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推测数量
驻守在远离家乡几百万公里,甚至几十亿公里外的将士们身上,大部分都会因为时间的累积,而逐渐酝酿出心魔。
基于这一点,石铁能大概推测出,伟大圣城的六千个阵柱星辰,定下了一千年轮岗的规则的原因。
一万八千个地仙境坚持的大道,绝对不可能全都是高静的守护型——除非他们也像之前的护界天兵一样,重点培训守护型人才,忽视其他人才。
对于一个,敢随意对陌生星系,派出十个地仙境的势力,石铁绝对不相信,他们会像自己一样警惕外星危险。
他推断,伟大圣城并不存在重点培养的大道类型。
如果按照正常的比例,高静守护型地仙,最多只有总量的数百分之一。
对于地仙来说,一千年定岗驻守,确实是经过验证后,才设计出来的健康时间。
石铁按照树仙叙述的内容,估测整个圣城统治疆域内,地仙数量应该超过了五万,不到六万。
而这个数字,也正好可以满足健康的轮岗条件。
一班正在驻守,一班准备驻守,一班休息。
如果是这样,那圣城会决定派兵攻打的时间节点,大概率是在他们轮岗之后。
数量呢?
石铁按照树仙投影到他意识里的画面分析,除去定岗不能移动的一万八千,圣城内的三百地仙也应该不会动。
统治半径最大五十光年,境内五、六万地仙,还分出了十个仙域,也就存在内部竞争的可能性,他们的统治阶级和地仙圆满高手,绝对不敢长时间离开老巢。
光是几百年的路程,就足够让一些野心家,偷偷做出许多事业了。
哪怕他们不敢篡权自立为王,他们也敢盗取一些重要的东西,然后飞速离开圣城,到五十光年外寻觅合适星辰隐居,甚至就这么流浪下去。
存在了一千万年的圣城,十大家主所积累的宝物,石铁根本想象不到,他们也绝对不可能随身携带上战场。
树仙说,十大仙域内常年有一万地仙,也证明了这一点。
投影在石铁意识里的十大仙域,其实就是十个恒星系。
即便他们掌握了某种技术,让恒星的光可以影响到更远的距离,一个恒星系内部的空间也很有限。
平均有一千个地仙,生活在同一个恒星系里面,必然会觉得拥挤和不安——地仙境一层的隐私敏感半径,已经达到了一万公里。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地仙,甘心聚集在仙域内部,一种可能是资源极其丰富,让他们可以忽视拥挤的情绪。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中的一部分,是为了警惕另外一部分,才会甘心生活在那里。
石铁推论,两种可能应该是并存的。
按照大数量必然存在的正态分布,平时伪装起来的野心家和叛徒,绝对会少量存在,再加上一些自私摇摆派可能出现的浑水摸鱼行为。
所以,石铁推断,对方最多只能派出次级长老高层,境界可能是地仙圆满,大概率不会是,这一点只能通过接触后才知道。
树仙说,圣城内有上百个地仙圆满,以他的立场和现在的处境上,他只会夸大数据,而不是缩小数据。
石铁继续推断,既然树仙都能猜到他是地仙圆满,那些逃回去的地仙,就必然也能猜到。
所以,对方下一次派出的大军,肯定会有至少一个地仙圆满带队,最多三十个。
至于不到圆满境界的地仙,可能会有一百以上,一千以内。
得出这个结论后,石铁也忍不住心生焦虑。
万一对方来了三十个地仙圆满,怎么办?
他元神出窍来到护界天军,寻到了那三十六条,已经被改造后的母剑。
他只能看出母剑的外形变化,长度等比例扩大到了一百公里,宽度是也等比例放大了。
但关于材料的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他就不懂了。
在这里,他没有碰见余霞,也没有碰见铁雪,便随意找了一艘母剑里的剑长,询问相关情况。
从剑长的嘴里,他得知了几个消息。
大约三十年前,余霞已经成功改造完三十六条母剑,也为三千台机械天兵贴好了护板。
之后,她便回到了恒星系的暗淡空间区域,似乎在忙于为城主炼制三十六口圣剑。
根据剑长接下来的叙述,石铁大概了解到,新的三十六条护界母剑的威力。
它们的外壳硬度,即便是余霞亲手发起长时间的攻击,也无法留下痕迹。
同时,它们剑尖内藏着的主炮,全力攻击之下,能毁灭一颗矮行星,达到了地仙三层的破坏力。
再加上毒龙神钢的腐蚀效果,即便是单独面对地仙五层的战舰,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得知这些消息后,石铁内心的焦虑稍稍放松了些。
他一路飞到暗淡空间,找到擒龙天剑。
石铁过来时,余霞正在忙,他便藏匿起身影,没有出面打扰。
余霞坐在主控室内,远距离施法,将飘散在擒龙天剑周围的,部分远来战舰的细小碎片,从天剑下侧腹部位置,一个长九百米,宽一百米的舱门,塞进了天剑的内部舱室。
很显然,她已完全改造了擒龙天剑的内外结构,使得它的内部,除主控室和熔炉、主炮之外的大部分空间,都只剩下了一个宝剑模样的舱室。
看起来,擒龙天剑的内部,就仿佛变成了一个剑形的浇筑模具。
材料被放进去的同时,在剑形模具的内壁上,出现了法力制造的高温现象。
那些碎片被慢慢融化,直到变成金黄色的粘稠液体,又被一股法力推动着,挤到了最里面的空间,直到形成稳定致密的结构。
当融化的金属填满了整个模具后,舱门缓缓关闭。
很快,金属在极寒的低温环境里迅速凝固。
紧接着,剑形内壁开始全方位压缩。
依然发出金黄色光芒的金属,在这股压力之下,迅速向内挤压。
过了一段时间后,剑形内壁又全方位伸展,回到了最初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