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对于张松越能答应此事,冯一博其实并不意外。

身为前大魏内阁首辅,他比谁都清楚大魏的真实情况。

从景顺帝登极,君臣俩就像两个修补匠一样,齐心协力的在天泰帝的掣肘下,努力维持着大魏表面的稳定。

然而,就在彻底摆脱天泰帝之时,却传来景顺帝身死的消息。

这让张松越如何能够承受?

受到极大打击的他,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最终,君臣二人落得一死一废。

而冯一博就是拿准了,张松越病情稍有好转之后,在这样的巨大落差之下,心中必定还有不甘。

他让刘正过去劝说,就是以刘正的人品让张家安心。

同时,也是在给张松越一个台阶。

张松越此前的稳健,是十几年来的惯性使然。

上面的天泰帝犹如达摩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让他和景顺帝都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但习惯归习惯,不代表他不知道变法的好处。

他和陈勤之共事多年,自然知道陈勤之本就有改革之意,也知道陈勤之和他一样,一直在等待机会。

如今他卧病在床,已经没了机会。

而陈勤之却恰恰等到了机会,既然他入主内阁,开启变法也是理所应当。

但变法之事在历朝历代也都有例可循。

成了,青史留名,中兴之臣。

败了,一样留名,遗臭万年。

张松越虽然觉得风险很大,可也不得不承认“摊丁入亩”的提案有成功的可能。

虽然冯一博的做法,在他看来有些自欺欺人之嫌。

到时候朝中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假托先帝遗志。

但张松越又不得不承认,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大义的名份,将锅甩给已经凉了景顺帝。

常言道:人死为大。

何况死的还是皇帝。

先帝背锅的事,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不差景顺帝一个。

张松越如今已经断绝仕途,彻底离开了朝堂。

说句不好听的,人走茶凉,再无半点影响力。

他不参与,这件事也有陈勤之来做。

而他与其中,唯一的风险就是被人扣上一顶“同党”的帽子。

可这样帽子对于一个混迹官场数十年,做过内阁首辅,被人弹劾的次数数都数不过来,早就可以唾面自干的政客来说。

根本就不算事。

但只要他参与其中,若是事成,他有青史留名的可能。

甚至,以他曾经的威望,被当做变法的奠基人也大有可能。

说句不该说的,有些人为了青史留名可以抛家舍业。

而他只要做个证明,就有这样的可能。

就算是失败了,也有主持变法的人来承担大部分后果。

而张家最多是断绝家人的仕途,倒也不至于害了性命。

可以说,仅仅是做个证就能青史留名,足够张松越动心了。

可话虽如此,该做的冯一博还是要做到位的。

即使是张松越这样的儒学大家,有时候也是自己的刀难削自己的把。

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走了科举之路,在外做官,倒是不用操心。

但三儿子张修慎一直在身边伺候,并无读书的能耐。

得景顺帝的恩荫,在国子监进修。

为表诚意,冯一博还是安排人保举他成为正六品的吏部主事,以此来安一安张松越的心。

这边,冯一博还在为摊丁入亩的事,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

另一边,史家后宅。

湘云正和她二婶娘,也就是史鼎的夫人卫氏正在叙话。

此时的她,正疑惑的看着这位将她养大的二婶娘,也不知这位婶娘找她所为何事。

说起来,最近几个月她都很是憋闷。

受到山东两桉的影响,开国一脉很多都牵扯其中。

这其中倒是没有史家的事,然而却牵扯了卫氏的娘家。

而早在前几年,元春晋为贤德妃,荣府声势无两之时,卫夫人就和史鼎商议着,要将与荣府关系极近的湘云,许给自己娘家的侄子卫若兰。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能使卫家不与宫中有直接关系,又能间接有了关系。

既能控制风险,又不耽搁从中借势。

对于卫家来说也是一举两得。

而且卫家是她的娘家,自然知根知底,对于湘云这样的怙恃双失的女孩子来说,也是极为周全的一个选择了。

可以说,除了湘云本人,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门顶好的亲事。

就连一向疼爱湘云的史老太君,也一样对卫氏赞不绝口。

毕竟把湘云嫁到自己娘家,任谁知道都会觉得她真的对湘云视若己出了。

一开始的时候,史卫两家都没着急。

毕竟当时湘云尚未及笄,年纪还小不用急于一时。

只是没想到,两边才商议婚事就遇到第一次国丧。

随后,这国丧就接连不断,定亲的流程就一拖再拖。

几年过去,两边才刚合完了八字、互换了婚书。

然而,这一次卫家受山东两桉牵扯,被抄家去职,一落千丈。

卫家遇到了难处四处走动,最后就将希望寄托在没受牵连的史家。

卫夫人自然很想帮娘家一把,可史家兄弟都不在都中,想来想去,她便叫来湘云相询。

“湘云,你常和荣府来往,那位老祖宗和太后可常通气儿?”

两人打过招呼,她就先问起荣府的事,随后还轻轻一叹,直接点出自己的目的。

“唉!也不知道,山东之事可还有什么转圜的余地。”

听了卫夫人的话,湘云自然明白她的意思。

这八成想让她去帮忙说项,看看卫家是否还能翻身。

然而她在荣府被抄之后也没再去过。

更何况她一个闺阁女子,哪里能插手这些?

湘云犹豫了一下,便只能苦笑着道:

“我知太太忧心卫家的事,可这事牵扯那么多家老亲,就连荣府也未能幸免,更何况我一个女儿家……”

说到此处,她就没有再继续,转而道:

“若是想得太后的情面,怕是太太要亲自拜见荣府那位老祖宗,许能看在史家的面上,帮忙同太后求求情。”

这些年,这位二婶娘待她如亲女。

不管是因为她父母的遗泽,让史家多了一个侯爵。

还是史家兄弟情深,对她这个孤女很是爱怜。

又或是,仅仅因为顾忌名声。

总之,她的一应吃穿用度都和史家姐妹们一样,平日的教导管束也都没有什么不同。

就连亲事,卫夫人也都尽心尽力,要把她嫁到自己的娘家。

湘云心里也明白,叔叔婶娘对自己都很好。

可就算对自己再好,自幼没了双亲的她也难免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正因如此,她从小就爱往荣府跑。

似乎,只有在荣府的她才是真正的她。

但她在荣府玩闹尚可,哪里有什么脸面给人求情?

反倒是卫夫人可以代表史家,去找史家出身的史老太君要个情面。

可卫夫人闻言,也不由苦笑道:

“湘云,你这可就误会我了,若是老太太那边,自然是我亲自去说,毕竟也是史家的姑奶奶,我还是能说上话的,问你一句只是想知道知道荣府的情形。”

说到这里,她面上露出一丝期待,缓缓说出自己真正在的目的。

“另外,我还听闻,此事由楚国侯而起,想必他定能干涉一二,而咱们史家和她家却素无往来。

倒是楚国侯夫人是薛家大姑娘,在荣府时候就与你相熟。

我就想着,让你帮我探探口风,看荣府那边可知道些底细,如果可能,咱们就看能不能走走她的路子,真若是能松些口,我再亲自拜访。”

史家和薛家同为四大家族,自然也有走动。

只是冯一博当朝驳了贾赦的面子,若卫夫人代表史家,一旦被拒怕就没了转圜的余地。

正因如此,她才想让湘云去打打前站。

不求直接建功,至少先知道知道那边的态度。

可湘云一听让她找宝钗求情,顿时眼神有些闪烁,口中也迟疑的道:

“宝姐姐……就是薛大姑娘如今有了身子,我去看看倒是应该,但楚国侯家里子嗣不兴,阖府上下都对宝姐姐这次有孕格外重视,若是我这时提及此事,恐惹楚国侯不悦,到时候难免事与愿违。”

别看她平日在荣府和冯府都大说大笑的,说话穿衣都无半点顾忌。

就如有一次听戏时候,王熙凤觉得龄官长得像林黛玉,将其拉出来对众人戏谑发问。

众人皆笑而不语,只有史湘云一人说像黛玉。

类似的事情不少,大家也只当她有些童言无忌罢了。

可她在史家的时候,却是一副知书达礼的模样。

不然卫夫人也不敢带她多次面见南安太妃那样的贵人,不然失了史家的礼数,当家主母的面子往哪放?

湘云小的时候还弄不明白,每次卫夫人让她一层又一层的穿衣,自己为什么不喜欢。

只以为自己不喜欢太繁复啰嗦的东西,每每脱离卫夫人的视线就想换身衣服,为此还抢宝玉的衣裳往自己身上套。

慢慢的,湘云才知道,她就是不喜欢这种生活。

就像她也不喜欢卫夫人让她穿的那一层又一层衣服一样,让她感到了极大的束缚。

但寄人篱下,她叔叔也不在都中,一切都由卫夫人做主。

别说是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就连她的亲事,也是卫夫人力主之下订的卫家。

对这门婚事,湘云其实并不如何开心。

她倒并非不满意卫若兰这个人。

相比都中各家的公子,尤其是贾府那些,卫若兰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她不满意的地方,只是不想未来依旧活在她二婶娘的影响之下。

可惜,在这个时代,她对婚姻大事没有任何话语权。

哪怕卫家已经被抄了,只要没退婚,她就必须要嫁过去。

正是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压抑久了,她才会喜欢在荣府小住,在冯府小聚。

每次离开都会央着宝玉隔段时间就去接她。

因为只有在卫夫人的视线之外,她才能没有太多的束缚,无需顾忌的放肆玩闹。

在荣府和冯府的姐妹们,都当她是小孩子,任凭她如何也都不以为意。

这就像很多压力太大的学生党一样,即使放假也不愿意回家。

或是回了家中,也沉迷网络上肆无忌惮的感觉。

以此逃避现实的压力。

卫夫人听说宝钗有孕,倒也没多想,只是叹道:

“唉!这可如何是好?”

湘云见她唉声叹气也有些不忍,便轻轻一叹道:

“二婶娘别急,宝姐姐安分随时,处事周全,就算没有身子也问不出所以然来,既如此,我们还不如去找另一个。”

她并非不想帮忙,只是……

她对自由的渴望度远超常人,这让她对别人的劝告就极其抵触。

说湘云是这个时代的叛逆少女也不为过。

一开始,宝钗周全妥帖,对人真诚和善,让湘云很是喜欢粘着她。

可宝钗见她时常有逾越之举,就忍不住提醒过几次。

正是这些提醒让湘云觉得十分扫兴。

她在家里寄人篱下,遵循礼法,已经够憋屈的了。

如果在外面还被人劝阻,她能高兴才怪。

慢慢的,湘云下意识的就和宝钗疏远了些。

而宝钗对湘云,是对妹妹的包容和对她身世的同情。

她知道湘云在家里不如意,所以对湘云才更照顾。

但,凡事都有个度。

宝琴、黛玉偶尔也有逾越,但宝钗只需要一个眼神,最多再有几句劝告,就能让她们适可而止。

对于湘云的逾越,宝钗已经字斟句酌,说得很是委婉。

可劝过几次,又见识了几次之后,宝钗就选择了闭嘴。

毕竟就连宝玉的劝告,湘云都以“不愿意看别人鼻子眼睛的”这样的话回怼。

所以,宝钗对于宝琴、黛玉可以相对直接的提点,两人给的都是正向反馈。

但对于反应激烈的湘云,慢慢看明白的宝钗就选择了沉默。

相对的,也难免有了几分疏离。

这份疏离不明显,但当事的两个人还是有所察觉的。

所以湘云下意识的就不愿意去求宝钗,不想去求一个会对她说教的人。

好在,湘云向来聪明,姐妹中数她有些捷才。

短时间内,她就想到了避免去求宝钗,又能达到同样效果的办法。

“另一个?”

卫夫人闻言一愣,却没明白湘云的意思。

“这几日二婶娘让人送我去趟林府吧。”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我在贞观朝当神豪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隋唐:我岳母是萧皇后大唐龙牙帝临鸿蒙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新特工学生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明:家妻上将军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唐:李二,还钱我在异界开镖局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长宁帝军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明末大寨主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三国:开局曹操送吕玲绮和貂蝉他比我懂宝可梦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南宋特种兵满级账号在异界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胎穿李承乾,摆烂出盛世大唐全军列阵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