活儿了,却也闲不住。霍氏最初看不惯,还说了几次,吴小桐答应着,却该做啥做啥,并没有改变,渐渐地霍氏也看惯了,不管了。只每每盯着吴小桐注意,别摔着别磕着……

炎热又鲜活的夏季过去了,又到了初秋时分。

吴小桐上山剪取了几批茶枝,带回来扦插。有了一次成功地经验,总结改良,这一次扦插的成活率又高了些,差不多能达到半数的成活率了。

秋风渐凉,又要到中秋节的时候,裴家的节礼照例送了来,毫不意外。这一次,裴家送来的节礼中,最让吴小桐欣喜的是裴家三哥给她寻摸到的冬小麦种子,据说是从失陷的苏北好不容易淘换的,不多,也就十几斤,吴小桐却很知足了。这些只是种子,有了这十斤麦子种,来年就能收几百上千斤麦子……根本不用愁种子不够用!

让吴小桐意外的是,去年离开的刘胖子拖家带口地回到了双溪镇,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后来逃难出去的刘家大女儿玉芝一家。

刘家的房子位于镇子东头,那场大火烧成了焦地。

刘胖子一家人回来,吴小桐自然不能不管,连忙在福顺酒肆里收拾出几间屋子来,先让刘胖子一家人住着。

还好,他们回来的时候,稻子已经收获完毕,地里耕作整理,留出几个人整地、播种冬小麦即可,正好能够腾出人手来给刘胖子家盖屋子。

刘胖子家倒是有些积蓄,却没有粮米。吴小桐拿出几百斤新米来,平价卖给他家救了急。

商量一回,稍作准备,刘家就在福顺酒肆东侧,隔着三两户处,原来胡家粮米行的位置上,清理废墟,重建房子。

房子开工之前,刘胖子过来找到吴小桐商议,他没有别的手艺,也就会做饭做菜,他想着盖房子盖一间酒肆,带后院那种。前面开店,一家人就住在后院里。因为福顺酒肆宋掌柜临走托付给了吴小桐,尽管她没有再营业,但刘胖子还是过来跟她打个招呼,免得引起误会。

吴小桐根本没在意,她也没打算开什么酒肆。原来福顺酒肆做的主要是往来双溪镇收购神仙草和山货的客商生意,可如今外头乱成一团,商路断绝,根本没有客商到双溪镇来了,就是双溪镇原来的人口也减损大半,这会儿统共不过二百多口人,开什么酒肆?

她也替刘胖子担心:“……能有生意么?”

刘胖子却毫不担心,满脸笑容道:“会有的。镇子上虽然人口少了,可大伙儿日子都过得不错,我看着,别说外头四处逃难的人,就是比之前的日子也好过。刚回来时,我一到村口就看见小臭儿拿着块白面馒头在吃,馒头里还夹着一枚焦黄冒油的咸蛋黄……哎哟,原来的孩子别说吃咸蛋黄了,就是馒头一年能吃上一回都不错了。回来这几日,我也听了好几个人跟我抱怨,说镇上人少了冷清的很,想喝个小酒都没处去……”

笑了笑,刘胖子又道:“我要开的跟原来的酒肆没法比,也没那许多本钱。就开个小酒馆,酿几缸米酒,煮些茴香豆、咸花生之类的,给客人们下酒。等天冷了,大家伙儿没了活计,也有个地方说话聊天。我也能挣几个大钱,够一家人糊口就好。也不指望挣大钱!”

听刘胖子这番话,吴小桐知道他思虑周全,目标定得也很实际,并没有奢望挣多少钱,不过是糊口……刘胖子作得一手好菜,也做的一手卤牛肉,正如他自己说的,挣大钱不易,但只要求糊口,并不难。

说完盖房子的事情,吴小桐也向刘胖子打听胡元辰,让她意外的是,胡元辰并没有去广陵。宋掌柜和几位主事之人,日日都忙着,刘胖子说不上话,也不知道那些人在忙碌什么。

送走了刘胖子,吴小桐这一夜失眠了。

胡元辰是正月初六离开的,一晃眼都走了七个多月了,竟没有半点消息送回来,又没去广陵,这是人间蒸发了?

想想外头纷乱的世事,吴小桐心里升起种种不好的猜测,而且越想越心慌。是不是遇上劫匪了?是不是遇上匪灾兵灾了?还是胡元辰的身子仍旧虚弱,又病倒在了哪里?……

种种猜测,也只能是猜测。吴小桐自己出不去,身边的人也没有出去的,对外头的消息根本无从得知。

快到天明时,吴小桐干脆甩开脑子里纷乱的猜测,撂开手去。该发生的也发生了,她着急焦虑根本没用,不管了!

这么光棍地一想,竟真的就推开了,然后,睡着了。

经历了一番彻骨之痛,镇子上的人特别齐心,有什么事都会齐心协力去做,团结就是力量,自然做的又快又好。

在所有人的襄助之下,刘胖子的屋子起的很快。

不到十天,屋子和院子都完工了。

房子完工的当天,刘胖子就在新屋子里开了火,特特地从吴家买了一头大猪杀了,做了流水席,答谢父老乡亲们。众人热闹欢腾着,吃着美味,然后也有人感叹,菜是好菜,就差酒了。

刘胖子笑着招呼:“那东西急不得,铺排好了,我就动手酿酒,顶多也就十天半个月的……九月九,大家伙儿差不多就能喝上新酒了!”

众人一片叫好声。

刘胖子起屋子的同时,吴小桐抽空儿,带着霍氏和徐寡妇几个,琢磨着做了许多月饼。有核桃、花生芝麻的‘五仁月饼’;也有用顾小桐自己腌制的糖桂花、糖玫瑰做的鲜花饼;还有板栗月饼……林林总总,各色各样的都做了些,然后每样装了一匣子给裴府回礼,又捡着各色的攒了两匣子,让裴府的人带回去给‘表公子’。又捡着各色干货、干果、鲜果之类装了,回礼。

这一次节礼仍旧是二管家来的。

吴小桐跟二管家问话的时候,捎带着提了提金陵的局势,二管家就知无不尽地讲说了一番。

靖宇帝登基一年多,平乱剿匪的战事很顺利,如今江北沿线已经平定,军队一路北上,最先头的已经推进到苏北河南开封一线。西边山西一带山路难行,稍稍滞后一些,南军却也保持着压倒性优势,推进顺利。

二管家还说了,朝中之人都很自信,顶多来年,就能够彻底将叛军剿灭,到时候,就能够重返京城,天下太平了!

二管家说的唾沫横飞,眉飞色舞,一脸神采飞扬的,吴小桐却听得有些不以为意。南军这一阶段的战事听着很顺利,她却隐隐地有些不好的预感。若是南军真的这般天下无敌,当初也不会丢了大半江山,连京城都失陷了去。再说,据她所见,现在靖宇帝建起的朝堂可并没有多少励精图治的意思,从二管家的说辞,从裴府一次次送来的节礼,都能看出,南朝官员勋贵们似乎已经忘却了京城失陷之痛,仍旧骄奢淫逸、奢靡成风……这样的朝廷,真的能够平定天下,重振社稷?

她持保留态度!

送走了二管家和裴府来送节礼的人员。

刘胖子房子盖好了,通风晾了十几天,九月初九这日,刘家正式搬进了新屋。刘胖子许诺的新酒,也在这一日开缸。

用糯米酿的米酒,刚刚开缸,没经过过滤,仍旧呈米汤样,跟后世的醪糟相似,比醪糟稀得多,酒汁稍稍清冽,刘胖子称之为‘浊米酒’。

开缸之日,镇子上的人每家都分得了几碗,当然,刘胖子搬家,众人也纷纷送了些必用之物去,有拎两串干蘑菇的,有拿十个鸡蛋的,吴小桐送了五只母鸡一只公鸡过去,算是庆贺刘胖子家的乔迁之喜。

贺喜回来,吴小桐喝着温热的米酒,不由感叹。一年多前,她最初养的鸡还是刘婶子帮忙买的,如今,换成她拿了鸡给刘家贺屋子了!

冬小麦出苗率很不错,一片绿油油的麦苗儿,透着勃勃生机,寄托着吴小桐的希望。

移栽到山坡上的茶树苗已经生长了一年,在吴小桐持之以恒的关照下,生长的茁壮,已经有一尺多高了。照这个速度,三年、四年上就能少量的采摘茶叶了。

天气越来越寒冷,田地里没了活计,男人们继续挖沟渠修水利,女人们则凑在一起,开始做冬日的活计。纺纱织布缝制棉衣棉裤棉鞋。

棉花是去外头买回来的,妇人们凑在一起,叽叽咕咕地说笑着,一边利落地干着活计。

吴小桐则带着几个半大孩子半大丫头在菜园子里布置冬季蔬菜。韭黄增大了面积,从去年的一小畦子,扩展到了几片菜园子,足有两亩多地。又有整平的菜园子种了蒜苗儿和大豆。

蒜苗儿打的也是蒜黄的注意。大豆则是准备吃豆芽的。

这一年的菘菜种的早,入了秋之后,菜心儿卷的紧实,让吴小桐很高兴,冬天终于能有大白菜吃了。至少不用天天吃腌菜、干菜了。

还有水萝卜,胡萝卜、冬瓜,都送到福顺酒肆的地窖里,又去镇子东边的河滩上挖了好些细河沙回来,将水萝卜、胡萝卜都用沙掩埋了储存。

菜园子和菜窖折腾的差不多了,妇人们的棉纱也纺了许多了。吴小桐过去看了一回,突然想起了棉纱编制的秋衣秋裤……

她隐约记得,她很小的时候,外婆就用棉纱线给她编制过,不如毛线蓬松,也不如毛线保暖,但比普通布料做的夹衣要有弹性,舒服得多。还有,还有编制的袜子……她穿了一年布料缝制的袜子,有硬硬的袜子底儿的,实在是……不舒服。洗也不方便!

于是,她立刻去找老苍头,缠着老苍头替她做了几根竹制毛衣针,兴冲冲要了十几个棉线穗子来,让霍氏帮着她合了线,她就开始动手织袜子。

说实话,吴小桐从没织过毛衣毛裤,只是小时候好奇跟外婆学过最基本的起针、平针、单螺纹几种。刚刚拿回线和针,她也不敢声张,偷偷地窝在屋子里琢磨了一天多,才终于织出一厘米的袜子筒……

然后,碧桃看着稀奇,羡慕的不行,吴小桐就趁机教她编织。再然后,她就完全将穿编织秋衣裤和袜子的希望都托付给碧桃丫头了。

隔了两天,她就看到碧桃、梨雪和冰玉三个丫头,一人捧着一团线织的起劲儿。而且,让她倍受打击的,三个丫头织的都极快极好了,不说碧桃和梨雪,就连年纪最小的冰玉,也能一天织一只袜子了……

吴小桐很愉快地拿了两双袜子穿,然后,真心实意地夸奖了三个丫头一回。

她想,她很快就能穿上棉线棉纸的秋衣秋裤了!挺好的!

------题外话------

过渡章,明天就能写到小亓,也能写到胡大公子的去向了……

然后,大概就是感情戏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