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明假期将过,明日就要到部里应卯上班。

现在天色还早,才过午时。

冯一博收到邀请便直接起身直奔林府。

林如海早安排了人在门口等他,人一到就被带到书房之中。

“叔父。”

一进门,见林如海正在整理什么。

冯一博轻呼一声,同时见礼。

听到他的声音,林如海却头也没抬。

只说了声:“先坐!”

冯一博也不着急,就在一旁等候。

过了好一会儿,林如海似乎整理完毕,才放下手里的资料。

他抬头看着冯一博,笑道:

“叫你过来,是有一事相托。”

冯一博闻言,连忙起身,道:

“不敢,叔父直管吩咐就是。”

林如海笑了笑,摆手道:

“先不忙。来人啊!看茶!”

两人分宾主落座,立刻有人奉上茶盏。

林海又吩咐一声,道:

“你们下去吧,不要让人往这边来。”

下人应了一声,出去将门带上。

冯一博有些好奇,但林如海没开口他也没有多问。

待两人各自啜了几口茶,林如海又起身到门口。

推门四处张望了一下。

确认没有人后,他才坐回位置,道:

“这几日我可能要去一趟扬州,黛玉和她姑姑想托付你来照顾。”

这话一出,让冯一博顿生疑惑。

林如海如今已经卸了巡盐御史的差事,只有兰台寺大夫。

扬州也并非是他的老家,还去做什么?

疑惑归疑惑,冯一博闻言立刻应道:

“稍后我让人以我师娘的名义,把姑姑和妹妹接过去住着。”

若是寻常走动,以他自己的名义就行。

但现在是要住上一阵,即使早有婚约,也要注意些男女有妨。

因此托内宅长辈的名义最好。

冯一博先应了下来,随后才忍不住好奇道:

“只是叔父还去扬州做什么?难道圣上又派了差事?”

林如海见他想的周全,先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又听他问起扬州之行,便笑着问道:

“之前在扬州发生的事,你还记得吧?”

刚刚林如海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现在再听他提及扬州的前事。

冯一博愣了一下,随即联想到近日的那件大事。

心中冒出一个让他有些担忧的猜测。

“莫非叔父是想动甄家?”

林如海闻言,抚须而笑,赞道:

“你还真是一点就透。”

当下,他也不再绕什么圈子,直接道:

“不错,如今甄家彻底没了靠山,也是时候为国除害,也为黛玉母亲报仇雪恨。”

冯一博刚刚联想到的,正是甄家老太妃薨逝。

此时听林如海亲口承认,顿时眉头更紧。

他闻言有些犹豫,道:

“叔父,这事……”

林如海见他神色,便笑着问道:

“怎么?”

冯一博有些纠结,随后轻轻一叹,道:

“我只是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哦?”

林如海先是一愣,随后笑道:

“你怕是不知甄家都做了什么,若是知道了,就会明白我为什么选这个时候。”

冯一博轻轻摇了摇头,道:

“虽然不知具体,但无非事涉盐政,而盐铁之事自汉而有之,贪墨之事从未停过。”

《盐铁论》就出自汉代。

从那时候开始,盐铁一直是国家专营。

也是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

林如海闻言,更好奇了,问道:

“你既然猜到一些,为何还觉得不是时候?”

冯一博轻抿嘴唇,随后轻轻一叹。

“因为,老太妃尸骨未寒,即使甄家犯了再大的错,这时候看在老太妃面上,圣上都难免会留两份情面。”

见林如海皱眉,冯一博继续道:

“若是原本要抄家灭族,现在最多抄家,甚至可能还会给予安置。”

“若是原本要抄家,现在可能也只罚银,留下足够的体面。”

“若是原本罚银,现在可能是……”

说到此,他微微顿了顿,才苦笑着继续道:

“可能是罚酒三杯,一笑而过。”

见林如海听了眉头紧锁,冯一博又继续道:

“总之,有了老太妃的情面,圣上为表仁孝,定然降等而惩。”

林如海沉吟良久,才叹了口气,道:

“一博,你所料的方向没错,可显然低估了他们贪墨的数额。”

显然,林如海意识到自己有些急了。

但他坚信,即使景顺帝会如冯一博所说,给老太妃留些体面。

甄家也一样难逃制裁。

“嗯?”

冯一博闻言一愣。

林如海一指之前整理的资料,面色凝重的道:

“那边是我整理的账目,只是最后一小部分,就有近百万两。”

冯一博一听,脱口道:

“这么多?”

他不是惊讶于百万两银子,而是惊讶于百万两只是一小部分。

“早前我给圣上的秘折之中,已经有了大半的账目,这部分是你去扬州前没来得及整理完的。”

林如海起身走到书桉前,拿起账目递给冯一博。

“如今甄家没了靠山,我才在近日整理出来,准备给与甄家致命一击!”

冯一博接过翻看,见上面都是景顺十年前后的盐引。

他看着看着,有些疑惑道:

“这账目有什么问题吗?”

林如海笑着摇头,道:

“若只看这个账目自然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但只要对照户部账册立刻就能发觉其中隐藏的玄机。”

见冯一博有些不解,林如海便从头说起。

“当年太祖南巡,甄家祖上,也就是甄应嘉的祖父甄秋,还只是两淮盐商的总商,后因接驾之事有功,才被擢为两淮盐运使司转运史。”

原来,当年大魏太祖皇帝南巡,江南士绅不敢掉以轻心。

官府也调动了所有资源做好接驾的准备。

当时甄家是江南盐商之首,富可敌国。

接驾涉及到花钱的地方太多,官府就把甄秋推到前台。

让他来想办法解决一应问题。

甄秋自然不能独自承担,而是利用官府的威势。

将压力分给一众江南盐商。

接待皇帝可不是什么简单差事,尺寸很难拿捏。

尤其是创立一朝的开国皇帝,哪个不是杀人如麻的雄主?

若是稍有不慎,就后果堪忧。

而且大魏太祖南巡,除了游山玩水的心思外,显然还带着一些政治考量。

好在,甄秋在这方面做得极好。

他先是力排众议,没有听从太祖自己提出“力屏浮华”的要求。

而是以地方文武官员身着朝服,和江南各地的耆老、缙绅、生员等代表。

沿途跪伏恭迎。

还安排了八十岁以上老翁、老妇皆穿黄布或黄绢外褂。

手执高香跪接。

并在河道设龙舟灯舫,营造出一番“巷舞衙歌”的盛景。

就是这次接驾的筹划,加上两淮盐业总商的身份。

让甄秋入了太祖的眼。

最后,太祖一共六次南巡。

就有四次都由甄秋负责!

而且每一次,他都能想出不同的花样!

这让太祖十分尽兴。

龙颜大悦之下,特擢甄秋为两淮盐运使司转运史一职。

并且诰封甄秋为光禄大夫,奇珍异宝赏赐无数。

两淮盐运使司,就是现在的两淮盐政衙门。

当时的主官就是转运史。

而林如海的巡盐御史,是景顺帝后加派的差事。

并非固定官职。

甄家三代主持两淮盐政,直到景顺八年。

景顺帝才以体察民情为由,给了甄应嘉一个钦差江南体仁院的差事。

显然也是对一些事有所察觉。

“当年太祖南巡,花费无数,银子如流水一样泼洒出去。”

林如海也是江南大族,对这事显然有所听闻。

因为善于逢迎上意,甄秋入了太祖的眼。

可世人都羡慕他的荣宠,却不知甄家也是有口难言!

“所以甄家被点为盐政转运史,显然有补偿之意,应该是当时的共识。”

因为盐商有钱,他们成了江南官员眼中的肥肉。

任谁都想从他们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甄秋就是这样被迫出面迎驾,可用的却也是全体盐商的钱。

现在接驾成功,荣宠都归于甄家。

其他盐商自然不答应!

要知道,接待太祖那四次南巡。

以甄秋为首的扬州盐商,前后投入的银子高达数百万之巨!

加上向朝廷捐输的银子,那就更多了。

再大的财力,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于是,一众盐商便只能堵着,唯一看似得利的甄秋。

必须让他给个说法!

“当年太祖皇帝改革盐政,一改历朝历代之法,始用盐引之法,初时每年发放四十万引,就可收一百二十万两。”

太祖改革实施的预提盐引制,又点甄秋为转运史。

这让花钱如流水的盐商们,从中看到了可弥补亏损的可能。

不仅是他们,太祖帝钦定的两淮盐运使甄秋,也从中发现了可操作的空间。

双方一拍即合,也算各取所需!

但可惜,人的贪婪是没有限度的。

“可自太祖巡江南后,每年提引二十万至四十万不等,一直持续到我去之前。”

听到这里,冯一博一愣。

从太祖最后一次南巡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过去。

甄家还没收手?

“若以每引三两计算,二十几年来缺额至少也有千万两,再怎么补偿也说不过去了。”

每年增发二十万到四十万盐引。

如果说开始是弥补亏空,还说得过去。

毕竟是太祖默许。

可历经三代,二十余年。

那是一千万到两千万两银子的进项!

显然甄家把这事当营生了!

冯一博还从中发现很大的蹊跷,或者说就是明摆着的。

那就是甄应嘉先被调走,紧着接林如海又被点为巡盐御史。

很难说景顺帝不是故意为之!

“因我当年无意间发现蹊跷,便查验户部档桉,发现并无造报派项用数文册可稽,显有朦混不清,私行侵蚀情弊。”

“我再返回查询这笔账目的蹊跷,才知此项银两竟历来并未奏明私行动用?当时只觉甚可骇异!”

说到此处,林如海脸上露出一丝感慨之色,道:

“也是那时候,我才明白圣上派我巡盐的用意,可是我秘折上奏,圣上却只让我继续搜集证据,不要轻举妄动。”

不出冯一博所料,林如海也发现了这事。

没办法,景顺帝的安排太过明显。

冯一博觉得景顺帝和甄家彼此都心知肚明。

只是一个是提前止损,捎带敲打一下。

一个却只能垂死挣扎,疯狂捞钱。

为了弥补亏空,甚至不惜勾结倭寇!

“后来我想到今上和忠顺亲王都是甄老太妃所出,显然有所顾忌,于是按兵不动,以待时机成熟。”

这显然就是当初他没对冯一博说的原因,涉及的宫闱秘事。

这样的蛀虫,却因为顾及老太妃的面子,一直留到现在。

这样的内情若是抖出来,皇家的面子也不好看。

冯一博听到这里,却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那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不知道此事?”

林如海显然也想过这个问题,当下便回道:

“想来,当时还有太祖余泽,大魏国势又稳定上升,再加上太上皇仅有的两个皇子又都是老太妃所生,因此便也没深究。”

说到此处,他幽幽一叹,道:

“而如今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不断,圣上自然不能容忍他们继续。”

显然,现在大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不仅天灾不断,九边不宁。

还有满朝勋贵土地兼并等等问题。

甄家的事,就是这类问题的一个缩影。

冯一博轻轻叹了口气,道:

“这甄家也是疯了,怪不得疯狂敛财,还敢勾结倭寇,想是知道圣上有意动他们,想办法要尽力弥补些亏空,以免被赶尽杀绝。”

林如海点头,认同道:

“应当就是如此。”

沉默片刻,冯一博才又问道:

“所以叔父知道今上早有此意,再加上数额巨大,才觉得很有把握?”

林如海点点头,坦诚道:

“如今,老太妃也已下葬,想必送殡的队伍也将返回,我准备只等圣上一回来,就当朝提交最后一份证据,争取能拿到这个差事,到时候打甄家一个措手不及,免得再生什么变故。”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说到这里,林如海脸上露出憧憬之色,道:

“如此,也能早日告老,等你和黛玉完婚,就可以颐养天年。”

“叔父,您说的也有道理,但……”

冯一博抿了抿嘴,才道:

“我还是建议您再等等。”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