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春的话让水溶清楚的明白了现在的形势。

形势就是,不管这新政是不是真的先帝遗志,也已经是先帝遗志了。

两位曾任和在任的内阁首辅说是,代表新党即使想要反对也不好当面打脸。

太后和她最信任的楚国侯说是,代表依附他们的势力,比如新贵之流,想要反对也不敢反对。

而另外三位阁老的表态,则对应大多中立者至少也持观望态度。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向来在朝堂上战斗力最强的清贵们,因为后续举措的受益最多,也大多不反会再持反意见。

也就是说,除非新政推行过程中有什么波澜,引起朝野震动。

不然,这新政就是先帝遗志。

想到这些,水溶也只能暗叹一声,随后默然退回人群之中。

如今的形势下,他即使再说什么也都没用了。

只能回去从长计议,再想想其他办法了。

可显然,留给他的选择则已经不多了。

开国一脉硕果仅存的人见此,一时也有些沉默。

山东两桉还历历在目,牵累的老亲不计其数。

只剩他们这些人,想要反对也力不从心。

一时间,不少人都只能在心暗骂景顺帝。

因为他们相信,这真的是先帝遗志。

毕竟,景顺帝生前就已经在打压开国一脉。

只是囿于天泰帝的余威,才没有真的动手。

如今这爷俩先后归天,再没了束手束脚的理由。

再加上山东两桉又才勉强了结,正是开国一脉最为虚弱的时候。

作为帝师的两人,想完成先帝遗志也就顺理成章。

而备受太后信任的那位小阁老,尽然也是新政的支持者。

这就代表了太后的支持。

所以他们都知道,大魏的改革已经摆在秃子脑袋上的虱子。

而他们这些开国勋贵,显然就是众多虱子中的一员!

果然,在内阁达成一致之后,再也没有人出言反对。

元春代宣治帝下了旨意,将后续举措一并名发天下。

这边,北静郡王水溶朝一众开国勋贵使了个眼色,看到的人微微点头,随后便相互转达。

显然是约定了一会儿的见面。

水溶急匆匆的出宫,刚要上车,却见到一个身影!

他微微愣了一下,便迎了过去,拱手道:

“忠靖侯许久不见,不知今日可有闲暇,咱们找个地方坐坐可好?”

史鼎被拦住去路,顿时微微皱眉。

不过听到温润如玉的声音,连忙挤出个笑容,还礼后道:

“郡驾好意史鼎本不该拒绝,只是明日我就要回西南了,还想和家人团聚,下次我再回来一定登门拜访。”

在景顺帝时期,史家兄弟就早早投靠了景顺帝。

除了几家实在亲戚,其余老亲除了逢年过节基本的礼数,已经算是断绝了走动。

现在朝中形势对开国一脉不利,史鼎如何会同他们再有什么联系?

这样明显的敷衍,显然让水溶有些下不来台。

不过他却丝毫不见恼怒,反而满是遗憾的道:

“既然如此,就不打扰了。”

说完,他还让开路,示意史鼎先走。

史鼎虽然有些诧异,却没有犹豫的拱手道:

“多谢郡驾体量。”

说完,他便匆匆上车,还低声吩咐长随道:

“去城北楚国侯府。”

“是。”

长随应了一声,调转马头离开。

后面的水溶一脸笑容的目送,心中正想着,明日要带人过去送送史鼎,到时候在谈应该也不算晚。

没想到,史鼎的马车却往侯府往相反的方向走了。

这不由让水溶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另一边,冯一博才一刚到家,正想去找李守中谈谈,门子就过来通报:

“大爷,史家的忠靖侯刚刚来访,此时就在门厅侯着。”

“哦?史家来人了?”

冯一博毫无意外,脸上还挂着笑意道:

“你让人先将他带到正堂,说我回去更衣之后马上过去。”

“是。”

等冯一博换了便服,来到正堂!

还没进门,他就笑着高声道:

“哎呀呀!叔父前来有失远迎,实在是冯渊的罪过。”

史鼎问声知道是他来了,连忙起身相迎,拱手的同时客气道:

“哪里哪里!是史某人不告而来,实在有些唐突。”

冯一博连忙扶着史鼎坐下,笑着道:

“按理说,叔父回了都中,本该做晚辈的前去拜见,实在是年前年后的,礼部那边脱不开身,还望叔父不要怪罪。”

史鼎微微起身,再次拱手道:

“楚国侯折煞我了,您的大名史某人早就如雷贯耳,可惜我一直在西南驻守,无缘得见,所以今日才冒昧前来,蒙楚国侯不弃,终究有缘得见,但愿没有耽搁楚国侯的正事。”

冯一博连忙将他按住,自己也坐到主座之上,摆手道:

“叔父客气,除了宫里的事,哪还有什么比见叔父更重要的?”

说着,他给自己倒了杯茶,随意的啜了一口,又道:

“说起来,贾史王薛四家同气连枝,内子出身薛家,叔父自然也是冯渊的长辈,咱们就别互称侯爷了,叔父叫我一声一博就好。”

这是从宝钗这边论的。

若从黛玉那边论,应该喊舅舅。

史鼎闻言,笑着点头道:

“既如此,我也从善如流,托大叫一声一博了?”

冯一博摇摇头,带着一丝嗔怪道:

“叔父本就是长辈,哪里来的托大?”

见他如此,史鼎笑了笑了,也没再继续寒暄,而是直入主题,问道:

“听闻一博公务繁忙,很少接待外客,今日我一到就被迎了进来,想必一博是猜到我的目的所在了?”

他在门厅等候的时候,见门子礼貌又熟练的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访客。

唯独自己被客气的留下,还有人奉上香茗待客。

显然,这是冯一博早有吩咐。

联想到之前卫夫人所言,史鼎心中隐约有些不解。

“都是实在亲戚,自然不是外客,更何况叔父久不在都中,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冯渊哪敢拒之门外?”

冯一博笑着遮掩两句,又话锋一转道:

“当然,对于叔父此来,我确实有些猜测猜,只是还不知到底是为哪一桩事了。”

显然,这是在试探史鼎,是否对新政的事有什么想法。

还是只为了史湘云的事。

史鼎闻言,笑着道:

“你我都是实在亲戚,大过年的,自然是为私事而来。”

他对新政的事避之不及,自然不想多谈。

不然被这位太后的亲信盯上,拿史家开刀怎么办?

冯一博点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道:

“史大妹妹那边可知道此事?”

他虽然有意将史湘云收到外室,但也不想强人所难。

毕竟,史湘云虽然平日一副大咧咧的模样,却也只是个才及笄的小女孩。

万一因此再寻死觅活的,就不值当了。

史鼎微微皱眉,觉得冯一博这话问的有些离谱。

闺阁女子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湘云知道不知道又能如何?

不过他又想到,冯一博曾言是为了补救湘云求他办事没办成,才会提起东海郡的提议。

想来,这可能就是想取得湘云的谅解。

史鼎想到此,便也不再隐瞒,苦笑道:

“说来不怕一博笑话,本来我和她婶娘是想在都中或是金陵那边,为她再觅佳婿的,可她从她婶娘那里听了你的建议之后,就起了远走海外的心思。”

冯一博闻言,心中大定。

或许湘云是心灰意懒,不想背负命硬克夫等名声苟活一生。

也可能是向往自由,想出去见识一下广阔天地。

总之,她是愿意去海外的。

这就好办多了。

史鼎顿了顿,似乎觉得这样说让湘云有些掉价,又忙补充道:

“说起来,这孩子也是命苦,我大哥大嫂就这一个女儿,无论如何我也不想她受到半点伤害,所以这些年我虽不在,她婶娘却也是竭心尽力,只是没想到啊,唯独在亲事上失了手。”

说到这里,他不由叹了口气,才继续道:

“唉!这孩子从小就格外懂事,恐怕也不是觉得没有颜面留在都中或金陵,而是怕拖累史家的名声,才会想要远嫁海外。”

这个可能冯一博倒是没想到,不过听起来似乎更有道理。

毕竟,这个时代很多人对于家族格外看中,甚至超过自己本身!

比如,当初有机会跟他走的元春。

冯一博点点头,表示理解,又道:

“林家妹妹和内子也多次和我说过,史大妹妹的经历确实让人怜惜。”

他先拿黛玉和宝钗垫了一句,随后又话锋一转,劝慰道:

“不过去东海郡也未必如叔父想的那样辛苦,去了那边相比留在都中随便嫁了,定然要好上太多,别的不说,只说东海郡王对女子很是尊重,很多事情都是她两位夫人代为处置,如史大妹妹这样秀外慧中,又才思敏捷的大家闺秀,在那边一定备受重视,到时候人尽其才,也不枉史大妹妹这些年在闺中读的那些书。”

这话肯定是实话。

东海郡如今有钱人家不少,可秀才依旧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即使他兴办了不少学堂,短短几年时间也就是给青少年扫了盲。

行政公文的撰写倒还勉强,想达到科举的程度想都别想。

王熙凤和可卿虽然善于管理,可其实都读书不多。

后去的几个丫鬟也只是认得几个字罢了。

如探春和湘云这样的才女过去,可以直接文化司挑大梁了。

史鼎闻言,还是有些迟疑的道:

“可东海郡那边毕竟是瘴疠之地,我在西南见的多了,知道这些苦楚的……”

在大魏看来,东海郡就是不毛之地。

哪怕在西南驻守的史鼎,心中也觉得东海郡还不如西南。

即使是郡王府,也不会比他在西南的生活环境强多少。

冯一博一听,便笑着道:

“西南我虽然没去过,但在文献和奏折中也有所耳闻,和西南的崇山峻岭,草木茂盛,虫豸横行不同,东海郡王府所在之处,是一处风景优美,四季如春的盆地,如今也已经被开垦出来,没了那么多野兽虫豸的侵扰。”

听到四季如春的盆地,久在西南的史鼎就想到了蜀中。

这时,又听冯一博继续道:

“再加上东海郡王大力发展医学,在新城建了东海医学院,每个村镇都要派人求学成为村医,又约束百姓不许喝生水等,种种措施施行之后,瘴疠的影响大减。”

吹东海郡,冯一博是专业的。

毕竟这些举措,都是他根据前世的经验想出来的。

而听到这些举措,史鼎不由眼睛发亮,还微微起身,很是急迫的道:

“哦?这样真的有用?”

他在西南多年,瘴疠一直困扰着驻军和本地土人。

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那定能让土人彻底归心!

“叔父回去不妨尝试一下,不过两边毕竟地势不同,作用肯定会有些,但想必还要因地制宜才好。”

冯一博自然不会把话说满,只含笑看着对方。

听到这样的回应,史鼎也冷静下来,点头道:

“这倒也是,毕竟这样的问题存在了几千年,若是能轻易解决也等不到我去做了。”

冯一博见他如此,才笑着道:

“稍后我可以为叔父列个条陈,不管如何,尝试一下总是好的。”

“那就有劳了。”

史鼎点点头,就不再纠缠此事,而是绕回湘云的事,道:

“本来,我和她婶娘都是不同意的,毕竟我大哥大嫂就留下这么一个女儿,就算我舍出老脸,也会为他找个如意郎君。”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又道:

“可今日朝会之上发生的事,让我明白,就算她留在都中或是金陵,怕也难得周全,说不定,最后还是史家拖累了她。”

史鼎此来,确实是为了史湘云的事。

不过,见了冯一博的态度,他就知道这事问题不大。

所以现在正事谈妥,便忍不住开始旁敲侧击,想从冯一博口中试探一下朝廷对史家的态度。

说完这些,他又难免有些心虚,便继续找补道:

“所以我今日来你这边,就是想问问,东海郡那边实际情况如何,如今听了一博所言,我也可以放心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