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煜他们已经做到了横扫宇内威镇四夷,如今全天下已经已经没有了他们的敌人,所有人都得对他们俯首称臣。
在时间的洗礼下百姓彻底适应了大乾,各地的世家大户也对如今的情况非常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利益。
要知道在阶级已经差不多固化的大景,即便是那些世家大户也很难上升,但在刚建立不久的大乾就不同了。
不管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户还是平头百姓,都有可以轻易的获得上升的机会,如此也让大乾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当然即便是李煜他们所建立的大乾,也是有些无法解决的弊病,虽然在此时这些弊病无伤大雅,但放在王朝末年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李煜他们也想早些解决这些弊病,但李煜明白此时的制度虽然表现的很完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制度也会变得落后。
不过李煜依旧不打算留下太大的弊端,就比如土地兼并的问题现在必须解决,要不然后世之军必然解决不了。
毕竟可以兼并土地的人可不简单,特别是后期形成利益集团之后,到时土地兼并的问题就成了大问题。
所以李煜将所有的田地都登记造册,然后实行准备已久的摊丁入亩政策,而且还将官员免税的优待取消。
虽然刚开始因此出了些乱子,但是在李煜强硬的手腕下依旧顺利执行,当然绝大多数官员都因此感到不满。
只可惜李煜根本不在意他们的想法,毕竟想要当官的人多了去了,大乾朝廷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也不少。
在李煜眼中大多数官员都不是不可替代的,部分官员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抗议的也多是那些官员。
要是贾儒和徐空提出抗议李煜还会重视,那些对大乾可有可无的官员提出抗议,李煜根本就懒得理会。
实际上那些世家大户早就知道有此一役,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感到有多惊讶,因为每次改朝换代都会变法。
对于大多数世家大户来说,已经失去大部分土地的他们,对于免不免税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了。
因为土地对他们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他们的重心如今都在朝堂上,为了得到李煜的好感对于这些政策,他们也只能是昧着本心夸赞。
李煜他们发布的政策因此顺利的推行下去了,那些对此不满的世家大户和官吏,见大局已定也只能无奈的选择接受。
毕竟如今大乾刚打下天下没多久,麾下的大军实力强盛完全称得上是兵强马壮,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再不满也没用。
而且李煜他们的政策并不算太过分,再加上大景才刚被推翻没多久,他们可不想用自己的生命,试一下李煜的刀锋不锋利。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私兵都已经被强行遣散,如今他们根本没有和李煜谈条件的资本,李煜在朝堂上可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除了从微末便开始追随的贾儒和徐空,李煜根本在意其他人的劝谏,当然你说的有道理李煜也会虚心求教。
不过贾儒和徐空就是最顶尖的那一批人,政策有任何漏洞或缺陷他们就能弥补,其他官员对此却也只能锦上添花。
所以李煜并不需要听从其他人的意见,最重要的是其他人的建议大多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而徐空和贾儒则是为了让大乾更加的长久,他们最在意的也是大乾的整体利益,不像其他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这也是李煜为何重用他们的原因,他们虽然不是那种大公无私的人,但他们对大乾绝对是倾注了全部心血。
这么长时间过去百姓对大景已经没了印象,最多也只不过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要知道大景刚被推翻的时候,百姓在谈起大景都是闻之色变。
因为当时大景带给他们的苦痛并没有消失,而如今他们已经将那些苦痛彻底遗忘,因为李煜的大乾并不会剥削百姓。
所收的赋税也都是合理的,毕竟比起人头税按照田亩收税更合理,而且大乾的徭役虽然也是强制性的,但朝廷会给参加徭役的百姓工钱。
最重要的是徭役只会在农闲时征召,为的也是修建道路或水利工程,这都是对百姓有好处的工程。
所以大多数百姓也愿意参加徭役,实在是不愿参加徭役的百姓,也可以交出一笔钱粮来摆脱徭役,这笔钱粮最终都会落到参加徭役的百姓手中。
不过李煜也给读书人免去了徭役,这也是为了安抚那些前朝的读书人,之后李煜会自己讨教当官的人才。
到时候就不再会再理会那些读书人了,因为李煜自己交出来的官员,不仅对大乾更加的忠诚能力也比那些读书人要强。
为了加强对天下舆论的掌控,李煜还安排人开设了报纸,不过除了京城其他的地方只有周报,更偏远的地方更是只有月报,不像京城有日报的存在。
刚开始报纸的发行并不顺利,因为大多数的老百姓并不识字,而读书人认为这种大白话的报纸不文雅。
面对这种情况李煜只能,让当地一些说书人给不识字的百姓读报,并且还专门给那些读书人发行了用文言文书写的报纸。
而且李煜还专门制作了文报和趣报!最重要的是允许所有人刊登,不过必须得通过专人的审核。
就此李煜很容易便掌控了天下的舆论,最重要的是百姓也可以通过报纸了解朝廷的政策,此举也加强了大乾对于地方的掌控。
如今大乾各地的百姓都能做到安居乐业,因为李煜在各地都设有检察院,检察院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官员以权谋私。
要是检察院发现有官员渎职,便会可以向朝堂禀报此事,同时他们的报告也会直达天听。
检察院还会接受所有百姓的举报,这些举报也都可以是匿名举报,一旦收到举报检察院必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