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何乐而不为
吃完晚饭后,项隆并没有去休息,而是挑灯夜战。
他坐在桌案后,面前铺着纸张,手中拿着竹制刻度尺与自制的木炭“铅笔”,小脸上布满严肃之色的写写画画。
项隆正在做设计图。
确切地说,他是在做炼铁炉设计图与简单的锻造机械图。
秦末时代,金属冶炼技术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炼铁技术,更是落后,所以铁器才没有普及。
而那时的君王、权贵等,却要求铸剑师锻造一把绝世名剑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如着名的太阿、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干将、莫邪等名剑。
但,因受限于冶炼技术,就算是名满天下的铸剑师,采用寻常手段,也奈何不了炉子里的精铁、陨铁。
但君王、权贵,给以铸剑师巨大的压力,若是铸不出宝剑,就要他们的性命。
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
在高压之下,铸剑师们只能另辟蹊径,言:
“精铁乃矿世珍品,凡火不可淬,须用生人血祭。”
因为人为万物之灵,只有以活人祭剑,方能锻造出绝世名剑。
最着名的当属春秋时期的干将莫邪了。
楚国铸剑师干将,迫于楚王威势帮其铸剑时,用的是最上乘的精铁。
但精铁在冶炼炉之中,却久久不见熔化。
此时干将想起他师父曾经为铸剑,与师娘双双跳入冶炼炉之中,最后铸成名剑的往事。
干将妻子莫邪,听闻之后,为帮干将铸剑向楚王交差,便纵身跳进炉内。
干将果然铸成,天下闻名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
前世,项隆就从科学的角度,曾解读过活人祭剑,能铸成名剑之秘。
首先,就是人体脂肪具有助燃作用。
铸造干将莫邪雌雄双剑的材料是精铁,相当于后世纯铁,熔点是1538c,就算是风炉马力全开,把风箱拉出火星子,也不可能将木炭的温度烧到1538c。
铁既然无法融化成铁水进行浇铸,更别提后续的锻打、淬火等步骤了。
但当人跳进冶炼炉之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女性的标准脂肪含量是体重的20%~25%之间,所以人跳进冶炼炉等同于给冶炼炉增加助燃剂。
其次,是增加风力。
不过仅仅是跳进去一个人,还不足以将冶炼炉的问题提升到1538c。
干将在莫邪跳进冶炼炉以后,还叫来三百童男童女鼓橐装炭,加大风力与木炭供给。
可这样的温度其实依旧不够。
木炭正常燃烧的温度在700c~800c左右,而在熔炉那种密闭空间中可以达到1000c,
就算增加了助燃剂也只能将火焰的温度抬升到1200c左右以上,靠着300童男童女在旁边煽风,也无法彻底达到精铁熔点1538c。
第三步,便是增加碳元素。
那么既然温度达不到1538,精铁为何能熔化的呢?
众所周知,人体含碳量是18%~20%,并且也包含了其他的微量元素。
而钢是一种铁碳合金,碳的含量越高,钢的熔点就越低。
人体蕴含的碳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影响了精铁的纯度,所以人跳进去,不仅达到了助燃的目的,还降低了铁的熔点。
最终得到的成品钢剑,还会比纯铁剑更加的锋利结实。
这也是为什么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在当时不仅成品上乘,连成色也是绝顶之故。
现在,项隆设计出新式炼铁炉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楚军骑兵锻造出强大的钢铁武器——环首刀。
此刀,乃是汉武帝为方便骑兵作战而产生,因刀柄处有圆环而得名。
先秦军队多使用剑,但是剑却不适合骑兵,因此打造出了最适合劈砍的环首刀。
环首刀采用淬火百炼钢技术,经过多次锻打而成,坚固耐用。
汉代骑兵就是用这把刀将匈奴人击败,此后更是风靡数百年。
项隆算是提前,把环首刀给带到秦末。
环首刀的图纸、锻造工艺等,他已经做好。
原本,项隆是想生产最着名的恰西克骑兵刀,但此刀的工艺要求比之环首刀要高得多,短时间内无法搞出来。
于是,他便选择了环首刀。
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环首刀已经是神兵利器,足够了。
花费了半个时辰,项隆终于将宋代的炼铁高炉图纸画出来,高约6米,底径3米,中间部位较粗,炉壁厚0.40-0.80米。
此高炉外皮用砾石砌墙,内用沙质耐火土砌成。
用木炭、青石子(催化剂)。
宋代的炼铁技术,相较于以前的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
其炼铁炉结构合理、非常好用。
另外,项隆还决定,利用煤块取代木炭作为燃料。
秦末已经有开采煤矿,楚地就有开采,但并没有用来冶炼,而是用来雕刻等。
项隆画完宋代炼铁炉设计图后,站立起身,伸了个懒腰后坐下,继续画起锻造机械设计图。
前世作为学霸的他,又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脑海中蕴藏的知识十分丰厚,简直就是一座人形图书馆。
对于简单的锻造机械,项隆也十分擅长。
唰唰唰。
半个时辰后,他又画出了一座由齿轮、杠杆等组成的简单锻造机械设计图。
若是制作出这些机械,可大大节省人工锻造,加快环首刀、铠甲等的生产。
咚咚咚~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项隆道:“谁?”
“隆儿,是娘,给你做了点心,你吃了早点睡。”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项隆感觉心中,颇为温暖。
他站立起身,打开房门。
娘亲龙娇拿着食盒进来,放到桌子上,取出了里面的点心,道:“隆儿,时辰不早了,吃了你早点歇息。”
“嗯。”项隆点点小脑袋。
翌日清晨时分。
项隆早早起床,锻炼洗刷一番后,便找到老爹,将自己做好的一系列设计图都交给老爹看,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项隆让老爹将这些图纸,交给萧何,并让军工部进行制作、生产。
对外宣称,这是老爹发明创造的。
项羽只能听从儿子的安排。
项隆不想太过高调,引起敌人的重视。
若让敌对势力知晓,自己这般厉害,然后他们想方设法来杀自己,可就麻烦了。
老爹则没事,武力通神,是秦末bUG般的存在,刺客想要刺杀他,就等于是白送人头。
所以,项隆让穿着“防弹衣”的老爹,背负这所有的荣誉。
同时,也能极大的增强老爹声望。
何乐而不为?