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安的做法带有一点点的欺骗性质,但自古以来又有哪个大人物不会去欺骗百姓呢?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欺骗吧!完全不欺骗百姓的领袖是没有的,又或者说,只有傻子才会完全相信,承诺永远都会比真实更加的美好,画大饼是所有领导的拿手好戏。

曾经,有那么多开国皇帝,承诺给部下足够的爵位和封地,可一旦等到王朝稳定,便会寻找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些曾经的得力部下给处死,进而维护自己的江山,又或者会尽可能的削弱对这些人的奖赏,把当初的承诺完全抛诸脑后。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要不然也不会有过河拆桥这一说法了,若是要举例子的话,一口气就能够举出很多。

比如,宋朝的开国皇帝,一顿饭就搞出了杯酒释兵权,把部下们的权利全都给收了回来,让这些部下无可奈何,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宋朝的太祖至少还能保住部下们的性命,而大明朝的老朱就更狠了,这货极为心狠手辣,直接把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给杀了大半,手段不是一般的狠辣,简直就是丧心病狂,能跟随这样的人打天下,也算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了。

后来的清朝也是同样的情况,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因为用得着吴三桂这些降将为他们打江山,所以,给他们封王,给了他们很大的权利,很大的财富,可到了大清朝稳定下来之后,吴三桂这些投降的将领就没啥用处了,而且,不但毫无用处,他们的存在还是大清朝廷的巨大隐患,于是,削藩便被提上了日常。

所谓的削藩,看似削弱的权利不是很多,也就是削弱藩王的部分土地而已,但只要这个藩王认可了,那么,接下来就会继续削藩,一步步的蚕食,最终把土地全部收归国有,进而完全消灭藩王的权利,甚至,为了节省朝廷的开支,直接找个谋反的理由,把已经毫无反抗能力的藩王给处死。

所以,自古以来,藩王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削藩,只要遇到削藩这种情况,藩王基本上都会选择起兵造反,比如,汉朝的削藩引起了七王之乱,最终虽然被平定了,但整个帝国的损失也是不小的。

之后,唐朝的节度使权力太大,动辄拥兵几万,甚至十几万的,管辖着少则几个州,多则十几个州的地盘,虽然他们的官位比不上封王,但实际的权利和地位与封王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差不多是半独立的王国。

很显然,这些半独立的藩王严重影响到了大唐帝国的稳定,于是唐德宗与之后的几位帝王,一直都在着手削藩,但削藩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动辄便会有藩王宣布独立,与大唐朝廷作对,让朝廷极为头疼。

接下来便是大明王朝的建文帝削藩了,这位皇帝是直接从心狠手辣的皇爷爷手里继承的皇位,上位之后便开始解决藩王的问题,也许是太过于急功近利了,削藩不但没有成功,还导致了让自己无法控制的内乱,最终,这位年轻的皇帝不知所踪,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最后一次,说的就是康熙的削藩,引起了吴三桂的造反,但最终通过八年的战争,获得了胜利。

总之,四次削藩,每一次都出现了很严重的反叛,其中,汉朝和清朝的削藩叛乱被平定了,而大唐和大明的削藩却失败了,但不论怎么说,每一次的削藩都引起了反叛。

而既然藩王对于帝国有巨大的危害,那么,当初为何要册封这些藩王呢?为何非要埋下这个隐患,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这自然是因为在帝国初创的时候,开国皇帝需要很多人帮助自己打江山,而既然需要很多人帮助自己打江山,那么,自然也是要给予这些人足够好处和承诺的,否则,别人又为何要为你拼命打江山呢?

如此一来,封王封藩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帝国初创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而一旦到了后面的几代皇帝,就会发现这些藩王的威胁太大了,是必须要尽快剪除的,否则对于整个帝国都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于是,也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规律的现象,那就是开国皇帝被迫大封爵位,而后面的皇帝就不得不收拾这些有爵位的人,把他们全部干掉,然后,自己才能坐稳皇位。

也就是说,皇帝的承诺千万不要当真,那不过是一个大饼而已,不要以为皇帝给你封王,你的子孙就可以世世代代的享受藩王的待遇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只不过是皇帝打天下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所以,才给你画了个大饼,是一个有时限的大饼,得到天下之后,为了稳定人心,也会暂时兑现当初的承诺,以显示皇帝没有欺骗属下,确实给属下封王了。

但这些只不过是开国皇帝的权宜之计罢了,他能给你封王,同样的,也能把你的王位拿下来,有的皇帝比较心急,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先封后剪,一步步把自己封的王都给灭了,也有的开国皇帝发现暂时时机还不成熟,江山还不够稳定,还需要这些藩王,于是就暂时先养着,将其留给自己的后代收拾,总之,绝对不会允许帝国之内存在藩王的。

古代是这种情况,到了后世的时候,同样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许多创业的人,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于是就召集了一大群人入股,鼓励这些股东与自己一起奋斗,这样效果的确不错。

可一旦事业获得成功了之后,由于这些早期入股的人,每年获得的分红实在是太多了,这让创业者颇为肉痛,于是就开始耍阴招,进行所谓的股份制改革,通过各种明着暗着的手段,将早期股东的股权全部收回来,从而断了这些早起股东的利益。

这种事情在各个地方都在不断的发生,出现的极为频繁,而很多股东虽然会通过各种手段闹腾,但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绝对多数情况下都是不了了之的,股权最终还是被强行收回了。

就好比朝廷要削藩的时候,藩王也会争辩,说这里的土地是先皇册封给我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你现在的皇帝,凭什么一句话就把这些土地收回,这是什么道理,于是,自然是会反叛的。

用一句非常通俗的话讲,那就是说话不算数,是非常容易引起别人愤怒的,不论这个人是什么人,是一个普通人,还是帝国的皇帝,都是一样的。

而李安所提出的设想,有些太理想了,所以,也存在一点小小的欺骗,就算普及教育,也是不能完全杜绝各种违法犯罪,但总体来说,通过教育之后,老百姓的素质会提高不少,各种违法违规现象是肯定会大大减少的,这是肯定的。

当然,光靠教育是肯定不够的,除了教育之外,还需要朝廷有足够的监督和威慑力量,这样才能让普通的老百姓安心的创业,而不会选择去从事危险的犯罪活动。

“诸位,本官再强调一遍,所谓的推行全国普及学堂,并不是要把天下人都培养成考功名的读书人,而是为了教育百姓,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懂得基本的理法,认识最基本的文字,不至于成为一名不可理喻的刁民,至于其中有极个别有才之人,也能及时的发现,不至于让朝廷有沧海遗珠之憾,最近这些年,不但朝廷的国库日渐充盈,民间的商人也是越来越富庶了,读书学文的人是越来越多,私塾早已遍地开花,在京城至少有三成的孩童,都已经有学堂可上了,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推行普及学堂呢?诸位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李安看向众人,开口说道。

国子祭酒,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显然是陷入了沉思,而不少博士都觉得李安说的似乎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就连学堂里的学生也觉得李安说的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

此时此刻,随着大唐帝国的经济越来越繁荣,有钱人变得越来越多了,首先就具备了培养孩童的先天条件,只有手里有钱,还怕请不到穷酸书生教自己的孩子吗?这导致了大唐的读书人群体开始激增,甚至,不少普通百姓也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入学读书,学习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知识。

但总有一些特别穷苦的人,根本就供不上孩子上学的学费,也有一些家中孩童多的,只供养其中的一名孩童,让其余几名孩童干家务,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但总体上看,学童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了,到处都能听到孩童的读书声。

甚至,有些商人之家,会邀请先生教自己家的女儿读书学文,这非常的难能可贵,如此,这些女子学有所成之后,便会成为有才华的人。

就从京城长安的情况看,能够读书的孩童,确实已经占到三成了,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大唐的其余地区,肯定达不到如此高的比例,但就算有三成的高比例,那也只占少数而已,绝大多数的孩童,还是没有获得教育的机会,这是李安提出教育普及的主要原因。

而对于这些勋贵来说,已经有这么多人参与竞争了,就不用再在乎更多一些人加入了,而且,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学有所成,还要看一个人的身家如何,若是家族没有依仗,那么,就算学富五车,也是很难向上发展的,所以,这些勋贵完全不必太过于担心。

“老朽觉得,李侍郎说的有些道理,普及学堂,不但能够教育百姓,而且,也能解决很多没能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的生计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一名博士开口说道。

现如今,没能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是有很多的,这些人也没有力气,想要谋生是难于登天,除了继续考功名之外,他们剩下的路很窄很窄,而做教书的先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大唐全面普及教育,那么,很多读书人就都会拥有谋生的工作了,这对于稳定社会,提高读书人的谋生能力,那是大有好处的,也算是稳定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了,如此,这些家伙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考不取功名,就去做教书先生,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以后真正的读书人,就再也不用担心养不活自己了。”

一名助教摸了摸胡须,非常欣慰的说道。

按照李安的计划,在全国推行普及教育,这对于教书先生必然会有极大的需求,会满足很多人的谋生需求,之前很多读书人,之所以一直不放弃考功名,就是因为读书读的太多,除了考功名之外实在找不到别的谋生之路,若是有教书育人的工作养活自己,很多读书人都会选择这份工作的,毕竟,这份工作还算体面,也不是很累,是一份很高尚的工作,套用后世的一句话,那是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一份最让人羡慕的伟大职业。

总之,推行全国普及教育,对于眼前的大唐帝国来说,是非常迫切,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能够解决孩童的教育问题,而且,还能够解决很多读书人的生计问题。

至于读书人更多了之后,会造成更多的失业,这就不是此时应该考虑的事情了,而且,李安之前也说的很清楚了,推行全国普及教育的前提,就是要打破以往的教育理念,让学子以学习知识和道理为重,而不是为了考取功名,除非特别优秀的学子,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

这个工作交给各地的教书先生负责了,他们会根据学童的能力,决定是否鼓励其考科举,遇到资质特别好的孩童,自然要大加培养了,而遇到资质愚钝之辈,自然不能鼓励他们考科举,这相当于是害了他们。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我在异界开镖局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满级账号在异界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三国大军湿家最佳词作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神话版三国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