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下午收盘后的16点左右,雷布斯送来了一个重大利好。
雷总在他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消息:小咪董事会今天正式批准了一项决议,小咪智能电动汽车项目正式立项。 半小时后,小咪集团发布公告宣布造车! 小咪在公告中表示:本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车业务立项,本公司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根据这条公告中披露的信息显示,雷总将会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这条消息一出来,当天就在网上掀起了热议,吃瓜网友们纷纷前来围观辣(si)评(bi)。 “小咪在智能硬件方面有自身的集群优势,若能跟智能汽车融合,带给用户的全场景智能化将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电子产品,小咪以搅局者入场,确实也掀起了一股浪潮,虽然就算不是小咪,也许会有跟小咪一样的搅局者,但的确是小咪让我们看到了手机类电子产品还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说小咪是先行者,不为过。” “赚钱嘛,不寒碜,我说的是水军……[狗头保命]” “是国产都支持!” “希望小咪汽车能够便宜点,实用性强。” “你这句话雷总看了想打人[捂脸],小咪等于便宜,这个印象让小咪冲击高端屡屡受挫,有点成也性价比败也性价比的意思。” “看来小咪是摆脱不了人们对这个品牌的固有印象了,买小咪的产品不就是冲着性价比来的嘛,可这样一来又如何做得起高端市场?感觉小咪把自己给锁死了。” “搅局者?我愿称之为背刺者。” “我对小咪谈不上喜欢但也不讨厌,但坦率讲雷总这个时候宣布造车,有点吃那啥都没赶上热乎,新能源车领域的格局已经形成,天驰技术已经占领70%以上的行业市场份额,已然奠定了绝对龙头的江湖地位,几乎不可撼动。” “的确,国外有特斯拉,国内有天驰,小咪进场基本上搅不动这个局,不是看不起雷总,而是天驰终极boSS太强大了。” “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的确是个天文数字,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天驰技术之前的发布会上,郑总透露过‘云驰’这款新品车型的研发投入超过了500亿元人民币,一对比之下瞬间感觉小咪的囊中羞涩。” “天驰技术已经进入顶级超跑俱乐部,第一代天驰超跑是进军世界级高端品牌的敲门砖,大获成功,目前来看售价2个多亿的第一代天驰超跑当天展出就被一抢而空。” “雷布斯:见鬼,为什么别人冲击高端就如此简单?” “我觉得天驰超跑真正让同行感到无力甚至绝望的是,那强大的技术底蕴,天驰真的是硬生生的被一哥给顶起来了,友商不知道兴许是好事,知道了反而梦醒了,从这一点来看,雷总毅然加入造车新势力,就凭这份勇气也得点个赞!” …… 不得不说,雷布斯到底是科技圈大咖的顶流,小咪宣布造车这个事情,当天就火出圈,在全网引发热议。 当然,引发热议必定争议。 网上很多人称,小咪这个时候宣布加入造车新势力妥妥的错过了新能源车窗口期,这个观点也被很多人认同,对此当天雷布斯就在他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文否认错过造车窗口期的这种说法: 【特斯拉比小咪提前10多年进入电动汽车行业,天驰技术比小咪提前5年进入电动汽车行业,有些人认为小咪已经错过了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的时间窗口。对此我不同意,比赛才刚刚开始,我认为小咪还有很多机会。】 发出这条博文消息之后,雷布斯也在留言区和网友们互动,在评论区中透露,小咪智能自动驾驶项目年初第一期投入30亿元研发费用,秘密研发团队规模已经超过500人,到今年底,团队整体规模预计将突破600人。 …… 小咪正式宣布跨界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消息在网上刷屏满天飞,自然也是传到了天驰技术的掌门人郑鸿瑞的耳朵里,也包括幕后的大boSS陆鸣。 此刻,郑鸿瑞正与陆鸣通着电话讨论着关于小咪加入造车新势力的消息。 “对于小咪进军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这个消息,雷总是个迎风起舞的男人,跟着风走的男人,此时此刻,风口就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智能电动汽车成为了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融合品,如果你不干,你就落伍于时代了。”陆鸣背靠老板椅坐着,翘着二郎腿颇为惬意。 他坐在办公桌里,正拿着座机电话跟郑鸿瑞交流,目光则是盯着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里显示着的赫然便是关于小咪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新闻内容。 陆鸣注视着屏幕显示着的新闻标题微笑的补充道:“小咪造车就是为了追风口,应该也是一个迫于时代的无奈而做出的决定。相信不只是小咪会加入造车新势力,很快就会有各路大咖纷纷跨界入局这个行业,未来的纯电汽车行业会很热闹。” 电话另一端的郑鸿瑞也是笑道:“小咪宣布立项加入造车新势力,全网都在刷屏,我也得去蹭一蹭雷总的热度才行。” 闻言,陆鸣不由得哑然一笑。 对于小咪的进场,无论是陆鸣还是郑鸿瑞,都比较澹定,本来就是有预期的,也并不担心。 况且各路大厂一直试图从天驰技术这里来挖墙脚,只可惜核心骨干基本挖不走,那些大厂给不了的待遇天驰给得了,给得起的天驰甚至给得更多。 不说别的,就说天驰技术对于一些创业公司的收购,一般而言一个创业团队搞出来的技术正好被天驰技术看上了,起步价就是按创始人团队的人头数来定价,一个几千万人民币,收购他们的公司,团队成员直接获得第一笔财富积累实现财务自由,并且还能在天驰技术旗下担任高管。 反观国内的其它大厂,不但给不了那些创业团队实现财富积累的条件,即便并购了最终的结果是把团队成员给解散掉,想进来担任高管简直做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