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老祖宗先歇歇,我安排好了还要出城。”

贾蓉听尤老娘提起冯一博,当下就不敢再攀扯了。

虽然他和冯一博年纪相差不多,但冯一博辈分、身份都高他太多。

若是招惹到了,他父亲贾珍定然不会饶了他的。

当下和尤老娘告辞出来,又在府中转了一圈。

见都已经安排妥当,贾蓉才赶回寺中通报。

这边得了消息,贾珍就连夜分派各项执事人役。

着人预备一切应用幡杠等物。

又找人掐算了一下,定在初四日卯时。

请灵柩进城回府。

这边已有人主持,再用不上自己。

冯一博便和贾珍夫妇说了一声,就告辞回府。

只等在宁府办事的时候,再过去祭吊便是。

他回府之时,天色已晚。

但一进府里就被李守中叫去说话。

师徒两人书房对坐,李守中直接问道:

“宁府那边如何?”

冯一博没有多想,当下回道:

“宁府珍大哥已经从孝慈县回来,还带了圣上的旨意,定在初四那天,扶灵回府中停放。”

李守中闻言点了点头,面色带着几分犹豫,又问道:

“你这几日在那边,可有发觉什么异常?”

冯一博闻言,难免有些奇怪。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老实回道:

“若说有什么异常,就是宁府大老爷是吞金服砂,烧胀而殁。”

李守中闻言,先是一愣。

随后轻叹一声,道:

“嗯,这么说,是自杀了?”

冯一博见他神色有异,便皱眉试探道:

“恩师的意思,莫非怀疑有人杀他?”

李守中说完似乎就在出神,闻言摆了摆手。

“倒也不是,只是随口问问。”

这话听着就有遮掩之意。

没等冯一博再问,还顾左右而言他,先问道:

“这几日你不用再去了吧?”

冯一博见此,心中疑惑更甚,口中道:

“珍大哥回来亲自坐镇了,我就不去了。”

想了想,又补充道:

“等扶灵回了都中,我再过去祭吊一下,也算尽了亲戚的礼数。”

李守中有些心不在焉,点点头就不再说话。

冯一博见此,犹豫了一下,又关切道:

“恩师,我看您老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

李守中闻言回过神来,面上露出一丝犹豫了。

片刻后,他重重的叹了口气,道:

“唉!一博,贾府和尤家都同你有亲,这几日你在铁槛寺帮衬,倒也应该。”

说到这里,他面色变得郑重,叮嘱道:

“但你切记,尤家无所谓,可宁府的事,千万要少掺和才好。”

李守中为人端方,向来不在背后说谁的不是。

今天却几乎指名道姓,不让冯一博往来宁府。

冯一博闻言心中疑惑难解,便直接道:

“恩师,您说的我还是不太明白。”

虽说宁府不堪,但也只是内部。

说实在话,贾珍和他的关系还过得去。

“正是因为你不明白,我才没有阻止,宁府的事,远比你想的复杂。”

李守中面色有些复杂,又解释道:

“只当亲戚走动无妨,但若走的太近,难免有些麻烦。”

冯一博闻言一愣,不解的看着他,道:

“这是为何?”

李守中此时面露追忆之色,缓缓讲述起始末。

“当年太祖时,贾敬身为宁国公府嫡子,又中了进士,风头无两,一跃成了四王八公之中的扛鼎人物。”

贾府的第一代,是贾演、贾源两位国公。

从他们为子孙起名,就能看出二人的高瞻远瞩。

贾府的二代是代字辈,名为:代化、代善、代修、代儒……

一听就知,是有化善修儒,以代替军中之功的意思。

如果说这还不够明显,那三代更是直接以“文”为字辈。

显然为贾府的延续,定好了调子的。

然而,当时四海初定,时不时还有战事。

贾代善、贾代化两人作为国公继承人,还曾亲自带兵上阵厮杀。

最后一个延续了国公之位,一个领了京营节度使之职。

虽然没有达成两位开创者的预想效果,但也让贾府的荣耀延续。

之后的三代之中,贾敷早夭。

贾赦标准的纨绔,不学无术。

但贾敬、贾政都很上进。

尤其是贾敬天资极高,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

他是乙卯科进士出身,距今已经有三十余年。

贾敬勋贵出身,祖上余荫尚隆,又得中进士。

若是稳健发展下去……

入阁称宰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时,从贾敬身上,似乎都看到了贾府未来新的辉煌。

“可惜,在二十几年前,宁荣两府欲行三国诸葛旧事,两府各执一支,分别支持两位皇子。”

众人多知诸葛亮,却有很多人不知诸葛家是当地望族。

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自不必多说,

而他的族兄弟中,诸葛瑾在孙吴,诸葛诞在曹魏。

三兄弟分别在三国为官,还都身居高位。

这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甚至还有人以此相传,把他们说成诸葛家族的“龙虎狗”。

当然,综合当时的情况来看,三人应该不是有意为之。

但后人从结果上来看,难免觉得这是大家族的手段。

是诸葛家的一盘大棋。

多方下注!

也就是俗话说的,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

这样的事,冯一博其实有些不能理解。

以贾府的地位,只要居中斡旋,不偏不倚。

不该参与这样两难的事啊!

“荣府和还是皇子的太上皇这边走的近,而宁府以贾敬为首,则和太祖长子,义忠亲王走得极近。”

太祖的子嗣之中,以义忠亲王为长,太上皇为嫡。

立嫡立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题。

尤其太祖迟迟不立太子,无数人纷纷规劝。

荣宁二府,也正好两支。

为了家族能延续辉煌,竟选择两头下注。

在大多人看来,可能是一招昏棋。

但在当时情形下,也属无奈只举。

太祖长寿独揽乾坤,熬死一众勋贵。

各府新一代当家人,没有长辈的声望。

只能被动参与到这场夺嫡之中。

虽然没人敢明着再多说什么,可暗中的争斗之激烈。

竟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若只是夺嫡也还罢了,可太上皇登极后,义忠亲王却并未放弃。”

这话一出,冯一博就是一愣。

已经输了还不放弃,那不就是造反吗?

可他从未听过这些秘闻,丝毫不知还有这样的大事发生过。

这就看出家中传承的重要了。

冯家只是普通乡宦之家,即使他父亲曾在南京兵部任职。

可对都中的大事,显然并无太多了解。

尤其,冯父早早离开人世。

就算知道也来不及,或者没必要,对冯一博说这些。

“十三年前,义忠亲王谋反,于铁网山布局刺杀太上皇,虽然失败身死,可太上皇也因此重伤,才匆匆传位给当今圣上。”

十三年前,天泰帝禅位。

当今登极大位,于次年改元景顺。

冯一博知道这事,但并不知道原因。

没想到还有这样一桩秘闻隐藏其中。

可是……

“难道宁府……也参与刺王杀驾了?”

不对啊!

冯一博说完就绝对不对劲。

若是贾敬参与刺驾,现在早就该抄家灭族了吧?

果然,李守中听到他的问题,轻轻摇头,道:

“贾敬虽然没有参与,可太上皇登极后,他和义忠亲王还有走动,若是真查下去,怕也很难脱清关系。”

开国勋贵和皇家都起于金陵,难免沾亲带故。

就算义忠亲王失势,有些来往走动也正常。

但义忠亲王策划刺杀皇帝,若是成功自不必说。

可他失败了,那这事就没那么简单了。

怕是要牵扯无数!

“不止是他,四王八公之中,半数都因此事受到牵连。”

果然,怪不得开国勋贵很多爵位降得那么快!

冯一博一直以为,是太上皇有意为之。

削减勋贵的影响和权力,是每个合格的帝王登极后该做的。

没想到,他竟然猜错了。

搞了半天,不是皇帝的手段。

而是被人牵连!

“贾敬当时也怕连累家里,从此辞官让爵,自囚于会真观中,听说每年只除夕当日回来祭祖,其余一概不闻不问。”

当初可卿这个嫡孙媳妇的“葬礼”,贾敬都不曾参与。

只托人说了一声,留在山里修道。

冯一博还以为他真醉心于此,想寻求长生。

没想到,贾敬的确追求的解脱。

但显然不是修仙,而是为了家族。

“四王八公之中,被此事牵连的,也或是自囚,或是换人降等袭爵。”

即使如此,四王八公依旧不可小觑。

可想而知,当年他们的派势多强。

冯一博没想到,自己接触的还是“削弱”版的。

就算这样,也把他弹劾下野。

可见四王八公在朝野的根基有多深了。

“而且,如今他们都对忠顺亲王都敬而远之,不敢有一丝关联,也正是因为此事。”

怪不得!

冯一博之前还奇怪,贾府等一众勋贵,为何不与忠顺亲王走动。

他以为是忠顺亲王掌握龙鳞卫,不与他们往来。

没想到竟然也是因为这事!

“另有史家长子史鼏(音同幂),在铁网山为了救驾身陨,才有了如今史家的一门双侯。”

史家长子史鼏,正是史湘云的父亲。

湘云比黛玉小一岁,今年正好十三岁。

怪不得她还在襁褓中,就被养在叔叔家里。

原来也因此事而起!

怪不得开国勋贵中,就史家与别人不同。

到了现今也依旧受到重用。

史家两位侯爷都是封疆大吏,不声不响的镇守一方。

“原来还有这等秘闻。”

冯一博听到这里不由感慨一句。

都说荣府多纨绔,没想宁府倒是更厉害。

竟然还牵扯到了造反之中!

这么一看,贾赦纨绔,贾政迂腐。

最多就是让贾府逐渐衰败,却无传承之忧。

而贾敬虽然优秀,却差点撅了贾族的根!

“所以,恩师怀疑贾敬之死……”

显然,冯一博问的是太上皇。

若贾敬当年真的牵扯到刺杀之事,那太上皇就有理由弄死他。

也有这个实力让他死的悄无声息。

可是……

“没有必要。”

李守中摇头,直接道:

“若是那位想让他死,他早就死多少次了。”

顿了顿,又补充道:

“估计是他自觉罪孽已满,吞金自尽了吧。”

冯一博闻言,却不这么认为。

太上皇被刺杀重伤,还因此禅位。

说不得这些年也没放弃调查。

稍有牵扯,直接弄死都是轻的。

若找到了证据,抄家灭族也未可知!

从书房出来,冯一博心中还在消化这些秘闻。

这就是有根基的好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保命。

看来他要和四王八公,尤其是降等袭爵的人家要保持距离了。

只要太上皇还在,说不得谁被牵扯出来。

这就是一颗颗定时炸弹!

他一边想着,就到了尤三姐儿这边歇下。

说了两句宁府那边的情况,又关心几句二姐儿的情形。

尤二姐儿怀孕已逾三月,妊娠反应渐渐停止。

现在每天按照冯一博的要求。

肉蛋奶、蔬菜水果等,一应俱全的供应着。

但又不敢让她多吃。

这是因为,这时候生孩子全靠自己。

不吃容易缺少营养,吃多了却可能要命。

孩子若是在肚子里养得太大,就会难产。

同时冯一博还让她适量保持活动量,避免身子太虚。

这边两人说着说着,尤三姐儿就缠了上来。

姐姐有孕,让她心中难免有些攀比心理。

一夜缠绵不再话下。

到了初四,贾珍扶灵回府。

一路上丧仪昆耀,宾客如云。

自铁槛寺到宁府,夹路相看的何止数万人!

其中有嗟叹宁国先祖荣光的,也有羡慕宁国如此派势的。

又有一等酸腐读书人,说是“丧礼与其奢易莫若俭戚”的。

总之,路人议论纷纷,都说道着贾府。

至未申时,灵柩终运至宁府,停放在正堂之内。

都中各府都有人来。

供奠举哀已毕,亲友渐次散回。

冯一博心中记着李守中的叮嘱,不想多留。

过去凭吊一番。便匆匆告辞。

一时,只剩贾族中人。

分理迎宾送客等事。

一众贾府近亲,都还在孝慈县没回来。

只宝玉带着几个小字辈在此陪祭一阵。

贾珍、贾蓉两父子,此时为礼法所拘。

不免也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

人散后,宝玉便直接回了荣府。

贾珍父子则去后院寻小妾们玩乐去了。

【今天这章宁府旧事的解读,可还符合大老们的预期?】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