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冯一博还以为李守中的话都说完了,已经起身准备想告辞。

见完了老的,他还再去看看小的。

准备去逗逗女儿冯熳。

半年不见,女儿都不认识他了。

进府的时候匆匆一瞥,小冯熳都不敢直视他。

“对了!还有一件事,也与这事有关。”

他刚一起身,李守中却想起什么似的。

先叹了口气,才道:

“唉!说起来,你半年前担忧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

半年前?

冯一博闻言又坐下,迟疑道:

“恩师指的是……”

说到半年前,他的心里就“咯噔”一下。

显然有了一些不太好的猜想。

果然,就听李守中又叹了口气,道:

“唉!你走后不久,为了应对边军催饷,朝廷又发了不少新钞,所以……”

不出冯一博所料,正是新钞的事。

一时间,他的心情有些复杂,苦笑着接口道:

“果然超发了吗?”

虽然他早就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但内心还是不希望这件事发生。

不然当初冯一般也不会上疏,展示自己那半吊子的经济学了。

可惜的是,李守中闻言点点头,也苦笑着回应道:

“如今汇票和新钞都只能折半兑换,而且还停留在口头,户部已经暂停兑付,商量着还想再降一降。”

当初,冯一博给他讲过的那些。

什么“准备金”,什么“超发”等等的后果。

现在已经应验了大半。

剩下的,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

若不是这次的议和条款包含巨大利益,让朝廷和百官又看到了希望。

估计新钞和汇票,早就如冯一博当初预言的那样。

变成废纸一张!

李守中有时候颇为懊悔,认为这事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觉得,当初自己没有把徒弟的话当回事。

让冯一博孤军奋战,一个人上疏。

这才导致内阁和皇帝对此不够重视。

如今造成这样的局面,他心中难免也愧疚不已。

因此,这件事他才留到最后。

看起来像是刚刚才想起来,实际上是因为他有些难以启齿。

但这事涉及此次利益之争,李守中又不得不提。

当初因为不信冯一博,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如今,他又带着庞大的利益回来。

李守中总不能再让他稀里湖涂的上朝,被人吃干抹净吧?

“短短半年时间,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吗?”

一听不止新钞,连汇票都已经折半兑换。

冯一博的心中也难免有些复杂。

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自己早有布置,将汇票全部出手。

还是该感慨自己所做有限,没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是否贬值取决于信心,增发过快的结果就是蒸发。”

最后,他的庆幸和感慨,都只化作一声叹息,又道:

“我早说过,金融就是脱缰的野马。”

说来,其实这事和他也脱不开关系。

东海郡手里的汇票,本就体量不小。

再加上还有薛家的推波助澜……

南京户部的银子,差不多就是被他们两家挤兑一空的。

而汇票每年发行的数量是赋税的二倍,本来就是超发。

一年一年积累下去,通货膨胀自然在所难免。

若是按照费纮原本的设计,可能还会慢慢贬值。

但现在有人挤兑,一下就清空了户部银库。

那接下来的崩盘就在所难免。

而且,不仅是汇票超发,朝廷还增发了新钞。

这一下,超发的数额可就不止二倍了!

冯一博走后,为了让边军尽快发兵。

辽东的军饷又用了大量的新钞。

也就是说,今年的税赋都还没收呢,就又开始超发纸币!

对于这样的情况,内阁也是束手无策。

即使景顺帝想起了冯一博的奏疏,可想要亡羊补牢也已经晚了。

最主要的,就是没有现钱。

通过户部核算之后,最后只能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

景顺帝和内阁定下了一个减半兑换的法子。

希望能暂时缓解一下挤兑的压力。

但是,就像冯一博说的那样。

金融的事,很多时候是和信心有关的。

一旦开始减半兑换,朝野上下立刻就对纸币失去了信心。

这一下,别说是减半。

就算是一成,也都争相挤兑。

户部因此不得不暂停了兑付业务。

若非冯一博的议和条款,及时送了回来。

估计这会儿所有纸币都要成废纸了!

李守中听到他的叹息,只能苦笑着继续道:

“所以,你这份议和条款回来,除了有很多人眼红,其实也还是有不少人支持的。”

大多人对于议和条款都是一知半解,没注意黑龙币的字样。

习惯性的就以为是四亿两白银。

即使是分为四十年,每年也有千万级的银子。

有了这样的利益背书,那汇票和新钞就有了起死回生的可能。

甚至不少人都后悔,之前低价出手了不少纸钞。

为此发生冲突的也不在少数。

对于议和条款的巨大利益,李守中自然也难免有些感慨。

只是,想到冯一博即将面对的复杂局势。

他又难免有些替冯一博头疼。

“因为他们希望这钱到了之后,就能正常兑付新钞和汇票。”

听到李守中这样话,冯一博顿时更加疑惑了。

他眉头紧锁,喃喃道:

“那为何还有人弹劾我?”

话一出口,冯一博又恍然大悟。

“噢!原来如此!”

他不由摇头失笑,随即又冷道:

“说来说去,他们不是不同意这个议和条款,只是惦记上了东海郡的钱?”

怪不得,刚才李守中说新党惦记东海郡。

冯一博还以为他们和开国勋贵一样,是眼红其中的利益呢!

搞了半天,原来是这个意思。

“不错,新党惦记东海郡,大多就是因为这事。”

正是因为如此,李守中才更加无奈。

说到这里,他不由轻叹一声,才道:

“说来,他们也算是为了大魏。”

新党之中,肯定有很多人单纯眼红庞大的利益。

但作为新党魁首的内阁首辅张松越,肯定不会单纯因为眼红这么简单。

他那个位置上,需要考虑的是不仅是一党。

而是全局。

当然,不论是一党,还是全局。

最终都是那两个字。

利益。

“呵!”

冯一博冷哼一声,嗤笑道:

“好一个新党!好一个为了大魏!”

他眼神逐渐变得不屑,冷笑道:

“这是‘以爱国之名,康他人之慨’,可真是好算计啊!”

东海郡打生打死,把一半好处都给了大魏。

这些人还不知足?

真是为了大魏,他们怎么不把自己的身家捐了?

何况,即使把东海郡的利益让出来,最后不过便宜大魏的官僚阶层。

毕竟汇票和新钞都是大额纸钞,平民百姓涉及到的少之又少。

为了大魏,苦一苦这些官僚怎么了?

凭什么让东海郡为他们买单?

就如之前说的那样,冯一博确实对大魏这个中原王朝很有归属感。

但他的归属感,或者说“忠心”。

不是对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

更不是趴在王朝身上吸血的阶层!

而是炎黄子孙传承不绝的华夏文明!

是多元一体的种花民族!

如果有需要,他可以散尽东海之财!

如果有需要,他也可以抛头颅洒热血!

如果有需要,他什么都愿意!

但前提,那是在整个民族遇到危机的时候。

而不是那些名宦世家和皇族宗室,几家几姓的危机。

古代大多王朝的根基,都是小农经济。

这就注定了,底层百姓大多自给自足的规律。

汇票和新钞最多延伸到商人那里。

再往下,他们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一张面额最小的纸币。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

很多百姓连银子都不一定见过!

虽然,说普通人家每年的花销在二十两左右。

但这个二十两只是一个估值,而不是现钱。

这其中包含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所有的吃穿用度在内。

其中的吃穿就是大头,也就是米和布的价值最高。

真正见到的现钱,可能就是几串铜钱。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句话,适合所有古代王朝!

对于“遍身罗绮”之人,冯一博可同情不起!

李守中见他杀伐之气又显露出来,担忧的叮嘱道:

“后日朝堂上,你万万不可这般态度!”

他虽然在朝中没有表态,但心里其实也希望东海郡能让出这份利益。

说来说去,李守中也是这个时代官僚体系的一员。

他为人端方,忠心于大魏。

理所当然的会为大魏朝廷着想。

自然不会像冯一博那样,真的将家国民族分的那么清楚。

他的思想里,都是宗法社会的根基。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

也就是所谓的“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这样的格局不能说不对,只能说是时代的限制。

所以他其实担心的,根本不是庞大利益的归属。

而是这个徒弟为了东海郡,会和朝中各方势力叫板到什么程度。

先前听他说,东海郡可能会独立。

李守中对此很是纠结。

他既怕徒弟硬来,以后在朝堂再无立足之地。

又不想东海郡被逼反,从此脱离大魏。

这样的纠结,也是他两次强调“态度”的原因。

其实,冯一博的杀伐之气确实很重。

但却与利益划分无关。

可若冯一博的态度重了,最后可能就不好收拾了。

朝中无数势力都关注着此事的进展。

可以说,除了新贵那边。

所有人都期待着,能分润这旁大的利益。

只要能全都归国库,最后受益的就是他们!

可冯一博此时,却似乎并不担心。

听到李守中的叮嘱,他还笑了笑,才道:

“恩师放心,我心里已经有数了。”

李守中盯着他良久,最后还是忍不住道: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什么意思?

冯一博一听,不由微微皱眉。

这是警告我别不知天高地厚?

好在李守中又继续道:

“凡事亲历是好的,但不能为了丈量山高地厚,纵身一跃。”

这话连起来,乍一听。

像是告诉他,遇到凡事不要着急。

不知道山多高,就去登山。

不知道地多厚,就去临渊。

但不要急于一时,纵身跳下去丈量。

可实际上,却又是在说。

不知天高地厚不可怕。

但为了丈量天高地厚,把自己搭进去就没必要了。

不管是哪一种意思,都是恩师的教诲。

冯一博闻言,就笑对道:

“做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方不负夫子教导。”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出自《论语》,说的是一个守门之人对孔子的评价。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李守中一听,就知道他心意如铁。

当他叹息着摆了摆手,不再多言。

有时候,有些事。

亲如师徒也只能点到为止。

师徒俩最后的话,听着像是在打机锋。

实则就是不想让对方下不来台。

李守中是良师,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该说的信息都已经说了,该劝的也都已经劝了。

再说下去,对师徒俩都不好。

冯一博也是好徒弟,自然也明白恩师苦心。

两人都已经表明了心意,他就起身告辞。

这边的秘谈结束,冯一博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以他的聪明,自然听出了李守中的弦外之音。

他也明白,后日朝堂之中。

必然要面对群情鼎沸。

情势不容乐观,还在他的预料之中。

但纸币超发的事,与议和条款的事联系起来。

还是让他稍稍有些措手不及。

这两件事一旦联系起来,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

皇帝和内阁也大概率会偏向于吃掉所有利益。

内阁是新党为主,显然是想吃干抹净。

不然恩师不会对他说那么多。

就是不知道,东海郡在景顺帝心里的份量。

若是他将东海郡,还有这次议和吞下的胖子岛。

这些海外飞地当做他开疆拓土,可以名垂青史的大功。

那冯一博觉得,这事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最后应该很容易达成一致。

可若景顺帝宁愿放弃海外,也要先吃下倭国的全部赔款。

那这事解决起来就会很麻烦。

不过,他也只是有些担忧。

但不管景顺帝怎么想,冯一博也不会坐以待毙。

管他是纸币超发,还是单纯觊觎利益。

只要是想从自己嘴里夺食儿,就要看看他的牙口好不好了!

一边走,心中还在盘算着这些糟心事。

不知不觉间,冯一博就到了尤二姐儿院里。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我在贞观朝当神豪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隋唐:我岳母是萧皇后大唐龙牙帝临鸿蒙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新特工学生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明:家妻上将军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唐:李二,还钱我在异界开镖局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长宁帝军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明末大寨主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三国:开局曹操送吕玲绮和貂蝉他比我懂宝可梦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南宋特种兵满级账号在异界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胎穿李承乾,摆烂出盛世大唐全军列阵大时代1958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